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2021-07-09 00:06:23 字數 2892 閱讀 5362

上海版牛津英語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聽、說、讀、寫訓練內容,通過聽聽、說說、唱唱、做做,先培養語感,培養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在知識中獲得成功感。在我帶第二輪一年級教材之後的今天,有了許多的心得感受和反思,寫出來與各位分享。

一、課前3分鐘自由談(freetalk),增強師生情感,訓鍊學生聽說能力。

每節課開課以前,我就上節課所說內容,採用師師問答、生生問答、小組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複習,這一方法不僅有效的複習了上節課或以前所學的內容,而且為新授內容做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對話。

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當學生聽得不太懂時,我配以誇張的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說明,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之中,通過英語交流,提高了學生聽說能力,也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了他們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三、扮演角色,進行會話,發揮學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的運用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體現它的交際功能;我一貫認為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所以充分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運用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談話內容。這樣學生活學活用了英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領讀時聲音、語調都帶有感**彩,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在表演時拿出自製頭飾之類的簡單道具,並模仿原聲帶中的語音、語調,帶有逼真表情和貼切的動作,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

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二)

今年我擔任了一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第一次擔任起始年級的英語教師,首先覺得有點忙然,不知從何做起,然後又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因為一年級小學生的英語學得好不好,開不開心都關係到今後高年級的英語學習。

也許這一年將決定乙個孩子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及其英語學習能力。對於沒有任何經驗的我來說,一切只能自己慢慢地摸索。但經過將近半個學期的觀察與實踐,我發現:

一年級要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紮實,必須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才能保證英語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進行學習,也有著同樣的道理。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盡可能的多說英語,減少中文的使用量,是學習英語的必要條件。如果說在課堂上是連篇的中文,那英語是作為什麼來學習的?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要使用語言。在第一堂英語課上,就要求學生在英語課上盡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加強英語實踐,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並沉浸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語的干擾,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

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接觸過英語,要讓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目的是要讓他們慢慢地形成一種習慣,習慣用英語來表達,用英語來做事。

在英語課堂上,除突發事件外,學生都可以用英語或者體態語言進行交流,中間可個別穿插一點中文。但將來隨著知識的積累,出現中文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少。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單方面要求學生運用英語,教師也必須起模範作用,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雖然剛開始學生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教師可以配上簡單的肢體動作,學生也能輕而易舉地知道它的意思。

現在學生也能聽懂很多指示語了在這些有意無意的練習過程中,我們總在進步,學生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其次,一年級的小學生都是天真可愛的,看著他們也不會忍心去批評他們。當然他們對於一些一味的批評也是懵懵懂懂,即使你批評了老半天,他仍呆呆地看著你,似乎不知道你在講些什麼。所以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就應「以學生為本」。

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在英語教學中起到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在一年級的課堂上,最有效地就是讓他們來主宰課堂,把教師作為他們的朋友或者家長一樣來看待。這樣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在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盡量使用表揚的方法,給他們的書上貼貼花,少批評,有時也可使用一些「糖衣炮彈」,這一招在我班上可是非常管用的哦。現在我一走進班級,他們都會開心地說「老師,我最喜歡上英語課了。」

最後,在教學中我們要整合教材,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課堂中補充更多的課外知識,通過動畫,歌曲,舞蹈等各種活動豐富他們的課堂。一年級的學生總需要我們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東西去澆灌它,那麼學習中的人才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三)

一年級的學生大都在六七歲左右。他們感覺的情緒性和無意性很明顯,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能記得很牢,反之,則很快忘卻。他們的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短,常常對學習過程、學習的外部活動和學習的形式感興趣。

那麼我們要如何上好一年級的英語課呢?這裡重點要說的是如何整頓好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這是低年級有效課堂的關鍵,是讓孩子可以專心的上好每一節課必抓的重點。

首先,一年級孩子沒有上課的概念,鈴聲落了,教室裡多數人仍對你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亂哄哄的。這時我們要靜靜地觀察每乙個人,目光要犀利,有神。發現典型,及時進行表揚,一般情況下,片刻之後,多數的學生會安靜下來,這時一定要及時給孩子們乙個滿意的表情,表揚表現好的人,而且表揚要具體,指出哪一排或哪一組哦哪個同學坐得很端正,哪個學生的手放得很好,那個學生回答的響亮最讓老師滿意。

並給予獎勵,獎品一定要是學生喜歡羨慕的小物品,如小星星、小糖果、大拇指你真棒印章等。這些獎品能吸引和維持學生的注意力,並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如果還有人在說話,甚至打鬧,這時一定要請他們先站起來,並告訴孩子為什麼請他們站起來,是因為他們影響了其他的同學學習,給孩子乙個改正的機會,孩子安靜了便請他們坐下。

必要的時候把他們的名字寫到黑板上,並說我記住你了,你叫***。如果他們表現好了,也要及時表揚他們,並把他們的名字加上星星,告訴他們現在他們變成星星了,小孩通常會表現得更好。

其次,一旦進入課堂,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要善於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動,好說的學生上,可以請他們讀讀單詞,做做遊戲,表演等等。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學生,但話要簡潔明瞭,忌婆婆媽媽式的》嘮叨。

另外,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要經常變換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給予一些小貼紙等獎勵,也能讓他們的表現更好。

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01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學習 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乙個重要的知識源泉。可以這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乙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要想學生樂一樂,教師首先要使自己樂起來。只有在教師笑容的感召之下,學生才會真正地感到輕鬆和愉快。二 學一學 學一學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乙個環節。對於小學一年級學生而言,英語處在入門階段,學生的聽說能力需要培養,聽說技巧需要指導,模仿能力需要訓練。因此,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字母 單詞 ...

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目前,全市已普遍從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程。英語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講,是新事物,那麼在這個階段,教師如何能夠發揮好啟蒙作用,使學生在語言學習的起始階段,擁有積極的學習熱情,並融入語言學習的良好氛圍之中呢?我認為,教師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對英語產生無盡的興趣。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的小遊戲,小競賽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