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節選 》教學反思

2023-01-28 17:30:03 字數 4918 閱讀 6972

《雷雨(節選)》教學反思1:

《雷雨》是中國現代戲劇的典範作品,為學生全面了解戲劇特點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材料。戲劇文學有它獨特的地方。它不僅在內容上比其它文體表現更為強烈的矛盾衝突,而且在語言表現形式上更具有它的特色,它有鮮明的舞台性,即富有個性化、動作化和潛台詞。

戲劇文學作品的鑑賞自然與其它文體不同,必須突出戲劇的舞台性。因而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雷雨》這篇課文的時候,不僅在課文的內容分析方面下功夫,而且還要在戲劇語言的體驗方面下功夫;不僅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有關的學習資料並組織相應的學習形式,而且還要為學生鑑賞戲劇語言提供體驗的平台;不僅針對學生的學習個性安排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方式,而且還要通過師生互動的學習平台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作必要的補充。基於這樣的認識,整個鑑賞過程我安排了5個課時。

第1、2個課時組織學生觀賞《雷雨》電影全劇,為學生學習課文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第3課時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周朴園對魯侍萍的感情真偽性,以此作為學習課文內容的突破口,並為下一節課賞析戲劇矛盾衝突作好鋪墊。第4個課時安排師生互動學習的平台,從整體上把握戲劇的鑑賞方法,包括戲劇的舞台性、戲劇的矛盾衝突和戲劇的語言特色三大方面,這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點,這個課時建立了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整體教學思路的交匯點,既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貫串教師整體教學思路,教學環節緊湊,學習形式多樣。

第5課時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片段表演練習,進一步品味戲劇語言的特點,這是對第4節課的必要補充。

整個教學過程完成之後,感覺良好。就課時安排而言,5個課時似乎多了點,其實作為精讀課文還是很必要的,第1、2課時的觀賞與閱讀為之後的討論與鑑賞打下良好的基礎;第3課時和第5課時分別用整節課安排學生討論和嘗試表演,讓學生學得深,體驗得透,避免討論表面化,體驗走過場的弊病;第4課時師生互動學習整體鑑賞戲劇的方法,是學習過程的核心,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檢驗、評價與提公升。第4課時學習內容多,教學環節必須緊湊,要不然時間就有點趕了。

就學習內容而言,5節課突出戲劇的文體特點,既分析鑑賞了《雷雨》劇中的人物形象和矛盾衝突,深刻品味了《雷雨》的悲劇美,又整體把握了戲劇的鑑賞方法。就教學形式而言,直觀演示、**歸納、分組討論、表演體驗、自我評價等做法,符合學生的學習個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特點,也體現了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幫助者的教育理念。

《雷雨(節選)》教學反思2:

《雷雨》是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戲劇,是戲劇史上的一顆璀燦明珠。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模組中,節選的是《雷雨》中魯侍萍和周朴園相認的一場戲,通過兩個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及人物內心的矛盾,尤其是周朴園複雜的內心世界,表現人性中真和假的複雜關係。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作了精心準備,在課堂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下面是我對自己教學的反思。

一、成功之處。

1.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通過聽故事,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吸引了學生的興趣。

學生對於劇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特別感興趣,曲折生動的情節更是讓他們唏噓不已。在教學課程中,我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樣每乙個學生都能體驗一下演戲的快樂,也很好地體會了劇中人的內心世界。我還放映了《雷雨》演出的錄影,更讓學生很感興趣。

正因為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具有了很大的積極主動性。

我組織我帶的班級的同學,課下的時候排練了雷雨第二幕全劇,在校園藝術節上展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在演的過程中不斷的體會每乙個角色的內心,大大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的最佳男女主角獎給了五名同學,在校園裡瀰漫的是雷雨風。

2.保持了緊湊高效的課堂環節。這篇課文我上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環節有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了解全劇情節,朗讀課文,分析課文情節。

第二課時主要有複述故事,走近人物,主題**等環節。這個過程中,每一節課,不同的環節都有能激起課堂波瀾的內容。例如,在第一課時中,對於曹禺年輕時事蹟的介紹,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對於全劇人物及情節的生動描述更是能引人入勝。

這些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度過了一節課。在第二課時中,首先是分角色朗讀課文,把課堂推向了乙個感性的高潮。學生們或悲傷,或憤怒,或陰冷,或溫情,把人物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他們自己也深入地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學生之所以能很放開地去表現,我想主要是因為老師首先放開了,為他們營造了乙個較好的氛圍。其次,在分析人物時,「周朴園的對魯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這乙個問題把課堂再一次推向了乙個理性的高潮。學生們冷靜思考,熱烈爭論,有斷地將問題深入,有的學生的思考甚至超出了我準備的範圍,很有見地。

通過這一環節充分讓學生感悟到了人性的真和假。

二、不足之處及再教設想。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到乙個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師對於學生放得還不夠多。例如,在第一節課中,關於作者的一些資料,如果讓學生課前準備,上課時來乙個小的比賽效果應該會更好些。同時又可以激發學生平時看書蒐集資料的興趣。

在第二節課中分角色朗讀的時候,每個學生的朗讀都是固定的。我過後想,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還可以反串角色,這樣更利於他們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由地表現自己,注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關係。

通過《雷雨》的教學,我得到的最大收穫是語文課堂首先要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再多的方法、再好的內容都無濟於事。其次,我覺得語文課堂就是一種藝術,需要我們教師精心設計,這樣才能充分地利用好這四十五分鐘。

《雷雨(節選)》教學反思3:

《雷雨》(節選)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因為其中包含著太過複雜的人性,也是中國現代戲劇史上一部頗多爭議的作品。而課文僅僅節選了第二幕,不利於學生完整的了解、感受其中的豐富內涵。而只是由老師來介紹前後關聯、人物關係,似乎又缺少一些直觀的感受。

在上選修課時我發現通過**影視片段的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討論的積極性。因此我決定在教學《雷雨》時也嘗試著採用**《雷雨》影片這種教學手段。在備課時我設計了四個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介紹作者和作品的相關資訊。第

二、三課時**《雷雨》影片,第四課時請學生就第一節課所布置的問題,結合自己看電影的感受,來展開討論。並將自己的看法寫成作文,作為課後作業。

在備課組會議上,我介紹了自己初步的構思,大家一致認為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自主的思考和學習,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一旦沒有設計好課堂,缺少問題的引導,就無法促使學生在欣賞的基礎上更深的思考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再一次通讀了《雷雨》全劇,設計了教學思路:

首先,把對作者和作品的介紹融入到當時的現實背景中,側重於環境對作者的影響,引導學生理解文學作品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特點。同時儘量減少對劇中人物的性格、結局等的介紹,以免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影響了學生的自主思考。

其次,圍繞周朴園在課文中的表現設計問題。

採用這種教學方式的關鍵是確定這篇課文討論的主題。乙個好的問題可以最大限度的開拓學生的思路,引出最廣泛的討論,並在這討論中挖掘文章的豐富內涵,加深對人性的理解。設計什麼樣的問題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呢?

我考慮了很久。最先進入我的視線的是對《雷雨》主題的**,但很快又被自己否決了,因為作為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雷雨》本身想表現什麼主題,歷來眾說紛紜,在高中語文課堂上,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或解決「《雷雨》的主題」這個問題。接著我把目光轉向了對人物行為、性格的分析。

《雷雨》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充滿了矛盾、掙扎的人物形象,他們的遭遇和命運激動著人們的心弦,他們的言行、心理充分暴露了人性的複雜多變。那麼誰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下引出最廣泛的討論呢?考慮再三,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所節選的這一幕;而在這一幕中,最可圈可點的莫過於周朴園這個人物形象,所以我決定了把這篇課文討論的焦點鎖定在周朴園身上,我定下的話題是:

「說不盡的周朴園」。

最後,本專題的中心是「人性」,通過文學作品讓學生初步了解人性的豐富內涵,同時我試圖聯絡現實生活,喚起他們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真正思考一些問題,特別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為此我蒐集了相關的一些新聞和學生的周記,準備在最後一課時拋磚引玉。

為了保證這堂試驗課達到預期的效果,我還安排了一項調查報告作為預習作業,即閱讀《雷雨》節選部分,寫出最能引起你思考的問題。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學選擇了「周朴園對魯侍萍究竟有沒有感情?」「周朴園對魯侍萍的愧疚是否是真實的」等問題。

這說明我對課文把握的方向是正確的。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對周朴園這個人物的分析了。

把周朴園看作是乙個 「虛偽、殘酷的資本家形象」的解讀,在今天應該不是主流了,如教材的練習中就已經把「周朴園對魯侍萍是否有感情?」作為乙個可以辯論的話題,但這樣的討論仍然不夠。如果不是或不僅僅是「虛偽、殘酷的資本家形象」,那又怎麼樣呢?

我們從中又可以讀到什麼?在這個問題上我引入了福勒的《**面面觀》中「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的概念,即人物性格是豐富的甚至多面的,鑑賞作品不能滿足於區別「好人」和「壞人」。

另外,周朴園明明三十年中對侍萍滿懷思念與愧疚,但為什麼一認出侍萍,就表現出那樣一副嘴臉呢?僅僅用「虛偽」一言蔽之是不夠的,那他這樣做的原因什麼呢?他是在努力維護著什麼。

周朴園在劇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家庭,我自認是最圓滿的,最有秩序的;我所教育出來的子女,我也自認是些健全的子弟。」這其實就告訴了我們,他一向以建立乙個「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為已任,在家人面前保持著高大正直威嚴的形象。

了解這點,我們不難想象到,一旦當年的侍萍今天又進入他的生活,對他的家庭、事業、名譽、地位等來說,將會造成怎樣致命的影響。所以他一旦認出侍萍後,就只能做出我們所看到的那些事。

這裡又出現了另乙個問題,周朴園的家庭生活是不幸福的,他與年輕的妻子繁漪連貎合神離都談不上,與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建立不起正常的父子感情。獨自一人時,他經常深陷孤獨寂寞,只能靠端詳當年侍萍的**排遣內心的空虛。這樣乙個不幸的家庭,周朴園為什麼還要苦苦維繫呢?

我認為:周朴園維護的實際上是他所從屬的那個階層。三十年前他的確愛過侍萍,但為了所屬於的那個封建家庭的利益,他拋棄了她;三十年中他對侍萍抱著的愧疚的感情,是真誠的,但不止是為著生死不明的侍萍,更多的是藉此懷念少年時代,就像希臘神話中顧影自憐的水仙,透過回憶他憐惜的是現在空虛寂寞中的自己。

少年情懷不過象一面鏡子,照出了現實中更多的不如意,引出了他對不幸生活的自我哀悼。。而相認後對侍萍冷酷無情,則是因為作為一名「成功人士」,他不能被他生長的階層所拋棄,不能被原屬於他的名譽、地位、財產等等拋開。它們已經象烙印一樣,深深的刻到周朴園的骨髓裡去了,他和他的階級已經化為了一體,他就是這個所謂名門豪族的上流階層,而這個藏汙納詬的上流階層也就是他的全部。

走到了這一步,周朴園對侍萍種種反覆的舉動也就不難解釋了。

《雷雨》教學反思

這三個情景的創設,串聯起了整個課堂,既把課堂變成了乙個有機的整體,又使課文的各個部分非常清晰地展現出來。三 利用多 提高課堂效益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們曾經歷過夏季的雷雨時節,經歷過大自然中的各種天氣。夏天雷雨的畫面和意境,都沉睡在他們心中,需要我們去啟用。在學習課文前,先利用聽...

雷雨教學反思

雷雨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雷雨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學習課文中出現的新詞。2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3 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4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後的景象。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有順序描寫事物的方法。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

雷雨教學反思

雷雨 節選 第二課時 教學反思 遂三中梁春花 我這次上的公開課是 雷雨 節選 的第二課時。雷雨 是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名作,也是我國現代戲劇的經典之作。它作於1932年,至今已有70多年,但它依然活躍在國內外的舞台上。因此,從備課到上課,我都感到要上好此課確實不容易,感到自己收穫頗多。收穫 一 課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