歷史課堂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實踐與反思

2021-07-15 03:55:54 字數 1313 閱讀 1693

又如,在高一歷史的《金屬工具》、《文字》一課中,我調整了教材內容,補充了關於中國青銅器與甲骨文的資料,分別以「青銅之美」、「解讀甲骨文」為活動,將優秀的中國古代文明成為鮮活的歷史材料,在學生面前展現生動的歷史畫卷,由此,讓學生走近、感悟歷史的同時,產生對中國文明的認同與熱愛,由此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經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在歷史教學中,加強本國史教育,通過敘述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能夠形成民族意識、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傳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拓展歷史課程資源

歷史課程資源包含許多內容,如果能有效地把課外資源融入歷史教學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對於民族精神教育,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如民族英雄、革命遺址等。教師可以把課外活動與課堂內學習結合起來,開展「家庭採訪調查」、「尋找上海成長的足跡」等的體驗性學習活動。

比如,在一節課題為《改革開放》的初一歷史課中,我在教學設計中把學生的課外活動與課內學習結合起來,開展了一次「家庭採訪調查」的體驗性學習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展自行的家庭採訪調查,從長輩的記憶中、從家中祖輩的老**等史料中獲取過去歷史資訊。

我嘗試通過講述家庭、社會的變化來折射改革開放的歷史程序,有意識的拉近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構架起「家史與國史」的聯絡,並讓學生真切地感悟改革開放使神州巨變、民族騰飛。同時通過,用分組學習、合作**的方法,加強學生間的團結協作。

三、關於歷史教學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反思

歷史教學具有開放的、民主的性格。它是一門學會思考的學科,是養成現代公民素質、素養的學科,而非教化的學科。歷史中觀點的「種植」靠的是自覺、主動的學習,而不是灌輸。

因此,我認為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應注意以下幾個點:

1.「潤物細無聲」

歷史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強加於人,而是通過生動、具體、形象的人和事去感染和薰陶、潛移默化地起作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最好的寫照。在寓愛國主義和德育於的教學中,不斷變換提問角度,選擇最佳入口處,激盪學生的心靈,在「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氛圍中,滲透這種思想教育因素。

2. 事實勝於雄辯

歷史教學滲透民族精神教育,總是離不開事實,總是依附於、寓存於對歷史事實的認識、理解和評價上的。歷史信奉的是事實勝於雄辯。純粹講述歷史,就事論事,不承認或不屑於德育滲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題發揮、喧賓奪主乃至空洞說教也是不可取的。

3. 循序漸進

歷史教學滲透民族精神教育,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課教學、某一歷史內容教學的事。一點一滴點點滴滴不間斷的積累過程,就構成民族精神教育滲透的漸進性。每一堂歷史課教學,從滲透民族精神教育角度看,不能沒有,同時也告訴我們,難以過多。

漸進性的特點決定歷史教學滲透民族精神教育,忌諱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韌性,鍥而不捨像滴水穿石。

學校民族精神教育方案

3.親身體驗,自我實踐 在尋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中,我們要求每年清明節到熟悉的革命烈士陵園,祭奠革命先烈,再一次感受先烈們自強不息 敢做敢為 舍已為人的戰鬥精神。處於新世紀的今天,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繁重艱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現代化的征途上,將會遇到許多困難...

弘揚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動總結

民族精神是乙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激勵人民為國家 為民族振興而英勇奮鬥的強大思想動力。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 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對於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我校根據區教育局對弘揚民族精神教育月的具體要求,從學校實際出發,高度重視 及時行動,以宣...

弘揚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動總結

呼和浩特市39中學 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活動總結 在弘揚民族精神教育活動中,我校以系列活動為載體,以 真 誠 實 為重點,校領導帶頭,群策群力,開展 民族精神在心中 主題活動。一 營造弘揚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圍 1.利用開學典禮召開民族精神教育活動啟動儀式。2 利用展板激發民族自豪感 展板一 弘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