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2021-07-12 04:58:46 字數 1367 閱讀 7400

《獅子和鹿》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乙個寓言故事,通過乙隻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後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乙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在1節課之內完成。本節課我設定了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通過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從而懂得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於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完成第乙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不同階段的朗讀目標而採取不同朗讀教學策略。第一次朗讀目標設定為「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我通過課件展示比較難讀的以及與課文理解有直接幫助的字詞,在指讀當中發現不正確的字詞讀音,隨即把它們進行正音。然後,進行演一演等形式對字詞進行理解。

第二次朗讀的目標是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乙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從而實現由初讀到品讀的過渡。

第三次朗讀,是重點句段的品讀,此次朗讀的目標是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所以,第乙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貫穿於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鹿對角、腿態度改變的原因、懂得道理的重要手段。

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除了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外,在主要內容的把握上,還通過主要內容填空、理清課文的條理,從而為品讀課文奠定基礎。在理解鹿對角、腿態度變化的原因上,我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找出能夠體現鹿對角、腿態度的重點句段,然後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鹿的情感態度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至於道理的把握,在整篇課文完結的時候哦,我編寫了乙個後續的環節:

鹿鋸掉自己的角行不行?利用鹿這個決定,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把感受寫下來,在教師的點撥下,進一步悟出課文所蘊涵的道理。

我認為,《獅子和鹿》這篇課文的教學,值得反思的是:

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後緊。前面正音、概括主要內容、初步感受劃分意義段的部分花費太多時間。另外,在品讀鹿討厭自己的腿的時候,讓學生一邊做動作「噘嘴」「皺眉」,一邊抱怨,這個環節太羅嗦,先全班讀、再個別讀、再指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指名表演、再全班齊讀。

乙個句子就足足花費了5分鐘,實在沒有必要。所以,到後來道理的感悟和拓展部分就由於時間的限制而顯得十分倉促。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在出示了續寫以後,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發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後,鼓勵、引導學生聯絡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後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上了這一課,下來之後產生了以下想法。本篇課文是乙個寓言故事,通過乙隻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後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乙個道理 物各有優劣 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注意實用與外在漂亮的關係以及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獅子和鹿 這篇課文是第七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屬於選讀課文。所以我在處理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孩子們去讀課文,要求他們讀通讀懂,讀出自己的感受。在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後 時間大約在5分鐘 讓他們去說一說自己的啟示。孩子們對於一上課就 高談闊論 的形式很感興趣。他們自己讀出的道理也令我感到驚嘆。有的孩子聯絡了2...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獅子和鹿 是三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七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乙個寓言故事,通過乙隻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後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乙個道理 物各有所長 所短 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 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