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課上對學生進行珍惜生命的教育

2021-07-14 12:43:25 字數 863 閱讀 6175

每乙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生命教育話題的最初提出是源於不斷增多的自殺和殘害他人生命的事件。由於這類事件的觸目驚心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在**其原因和對策時,人們提出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之類的設想。在語文教材的許多優秀篇目裡蘊含了這種思想意識,語文教學活動要充分利用這些材料對學生加強生命意識的教育。怎樣進行呢?

我有以下幾點淺陋的認識:

一、樹立以人為本、重視生命的觀念

在教讀《生命之舟》時,我用多****98抗洪搶險的感人場面和歌曲《為了誰》,並飽含深情地面向同學們說:「讓我們隨著記者梁家新等乘著生命之舟回到2023年,回到湖北嘉魚簰洲灣,看看那裡所發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吧。」讓學生了解2023年,暴雨肆虐,洪水氾濫,中國大地從南到北,都在經受著大自然無情的考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巨大威脅,但是天災無情人有情,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的解放軍、武警戰士為我們托起了「生命之舟」。

在課外延展環節我用多****四川汶川**的場景,8萬多個活生生的生命頃刻之間掩埋在廢墟之下……大地在哭泣,一幅幅撕心裂肺的畫面映入我們的眼簾。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大災面前明確指示救災先救人,只要有人在,再大的困難都不怕。通過這一類的文章樹立學生以人為本、重視生命的觀念。

二、感受生命力的旺盛頑強,增強抗挫力

比如閱讀《石縫間的生命》一文,學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頑強,學習不懼惡劣環境、頑強抗爭的精神。在教讀時我先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交流對生命的理解。在這首鋼琴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昂揚向上、不屈不撓的激情,它是對不肯屈服於惡劣環境、活力四射的生命現象的詮釋,湧動著對生命力的高昂禮讚。

自然現象也啟示我們人類的生活,從而使石縫間的生命成為困境危境中的人生的象徵,使那頑強的生命力、那堅韌的生存意志,那勇敢的拼搏意識成為人生的榜樣。

談語文課上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愛因斯坦所說 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學生的質疑能力越強,思維就活躍 越敏捷 越深刻,也就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反過來又能促進學生不斷發現問題 質疑問題和想辦法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 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 發現新問題 的良性迴圈之中。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

如何培養學生在語文課上的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 王螢寰 學園 2014年第12期 摘要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自主學習 課堂教學模式,即通過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索 通過有價值的提問,啟發學生...

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課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 葉成文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3年第05期摘要 創新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是學生所要立足於社會所必備的一種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每乙個教師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筆者就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創新能力 興趣 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