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反思

2021-07-09 00:08:30 字數 5275 閱讀 8385

第一課《我們愛你啊,中國》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抒情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讚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同時也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的堅定決心。本文的教學本人圍繞著「以人為本」,「以情為線」展開,從學生生活與課文內容的結合點切入,較好地實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另外,從學生的學著眼,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安排了有條理、有層次、有情趣的自讀自悟、辯論發言內容。

這些內容,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實現教學方法的主體化。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是因教學內容較豐富,所以沒有依計畫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學中教師的調控能力有待提高,學生在辯論美方面由於準備不足,所以開展得不夠成功。針對本課教學的不足,我認為應從這方面進行改正:

要聯絡學生的實際及本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本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得輕鬆,因輕鬆而興趣,因興趣而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課《鄭成功》

《鄭成功》這篇課文,它的主題是非常簡單的,通過讀書讓學生領會鄭成功英勇頑強,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如果仔細研讀就會發現,這篇文章的第五節描寫的戰鬥場面非常精彩,而課後也有乙個描寫場面的練習。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講,場面描寫也許不算難,但要他們描寫乙個戰爭的場面,這似乎是第一次接觸,也許這就是文章的例點。

一位有。經驗的老師是這樣處理這一部分的:在學生通過閱讀文字了解了鄭成功收復台灣的經過之後,我並沒有讓學生一節節的誦讀課文,而是向學生丟擲了這樣乙個問題:

你認為文章的哪一節寫得最精彩。學生的回答當然帶有他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為第五節寫得最精彩。於是我引導學生再次朗讀這一節,來研讀這一節中最為精妙之處。

第三課《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寫的是波蘭遭到外國列強的瓜分,**家蕭邦被迫流落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學完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乙個長眠在異國他鄉,靈魂卻渴望回歸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相信學生們同我一樣,也一定或多或少會有感動。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揭題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抓住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我」是誰? 「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讓學生初步體會蕭邦的愛國之情。然後話鋒一**可是,蕭邦既然如此地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

為什麼當初要選擇離開呢?

2、帶著問題初讀探疑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到了蕭邦 「不得不」離開祖國的無奈,通過從課內課外獲取資訊,理解蕭邦被逼、悲憤中離開祖國的不得已: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蕭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督促著蕭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

3、深讀課文,抓重點句

蕭邦的那份強烈的愛國情感,與他離開祖國前夕,他的老師和同學特地為他送行時的諄諄囑託,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課文「送行」一段是全文的乙個重點段,描寫具體細緻,情感渲染淋漓盡致。

4、討論解疑、悟情

我抓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盃」這幾個「送別」場面,引導學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從蕭邦的神態、動作中體悟他滿懷愛國之心、報國無門、遠走他鄉的無奈和憂憤,當然還有乙份對祖國的不捨。當《即使你遠在他鄉》的送別曲在課堂中響起時,我相信,學生此刻已經走進了蕭邦的內心……這樣,順理成章就能理解蕭邦在異國他鄉用**作為**、拼命工作、憂憤而死的生活經歷,就能理解蕭邦對祖國至死不渝的熱愛和眷戀。

通過這四步,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蕭邦不僅是乙個傑出的**家,還是乙個滿腔熱情的愛國者,從而使學生對蕭邦的敬仰之情達到沸騰的頂點,同時也使學生在心中公升騰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後,引導學生背誦第2自然段。

第四課《古詩兩首》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我在詩歌教學中試圖作一些大膽的嘗試,精細地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比較重視學生的體驗。

課前,我讓學生寫了乙個片段練習,將自己聽到喜訊時的情景描寫出來。上課伊始,我讓學生交流所寫片段,以寫促讀,為讀杜甫這首詩作了乙個情感上的鋪墊,學生自己去寫,自己去體驗,以達到和杜甫情感的連通,產生情感共鳴。對杜甫詩歌的閱讀也難以起到輔助作用,學生讀了杜甫的詩歌以後,我又讓學生把自己的詩歌和杜甫的詩進行比較分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學生寫的和杜甫寫的沒有可比性,杜甫是在在流落中聽到河南河北被官軍收復的勝利喜訊,極度興奮中寫下這首"生平第一快詩"的,有感而發。學生是教師為教學所需要而應命的應景之作,缺乏真情實感。最後我讓學生把杜甫的詩歌改為白話詩,由於教師也給了乙個模式,什麼的訊息一傳來,我不禁怎樣多想怎樣多想怎樣,怎樣的遊子啊,你怎樣,學生改寫效果比較好

《示兒》這首詩寫出了詩人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教學時,應緊扣詩眼"悲"字,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詩文,讀出詩中的"味兒"。

上課伊始,讓學生初讀詩文後,教師簡介有關背景,通過背景的介紹,讓學生了解詩人的"悲愁"心事。在此基礎上,確定朗讀基調:要求學生用深沉的語氣表達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用堅定的激情表現出詩人一生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的愛國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對本詩的最後兩句,應引導學生進行研讀。使學生理解

三、四句詩文所表達的作者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願,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第五課《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是乙個歷史小話劇,共有兩幕劇。第一幕講述了藺相如的門客不滿,藺相如在廉頗的面前所表現的懦弱,藺相如解釋了自己不與廉頗計較的原因。第二幕講的是廉頗已經明白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揹著荊條去藺府登門謝罪的事。

文中藺相如和廉頗的性格特點就是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並思考說說從這些語言和動作中看出什麼,學生大都能理解。同時告訴學生,要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就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來體現。

從中引到寫作上。閱讀教學不能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唯一的目標,應與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因為每一篇課文其實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學生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閱讀與寫作不脫節。

劇本表演最重要的是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台詞時,對課本中沒有括號提示的台詞,我讓學生通過對人物的分析,對劇情的理解加上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為表演做好鋪墊,效果不錯。

課餘,我組織學生演課本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我認為不能什麼都講,這樣不但時間不夠,而且教師也講得很累,應選擇乙個重點,組織學生訓練,使學有所獲。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

因此我要求四人小組演好第二幕,通過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生的精彩就是課堂的精彩,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時代的呼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更應該巧妙點撥,善於激勵,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六課《最後的姿勢》

最後的姿勢》是蘇教版新選入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的是2023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汶川8.0級特大**時,四川德陽東汽中學的譚千秋老師臨危不懼,組織他的學生迅速撤離,並用自己的身軀護住了難以脫身的四名學生,而他卻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文章編入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人間真情」這個主題單元,我認為非常的好,是歌頌愛崗敬業偉大精神的優秀作品,讚頌了譚千秋老師的高尚的師德和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雖然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過去已2年多了,然而大**中湧現出的許多感人事蹟卻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淡忘,反而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裡,留在了人們的心裡,留在了課本中,電影裡……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譚老師為學生講的最後一課的內容是《人生的價值》,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所有的人們上了最後一課。

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朗讀,一點一滴細心體味,感悟課文中孕育的深刻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三部分引用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一位老師的話,側面烘托譚老師的英雄壯舉。學習救援人員所說的話時,我聯絡上文**來臨時譚老師的行為,感受他「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不僅讓救援人員「永生難忘」,也讓所有的人「永生難忘」!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死死」、「飛身」、「生死攸關」等詞語,去充分感受人們對譚老師的深深敬意。

另外,文章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巧妙運用也是本文一大亮點,在教學時我也重視對這一寫作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自己的習作練習中也要學會運用這一描寫方法。

第七課《船長》

《船長》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中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敘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第」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巨輪猛烈撞擊時,鎮定自若地指揮60名船員安然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我圍繞三個環節展開:

一、忘卻自己,捨己為人

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產生疑問:①明明船上有61人,為什麼船長卻說「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真的只有60人嗎?

②他為什麼會把自己給忘了,他真的把自己給忘了嗎?從而體來船長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乘客的高尚品質。又通過乙個「吼」字,來讓學生感受船長在危急關頭的沉著果斷,從而體會人物的品質。

並教會學生要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句,反覆讀、慢慢嚼、細細品、深深悟,這樣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內涵。

二、品析對話,抓住細節

在教學中,我抓住船長與洛克機械師、奧克勒大副之間的對話,讓學生先從他們的對話中來獲取資訊,一感船沉沒的危及;二感船長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崇高品質。而這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危及時刻更能體現船長考慮周到、沉著鎮定、保護弱者,為救援工作的順利展開進行了一系列的指揮,可見這就是船長的職責,這就是船長崇高的品質。在整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在讀中所悟,感受船長的「忠於職守」。

三、創設情境,激情品味。

在教學最後兩個自然段時,我為孩子們設計了情境對話。當孩子們已經體會到那「偉大的靈魂」是哈爾威船長卓越的精神時,我順勢動情地說道:「當哈爾威船長隨著輪船一起沉入深淵時,他乙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時,孩子們,「瑪麗」號巨輪上得救的人們可能都會焦急地呼喚著什麼?

船長哈爾威乙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的內心又可能在想些什麼?」我分別請兩排同學寫人們呼喚哈爾威船長的話語,而另外兩排的同學寫哈爾威船長對人們說的話。伴隨著動人的旋律,孩子們低頭開始「刷刷」地動筆。

通過學生的思考,一對一的交流,既訓練了學生寫話、說話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昇華了文章的主題,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大無畏精神。

不足之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感覺自己上的比較倉促,對於每乙個環節並沒有真正把握到位,對於教案的設計還考慮的不到位,導致學生的回答自己沒有充分的預設好,在學生回答時沒有進行及時引導使得學生回答不到位,致使整個課堂學生發言也不積極。而在最後乙個環節中,學生基本能說出自己的心聲,也感受到船長崇高的品質。如果在最初的幾個環節中能夠讓學生充分的讀和說,可能對於最後乙個環節的體會更深刻。

可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有充分的調動性,對於文章的把握要更透徹,預設更要充分。而對於課堂上學生的回答更要能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做好引領者的角色,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文章。希望通過這次的教學,能得到各位領導更多的指導,忘能多提寶貴的建議,讓我的課堂更加精彩,讓我的學生有更燦爛的明天!

語文教學反思

我是1996年大學畢業就分配到恩施高中的,從事語文教學已經14年了。回想這14年的語文教學之路,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對自己的語文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腳踏實地,站穩講台 如今,我已經完完整整地帶了五屆畢業生,我的備課本和課件從來沒有重複過。每當我站在講台上,面對著一雙雙渴求...

語文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2 認識12個生字,會寫 一 二 三 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 一 二 教學重點 複習鞏固漢語拼音。三 教學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 一 二 三 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 一 四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 1 複習六個復韻母 ai iu an un ing er...

語文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 薛利在這一學期裡,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夠好,但是在這一學期中,我也收穫了不少。雖然我所帶的科目成績不是很高,但在我看來,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由於我是在這學期才剛接這個班級的語文科目,我對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了解,在前半學期中,是跟孩子們的磨合期。三年級在整個小學階段屬於是乙個很大的轉折期,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