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語文教學十二種現象

2021-07-10 10:49:12 字數 5117 閱讀 1488

1、自主的價值在於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2、**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對乙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的目的是為了問題解決。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並不等於在課堂中閱讀理解的過程以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來完成即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整堂課乙個討論接乙個討論,乙個交流接乙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盲目綜合,把語文上成科普課、生物課、思品課不可取。不管在課上擴充的是什麼材料採用的什麼活動,其落腳點都必須為聽說讀寫服務,為積累語言,沉澱語感服務。

5、課本不能丟。不能拿著新課標中提倡「否定『課本中心』」的說法當尚方寶劍,完全忽視文字本身所承載的價值觀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謂的「新意」「創新」還有什麼意義?純粹的「大膽的說」進而「編造的說」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後,語感和語言的挖掘從何談

現在的新課改讓我看到了欣喜的動向,可是,真的很怕矯枉過正,一味的不負責任的「創新」「活動」讓語文的文字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頭腦中的不負責任的「胡編亂造」。始終相信,語文的閱讀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的大量自主的默讀、靜思培養的是語文的素養,沒有足夠的閱讀做基礎,過多的「對話」是無法達到感悟和體驗的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與改革中,以高度的創新精神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湧現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聽課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少老師的「創新」與《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形似神異」,徒有形式,沒有實效。以下幾種現象值得引起關注與思考。

一、表面自主

這是某教師執教《放棄射門》匯入時的乙個片段:

師:同學們,讀完課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生:福勒為什麼要放棄射門?

生: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世界級球星福勒幾次放棄射?

師:同學們在讀書時都動了腦筋。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課文,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生:好!

師: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疑問入手,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引導學生提問,讓學生自由質疑,這是比傳統課堂進步的地方。

但問題是,教師沒有指導學生對所提的問題進行歸類篩選,也沒有提供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學生引入自己預先設計的教學環節,學生思維的空間與自主**的積極性顯然受到了限制。這樣的質疑,不過是展示「自主學習」的一張標籤而已。如果教師總是讓學生解決預先準備的問題,即使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解決問題時也會索然無味。

實際上,學生的問題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有著必然的聯絡,如果老師作適當調整梳理,讓自己的設計意圖融進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自主性會在師生對話中得到更有效的發揮。

再看教師在執教《早操》中的乙個片斷:

師:請從「蘋果樹」上摘乙個帶有你認識的字的「蘋果」貼到黑板上。(教師出示教具蘋果樹)

生紛紛爭搶「蘋果」(共十個要識的字,沒摘到字的同學又回到坐位上)

師:老師幫你們貼到黑板上。(學生夠不著)

生:「做操」貼到哪兒好呢?

師:大家一起看一看,貼到哪兒好?

生:貼在下邊好!

生:貼在題目旁邊。

師:還是貼在中間好一些。(教師把字貼在了小露珠、小鳥、小蜜蜂板畫中間,形成環形板書)

師:請把自己摘的蘋果上的字領大家讀一讀。

板貼的位置實質上是教師的板書設計,學生「搶摘」後,僅僅和同學們一起齊讀了一遍,這種看似活躍的「自主學習」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純屬無效勞動,因為參與活動的孩子不過是隨意「搶摘」而已,匆匆忙忙之間又有多少思考與選擇的時間?況且「搶摘」後的支配權還不是在教師手裡?

學生自主原則的實質在於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惟此,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才是有價值的。目前的語文課堂中,有兩種現象比較突出:

一是學生整堂課都在教師組織的活動中

「忙碌」,交流、匯報、表演、操作、檢查,很難看到學生靜靜地進行個體思考,「他主」跡象明顯;二是有的課堂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其結果是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

師:這篇課文講了小興安嶺的哪些景色?

生:講了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

師:請喜歡春季的同學坐在一起,喜歡夏季的同學坐在一起,喜歡秋天……(學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體,大多數坐到春季、夏季小組中,而秋季那一組只有4位同學。接著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學習。

然後小組匯報學習結果,多數小組選派一名最能說話的同學發言,發言往往只代表他個人的觀點*

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人,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合作學習要取得實效必須具備以下4個條件:一是合作學習的目標要明確恰當,是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目標必須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二是小組已經形成合作的機制,小組內的學生熟悉合作的規則,明確自己的分工,學習要在民主、有序的狀態下進行。

三是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讓孩子有機會充分地討論、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雙贏」,要讓學生體驗集體智慧型的力量,感受合作學習的效益和快樂,凡是個體學習能解決的問題最好不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總之,組織合作學習,必須全盤考慮學習的目的、時機、機制、指導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三、隨意**

**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小學語文的**性學習主要體現在**性閱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字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閱讀活動。語文的**學習不同於科學**,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只會浪費時間。

下面是一位教師執教《草船借箭》時的乙個片斷:

師:同學們看過電視劇集《三國演義》,剛才又自由讀了課文。請同學們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課文主要講了諸葛亮運用計謀,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萬支箭的辦法來陷害諸葛亮,諸葛亮草船借箭,擊破了周瑜的陰謀。

師:讀了課文後,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

生:周瑜為什麼要陷害諸葛亮?這對他們聯合抗曹有好處嗎?

生: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為什麼還要去借箭呢?

生:魯肅為什麼會聽諸葛亮的安排?

生:諸葛亮為什麼要向曹操去借箭?還那麼有把握人學生一共提了不下20個問題)

師:同學們的問題都很有思考價值。老師覺得這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是怎樣認識文中的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點,問題也自然解決了。大家有興趣來研究這些人物嗎?

生:有!

師:文中共出現了四個人物。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乙個人物來讀書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點。

(學生進入**性閱讀活動。七分鐘後,展開讀書交流。交流中,學生對人物的分析還有一定的見地,但對事件的理解比較分散。

)在這個片斷中,教師明確了學生讀書質疑的重要意義,且能對學生的讀書質疑進行梳理,但沒有根據文字所要體現的內涵價值來恰當歸納、提公升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學生引導到教師事先設定的**人物的特點上來。本文是乙個歷史故事,人物的特點也是在具體的情節中體現的,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問題引導調整,以「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這個問題統領全文,貫穿整個讀書**活動,學習的目標將更加明確,文字價值也會有效體現。另外,學生各自**的問題過於分散,在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成果時,必然導致各自為政的局面,如研究曹操的同學關注的是曹操的特點,而對其他人物的認識只能聽聽而已,因為自己沒有**的基礎,對其他同學的**成果就不能辯證地分析,更談不上發表個性化意見了。

適時抓住學生的閱讀發現,積極創設適於研討的氛圍,引導學生**有價值的問題,是**性閱讀的前提與關鍵環節。

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防止以下幾種傾向:一是惟**式學習,排斥接受性學習。整堂課事事**j時**,既沒有效率,也沒有必要。

二是只重過程,忽視結果。有的教師讓學生進行**性閱讀,但腳踩西瓜皮,「探」到**算**,最終不僅問題沒有解決,連方向也模糊了,這樣的**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有何益處?三是不重課內重課外。

由於**性學習要花更多的教學時間,為了趕教學進度,有些教師就將**活動由「課內為主」改為「課外為主」,進行「雙軌執行」。這種做法初衷很好,結果卻常常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效果很差。

四、曲解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引進了「對話理論」,認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而實踐中,部分教師對「對話」的內涵理解不透,認識膚淺,甚至歪曲。下面是一位教師執教會《快樂的小公雞》的乙個片斷:

師:小公雞遇到了乙個什麼問題?

生:怎樣才能快樂。

師:小公雞的問題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

師:他是怎樣解決的呢?

生:他去問別人,問了老牛、青蛙、小蜜蜂……

師:他們都是怎麼跟小公雞說的呢?(學生分別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說的話讀了一遍)

師:你覺得這是乙隻怎樣的小公雞?

生:他愛動腦筋,他有了問題就去問別人。

生:是乙隻很虛心的小公雞,最後接受了爸爸的意見,幫人們做事了。

師:小朋友們覺得怎樣才能快樂呢?(很多孩子談了自己的看法)

師:我們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學生馬上進入角色表演)

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可細分為兩類:一是教學對話,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的平等對話;二是閱讀對話,學生與課文作者之間的溝通對話。對話的實質是在平等的氛圍中啟用知識、引發體驗、碰撞思想、分享收穫、建構意義。

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對話與《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對話還有不少距離:一是話語霸權嚴重,對話機會不等。課堂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貴族,一部分學生淪為對話的奴隸,師生的對話成了「課堂上的孤獨行為」。

二是注重發表和說話,忽視傾聽和交流。學生間不能夠有效地通過對話互相補充、共同提高,教師也難以及時抓住對話中閃現的教學契機。三是不重讀書,只重對話。

往往學生唯讀了一兩遍書教師就展開議論、組織交流,導致對話的質量不高。四是對話到底,方式單一。整堂課乙個討論接乙個討論,乙個交流接乙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十二月份語文教學反思

王珊三年級語文教學這個環境,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去反思,去 因為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有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一 建立趣味 豐富的語文課堂來吸引學生的集中力,提高教學效果。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不良現象與反思

作者 朱立華朱霞 現代語文 教學研究 2014年第02期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作文水平直接關係到語文成績的高低,作文教學也成為語文教師的重頭戲。然而,仔細觀察當前的作文教學狀況,許多不良的作文教學現象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關注。當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學語文老師對作文教學沒有乙個明確的認識...

語文教學反思

我是1996年大學畢業就分配到恩施高中的,從事語文教學已經14年了。回想這14年的語文教學之路,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對自己的語文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腳踏實地,站穩講台 如今,我已經完完整整地帶了五屆畢業生,我的備課本和課件從來沒有重複過。每當我站在講台上,面對著一雙雙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