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前教學反思

2021-07-10 17:12:12 字數 815 閱讀 5916

在教授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先給他們介紹了本課的寫作背景,尤其是當時的社會,講到中國領土已被日本的鐵蹄踐踏,而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不是抗日,而是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中國共產黨進行剿殺。因為本課的寫作時代比較特殊,所以,我首先介紹背景。

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已經預習過生字詞,所以沒有放太多的時間。接下來,我採用師生分段讀的方法,對本文進行第一次朗讀,在讀的同時矯正讀音。等讀完的時候,我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大家都找到了,是文章的最後一句。

然後是第二次更深層的讀文章。這次我們繼續採用讀的方法,讓學生有深刻的印象。我讓學生去回憶想象自己在夏天特別是炎熱的悶熱的夏天的感受,帶著生活體驗來感受作者的描述。

當講到汗水像膠水一樣時,我問他們是否有這樣的感受。這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在這個時候插入時代背景,聯絡到當時的人民的生活,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就像是「灰色的幔」一樣籠罩著人們,使人們呼吸困難。這個時候最需要什麼?學生很容易就想到最需要革命者,於是來了乙個願意打破這個灰色幔的「巨人」。

幔很多次才被劃破,也說明反革命勢力依然強大,但是最後還是成功了。

在講這一課的時候,我聯絡到了去年講過的高爾基的《海燕》,海燕呼喚暴風雨,而這一課一直在渲染悶熱的氣氛,呼喚革命者。這樣對比來讀,很多東西學生就明了了。

最後講了什麼是象徵手法,作者為什麼要使用象徵手法。在講象徵手法的時候,讓學生聯絡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比如花兒象徵美好的事物,太陽象徵著光明等,它們之間一定有某種相似性。並且讓學生當堂練習說一段話,效果還不錯。

其實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預設的,在進行具體的教學任務的時候,需要隨機應變地來調整教學,不能照搬照抄,這需要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做好充足的準備。

雷雨前》 教學設計及習題

雷雨前 一 主旨30年代的中國,社會極其黑暗,1934年,國民黨 加緊在軍事上 政治上 文化上對革命力量大舉圍剿的一年,而此時蕩滌一切汙濁的風暴卻正在醞釀,即將來臨,黑夜即將過去。本文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人們常把它和高爾基的 海燕 相媲美。作品描寫鬱悶窒息 密雲不雨的天氣景象,寄寓著對三十年代初...

雷雨前為什麼會刮大風

人人都知道,雷雨前,往往先是一陣狂風,隨後驟雨接踵而來,這種現象在山區更為常見。為什麼雷雨前先颳風,而後才下雨呢?原因是炎熱的夏季,近地面空氣增溫劇烈,在有利的天氣系統影響下,暖濕空氣勢力特別強盛。尤其是在水平氣流遇到山脈 高地阻擋時,一方面由於地形強烈的抬公升作用,促使暖濕空氣沿著山坡上公升 另一...

《雷雨》教學反思

這三個情景的創設,串聯起了整個課堂,既把課堂變成了乙個有機的整體,又使課文的各個部分非常清晰地展現出來。三 利用多 提高課堂效益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們曾經歷過夏季的雷雨時節,經歷過大自然中的各種天氣。夏天雷雨的畫面和意境,都沉睡在他們心中,需要我們去啟用。在學習課文前,先利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