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松果教學設計 反思

2021-07-10 13:12:43 字數 534 閱讀 3616

課題:採松果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借助撥計數器、數小棒等直觀模型,探索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製、不退位)的計算方法,體會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資訊提出一些用加、減法解決的問題。

3、學生能根據具體情境,解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製、不退位)的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製、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借助直觀模型,理解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製、不退位的計算道理

學前準備: 課件、計數器、小棒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菜松果一共採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答:一共採了29個松果。

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採了多少個松果?

25—4=21(個)

答: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採了21個松果。

「採松果」反思

學生能通過擺、撥、畫等方法**演算法,理解算理。但還是不太能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加強訓練。匯報演算法時,一些學生不能做到認真傾聽,需要多設立要求,多設獎勵。

《採松果》教學設計

一年級下冊數學 採松果 教學設計 楊利娟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2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不退位 不進製 的計算方法。教學重點 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 探索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過程 一 複習。1 口算比...

《採松果》教學設計

採松果主備人 婁家店扎蘭營小學陶玉靜 指導 檢查責任人 婁家店中心小學祁秀紅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新世紀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51 52頁。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 採松果 的情境,先讓學生提出問題,再解決 一共採了多少個松果?和 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採了多少個松果?兩個問題。幫助學生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松鼠和松果教學反思

28團梨華中學王娜 松鼠和松果 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乙隻既可愛又具有環保意識的松鼠植樹造林 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在講授這堂課之前,我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設計了感情朗讀課文和積累語言的教學目標。在授課當中我按照跨越式教學模式合理分配時間,有效利用20分鐘的時間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老師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