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閱讀教學指導

2021-07-11 02:48:20 字數 3762 閱讀 6892

運用教學策略創設問題情境

《**性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組王世剛聞軍

文言文閱讀教學是個老大難領域,投入多、收效微為教者所共識。如何改變這一尷尬局面,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呢?筆者人為,只有徹底改變傳統的以疏通及落實字詞句為主的教學模式,只有把學生匯入創設的問題情景之中,才能激發閱讀興趣,調動起思維的積極性,真正地發揮出學習主體的作用。

創設問題情景在啟發式教學中廣被採用,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認,在文言文教學這一領域,我們往往把重心放在疏通字、詞、句上,而把文章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當作附加物。為此,或泛泛而言,或三言兩語了事。

這就難免把學生導向只關注文言詞語的理解和對文言句式的把握,片面地認為學習文言文該懂得的就是這些,而無瑕顧及文章中思想內容方面的精華部分及寫作上的匠心,以至不少學生對文言文提不起興趣。筆者認為,只有一改上述的教學模式,在文言文教學中更加重視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美學教育和借鑑到議論、寫人、敘事等多種的寫作方法,在學有所用中嚐到甜頭,這樣,才能消除「古今」隔閡所造成的畏懼心理,才能增強閱讀興趣,調動起思維的積極性,真正地發揮出學習主體的作用。不言而喻,此時學生的求知慾就會得到強化,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在閱讀中就會保持一種持久的愉悅的心境,把「疏通」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一箭雙鵰,自然會收一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如何去創設問題情境呢?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著一種孜孜以求的最佳心理而主動地去生疑質疑呢?筆者認為,教者所設計的問題必須具有如下的幾個特點:

一是激發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正道出了在教學上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所以,在講授每一篇課文的起始,教者所設的問題應考慮能否「樂之者」,是否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如教《過秦論》,如何使學生對這篇長篇巨集論產生濃厚興趣並能主動地邊看課文邊看注釋而閱讀呢?

教者就可在中心論點上設疑:西漢政論家賈誼秦之過失是什麼?秦亡的原因只是「仁義不施」嗎?

再啟發和鼓勵學生聯絡曾學過的歷史知識各抒已見,見仁見智。這就象在平靜的湖面投進石塊,讓學生激起思維的漣漪,讓他們在為自己高出一籌的回答中獲得心理上的愉悅。在此基礎上,教者因勢利導,再讓學生通過閱讀借鑑到論證中例證的磅礴氣勢及涇渭分明的對比手法,把學生領進歷史的隧洞裡去採珠擷寶;如講授《荊軻刺秦王》,就可在人物描寫上設疑:

荊軻這位歷史上的英雄形象,為什麼能膾炙人口,光耀千古呢?太史公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自身言行把這一形象刻劃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呢?這樣,就撩撥起學生閱讀的動機。

至於課文中的一些該掌握的虛詞實詞及句式,應讓學生參照注釋自行疏通,對一些僻難的詞語和特殊句式,讓學生在預習時作上記號,在課堂閱讀和回答問題時,為保持思維的連貫性,教者最好採用點撥的方式,允許學生存疑,以免又上成語法課,使學生索然寡味。

二是延伸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善於向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教育學》)如何做到「善於」呢?

筆者認為,除課堂上教師的隨機應變,相機誘導外,主要的還是所提出的問題應具延伸性:角度宜小而又能小中見大;要有一定的思維強度,還要力使問題成為一種「可以克服的障礙」(贊可夫語),教學生的思維觸覺盡量往縱深方面延伸,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特徵。現在以《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設題為例:

(1)當史可法「呈卷」,左公即「面署第一」,你認為此舉是否草率?為什麼?(2)從左公謙遜的「諸吾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一話中,體現出他具有怎樣的可思想性格?

此話在下面的記敘中有無得到照應?(3)史可法探監,左公命他速離,否則「吾今即撲殺汝」,此話的用意何在?這三道題目角度小,抓住了人物的一言一行,基本上包含了文章的思想內容。

為了解決它,學生必須邊讀邊思,答案固然在文中可以找到,卻要加以概括,且要究其「為什麼」,才能答準本質上的東西。這裡面就包容了問題的延伸性。讓學生由人物自身的言行進而認識到左公為國選才、愛才和護才等可貴的思想性格,並從中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淨化,在寫作上借鑑到寫人敘事的方法。

不僅如此,還有助於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因為從考查的角度而言,它包含了分析、判斷、歸納及對文章深層意思的把握。對於一些大而泛的題目,諸如某個人物形象是怎樣刻劃的,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等,誠教學生難以作答,這點,諒諸同仁都有同感,在此就不加贅述了。

第三是化平為奇。朱熹說:「學者讀書,須是於無味處,當到思焉,至思焉;到於群疑並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

」此啟示我們在指導學習閱讀時,對文章中著似平淡的地方,要特別留意,因為它往往是「奇」之所在,正是嚼之有味之處。如《兼頗與藺相如列傳》一文,當趙王接到秦書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一事,教者不妨可作如下設問:1)為何秦王的區區一信竟搞得趙國整個朝野惶恐不安,諾大乙個趙國的文武百官竟沒有一人能擔負起「報秦者」使命的而非藺相如不可?

2)當秦王把璧玉示美人及左右時,為何相如的一「視」就能洞察到秦的「無意」,其一「前」、一「卻」、一「倚」等邊續動作能如此之從容而乾脆?上兩題出自故事情節的開端和發展部分,著似平淡,易於忽略而一語帶過,但只要教者稍加點撥,就如同在無邊的平原上突兀起座座奇秀的峰巒,令人嘆為觀止。「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亞里斯多德語)。

誠然,在閱讀中,隨著思維的縱深開拓,不僅讓學生認識到鋪墊在烘托人物性格方面所起的作用,還能從針鋒相對的人物的具體言行中把握住秦王持強驕橫、不可一世及藺相如的智勇冠國,不畏**的性格牲。又如《荊軻刺秦王》一文,開頭連同普通的「破」「虜」「收」「進」「略」「至」六個動詞所交代的荊軻出場的歷史背景,看似無奇地起到了烘托荊軻這一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在「廷刺秦王」的情節中,對荊軻的「顧笑」和「前為謝」的舉止神態,及「取」「奉」「發」「把」「逐」等一連貫動作,到最後的「引」「提」「倚柱而笑」「萁踞以罵」等動作的完成,其中所選用的都是普通而常用的動詞,然而,讓我們讀起來,卻驚心動魄,為什麼呢?這類題目,讓學生領會到普通常用的動詞居然在特定的環境與場合中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使之「群疑並興」,這對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葉老說得好:「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貴能驗諸身。」的確,創設問題情境,教者都應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對所設的問題只能「各取所需」,但務必要把學生匯入情境之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發揮出主體的作用,才能把解決問題和疏通障礙有機地統一起來。讓學生的思維狀態保持樂而不疲,最終達到「不教」的目的,不用說教者之樂也在其中了。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自由發展的人,文言課文歷經千百年時間長河的淘洗,是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語文教師倘使能激發出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自覺閱讀文言作品的習慣,引導他們超越時空與古聖先賢對話,從而豐富思想、啟迪智慧型、開闊胸襟、砥礪心志,那該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境界啊!至於能力只不過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而決非目的本身,現在為培養能力而犧牲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實在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

語文教師要做的是創設情境、鋪墊引導,並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從而為學生的自覺自主閱讀作好必要的準備。因為思想要思想引導,熱情要熱情點燃,語文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誨人不倦」的同時更「學而不厭」,浸淫於燦爛的文學精品中,以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化素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熱愛,以這種熱愛之情感染學生,帶著學生一起穿越渺遠的時空,觸控先賢的靈魂。而乙個自己都厭煩古文的老師能夠將文言課文上得妙趣橫生激情四溢是不可想象的,至多不過是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昏昏罷了。

教師創設情境、聯絡現實,引導學生關注作品的思想內容。熱情感召之外,要讓絕大部分學生都投入學習,老師還要做好細緻的鋪墊工作,利用各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拉近與作品的距離,使其自然而然地走近先哲走近經典。我們進行了這樣一些嘗試,比如在上《伶官傳序》時,**mtv《霸王別姬》,帶學生一起誦讀「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名句,再投影展示李存勖人生經歷的四幅**,努力營造氣氛,激發學生對英雄橫空出世的神往、又為他的窮途末路而嘆惋神傷,在唏噓感慨之後深情吟詠,在吟詠之中細細品味,品味之中實現自我教育。

在上《季氏將伐顓臾》時根據孔子師徒問答設計以現實學習生活為內容的師生問答,使課文教學具有現場感,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明白乙個人應當誠實正直、盡職盡責作好本職工作。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作者 陳潔 小學生作文輔導 中旬刊 2019年第08期 摘要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了解語文,就必須從擴充套件閱讀入手,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技巧。拓展閱讀是閱讀的延續,是語文課堂的重要教學環節。本文就從當前的新課程背景出發...

新課程理念下的閱讀教學

作者 朱建霞 七彩語文 教師論壇 2009年第01期 在小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所佔的比重最大,因此,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實踐中,我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優化閱讀教學過程進行了探索。注重學生積累性閱讀 現代著名作家巴金對於背誦記憶的積累作用談得非常直白,他說 現在有200多篇文章...

新課程新理念下的閱讀教學

作者 化素芬 讀與寫 中旬刊 2016年第06期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6 06 0098 02 閱讀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表達方式,提高閱讀能力與形成良好想象習慣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