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教學反思

2021-07-10 12:46:20 字數 1548 閱讀 5367

教學反思(一)

英語朗讀在英語學習中佔著重要的位置,學生的口語方式是通過模仿老師,磁帶以及其他**的語音語調形成的。我所教授的是乙個文科班和乙個理科班班,同樣是乙個教師,但各個班所呈現的朗讀問題和朗讀水平卻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景」。

首先,我發現有個班級讀英語拖拖拉拉,聽上去不是在讀書,像是在唱歌。我也和同事討論過,其中一點就是牛津教材所配套的磁帶內容發音長而且慢,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為了盡善盡美,發音比磁帶上面還要長還要慢;還有教師在讀英語時,為了讓學生聽清楚會不由自主地把尾音拖長,學生在模仿時也會更加誇張;有時教師在等待學生的回答時也會把銜接詞讀的特別長,學生也會暗暗受其影響,拖音現象就產生了。

但是,另乙個班的學生的朗讀速度又太快,課文內容的朗讀沒有語調的變化,像竹筒倒黃豆,一股腦的全都出來,一下子就結束了。作為小學生,並不能像**那樣熟練地使用英語,但他們也有朗讀英語的長處,就是能真實的模仿,率直的表露。一篇文章,注意其中的語調語感,即使你讀得不熟練,也比語調平平從頭至尾毫無感情的朗讀好聽優美的多。

還有個班學生在一起讀英語時,聲音響亮,語言流利,聲情並茂,娓娓動聽,可是要是讓某些學生單獨起來讀,聲音又是輕,句子又是斷斷續續,也許是自信心不足,也許真的是濫竽充數,就像文章的作者說:齊讀是導致一部分學生朗讀問題的原因。因此我想,齊讀是必要的,但自由讀也是不可少的。

學生的朗讀問題要得到我們教師的更多關注。

教學反思(二)

朗讀(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運用重音、節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彙、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朗讀具有視覺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讀者仔細看著語言材料,又具有口語(表達上)的因素,朗讀者大腦想著其發音,然後專注地唸出其聲。

1.朗讀有助於提高記憶

朗讀屬於一種「運動記憶」,在大聲朗讀時,它使口腔肌肉的運動沿著某種慣熟的「路徑」形成一種長期記憶,由此產生的記憶效果可以延續幾年,幾十年甚至終生。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學習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佔83%,聽覺佔11%,嗅覺佔3.5%,觸覺佔1.

5%,味覺佔1%。學習同乙份材料,進行純視覺學習,3小時後能記住70%;進行純聽覺學習,3小時後能記住60%;而視聽覺並用,3小時後能記住90%。3天後,三種學習方法的記憶率分別是40%、15%、75%。

而朗讀過程是充分調動學習者視覺、聽覺、動覺的過程,可以達到綜合記憶的效果。

2.朗讀有助於培養語感

我國英語界老前輩之一範存忠先生曾說過:「我體會到學語言與學曲子一樣。學曲子貴在能唱。

」「早晨一起,學生們就在屋外,樹下,千遍萬遍地讀……不到半年,舌頭聽使喚了,一些句子,不假思索就跑到嘴裡來了。」可見英語語感的增強和朗讀課文是分不開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的第一訊號系統和第二訊號系統理論進一步證明,經常性的英語朗讀訓練有助於建立起英語詞形聲符和語義內涵之間的聯絡,形成最基本的英語語言系統,培養出英語語感來。

3.朗讀有助於提高寫作

朗讀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轉化,即「內化」。趙卿敏認為,內化就是教育教學的真諦。同樣的道理,英語朗讀能夠體現出英語教學的內化真諦,大量準確的朗讀有助於學生詞彙與句子的積累,有助於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學生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更能夠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對當前朗讀教學反思

朗讀是語文教學重要任務之一。課程標準對朗讀的總要求是 能用普通話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開啟語文教材,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課文都要求學生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可見,朗讀能力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朗讀能力是語言交際表徵之一。在母語教學中是必備的一種修煉。語文教學從來也沒有間斷過對朗讀教學...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反思

參加工作三年,今年是第一次接觸語文教學工作,以前總認為語文教學工作開展起來很容易,畢竟我們身邊有這樣乙個耳濡相染的語言環境,但當我真正接觸到實質的語文教學工作後,才發現其中的各種不易,即使是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我,也著實有些 夢想不能照進現實 教學工作中存在很多疑惑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拿語文閱讀教學...

《古詩對比朗讀指導》教學反思

古典詩文,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隨著新教材的使用,古典詩文在教材中所佔的比值增大了。古典詩文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構思,啟迪著,開拓著人們的思維,它對青少年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去教我們的古詩呢?這是乙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在剛開始教書的時候,我也和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