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反思提高化學複習效率

2021-07-10 09:21:56 字數 5671 閱讀 3823

波斯納於2023年提出個體成長的公式為:經驗+反思=成長。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

學習是反思的,沒有反思的學習不可能深刻。反思是在學生思維過程中的乙個明顯段落點或對乙個問題的思維結果進行科學慎重的批判性的回顧、分析和檢查。

反思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索行為,是一種再創造的學習,也是學生自覺地對自己認識活動的認識、思維活動的思維。反思的過程也可看成是經驗總結的過程,即進行回顧、思考、總結、評價和調節的過程。在化學學習中,反思還是發現的源泉,是訓練思維和優化思維品質的極好方法。

因此,學生要具備反思的能力和養成反思的習慣,經常進行自我診斷和反思,引導學生反思是有效提高化學複習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引導學生課前反思

課堂效率決定複習效率,也決定了化學複習中的課堂教學容量比較大,複習進度比較快。複習程序與學生課堂收益是複習教學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撇開教師需把握大綱考綱,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教學等外,還應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狀況,了解實際存在著的困難和問題,讓學生知道自己哪些已經掌握,哪些尚未理解,以便於在上課時能做出合理的選擇,讓有限的精力用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上。

可是,不少學生的複習是被動的,他們習慣於聽從教師安排,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進課堂。由於注意力不可能保持始終,在倉促中往往重溫已經掌握的知識而放過不懂的細節,課後做習題時才發現,不懂的仍然不懂。

引導學生課前反思,要求學生通過具體措施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把看書、做部分習題提前到知識點複習課前,帶著問題進課堂。

一是要求學生在複習該單元前需要通讀教材,羅列出知識要點以及尚未清楚的知識點。不少同學反映原電池和電解比較難,通過閱讀教材理清最基本知識,如原電池的組成、電極名稱、「鋅—銅—硫酸」原電池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反應、電極反應式的書寫規範和基本原理、金屬腐蝕的幾種型別、電解氯化銅溶液、電解氯化鈉溶液的基本原理和電極反應等基本知識點。列出的主要問題有反應速率變快的原因、離子運動與電子運動、電極反應與電解液環境的關係、解決電化學問題的一般途徑和思維方法等。

這樣一來,能自行複習的知識無需教師重複,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於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上,學生自行複習的知識掌握程度並不亞於教師給予,在課堂上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關心的問題上來。

對於哪些不想看書或看書效率低的學生來說,引導學生默想知識或想象實驗來反思知識掌握水平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默想即閉目思考,將本節有關的知識體系想一遍,如果能順利完成,說明該知識體系掌握水平較高,哪個知識點想不出來或遺忘了沒想到,說明該知識點尚未真正掌握,需要強化複習。對於原電池知識,可以引導學生這樣想:

想象「鋅—銅—硫酸」原電池,活潑金屬發生什麼變化?不活潑金屬發生什麼變化?溶液中的離子發生什麼變化?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變化?怎樣把這些變化表示出來?變化該電池的電極可以嗎?

變化溶液可以嗎?怎樣的電極與溶液才能構成原電池呢?等等。

三是要求解決適量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將要複習的內容進行反思。學生做作業有兩種時間選擇,一是複習前,二是複習後。複習前解題用於對現有知識掌握水平的了解,複習後解題用於複習效果的檢驗。

一般來說,複習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對所有習題進行講解,選擇需要講解的習題**於兩種途徑,一是教師認定,二是學生需要,兩種途徑均不能偏廢。

三、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反思

化學複習教學以理解知識、理順知識之間的聯絡、發展能力為宗旨。需要教師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狀況落實基礎,總結知識規律,在此基礎上再橫向拓寬,縱向挖掘,融學生探索和教師點撥為一體,從而達到鞏固知識、促進能力提高的目的。

複習教學離不開教材知識的兩次開發,但在形式、過程和目的上都有別於新課教學。教材知識大多包含下列環節:(1)問題的提出,即本節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2)解決問題的準備,即通過什麼理論或什麼實驗?(3)問題得以解決,得出結論或規律;(4)該問題的應用,並對以後的知識埋下伏筆。這些環節,在學習新課時引導學生層層突破,但在單元複習時僅限於此顯然不夠。

需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反思,反思知識的內涵,反思知識的聯絡,使學生能夠從整個中學教材體系的高度去思考,在反思中形成知識網路,提高複習效率。

提出問題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是反思性複習的重要途徑。「氯氣與水的反應」一節複習中首先結合如下問題要求學生對基本知識進行反思:新制氯水是什麼顏色,為什麼是這種顏色,氯水為什麼不易久置?

若久置,成分有何變化?次氯酸的酸性、穩定性、氧化性如何?氯氣遇到乾燥的和濕潤的有色布條現象有何不同?

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現象如何?再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絡中反思知識的拓展:與氣體的吸收方法、有毒氣體的尾氣處理聯絡思考怎樣配製飽和氯水;與溶解度、弱電解質聯絡思考新制氯水中微粒種類及濃度大小比較;與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聯絡思考新制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後漂白能力如何變化;與活性炭、二氧化硫、過氧化鈉漂白原理區別理解新制氯水漂白性;與酸的強弱與反應原理聯絡思考向新制氯水加入碳酸鈣粉末將發生哪些變化;與化學平衡聯絡思考氯氣收集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法進行的原因,從而引發對氯水的多角度認識:

從微粒存在角度看,新制氯水有4種分子:水、氯氣、次氯酸、極少氧氣和4種離子:氫離子、氯離子、次氯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從時間角度看:

久置氯水便是稀鹽酸;從性質角度看,新制氯水有多重性,即氯氣、次氯酸的強氧化性,鹽酸的強酸性,次氯酸的弱酸性;從存在的平衡角度看:氯氣的溶解平衡、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平衡、次氯酸的電離平衡。

四、引導學生課後反思

不少學生沒有課後反思的習慣,不清楚自己通過一節課的複習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還存在著什麼問題。過一段時間後,結果發現許多問題仍不懂,複習與否似乎沒有發生實質變化。學生複習課後及時反思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盲目性,其一般程式是:

反思——檢查——計畫——補救——再反思。多數複習資料都會羅列一節的重要知識點及知識體系,這為學生課後反思提供了平台。可以借助複習資料提供的知識體系,逐條反思本節課後老師重點複習了哪些,為什麼要複習這些知識,哪些知識點老師相對忽略,這些知識點我是否己熟練掌握和深刻理解。

再做已做過的題目或未做過的題目,來檢驗複習成果。

複習完一單元後,也要進行及時反思。了解自己在該單元的知識結構,尤其是知識結構中的薄弱點。具體做的工作是:

列出本單元的知識網路圖,把本單元做錯的作業、練習、測試題進行小結,針對這些錯題出乙份試題並解答,制定進一步複習的計畫,提出需要老師幫助的問題。教師宜設計單元反思表,一是讓學生反思有依託,二是促使學生反思並了解學生複習狀況,為調整和設計下階段複習教學提供依據。

下表是教學中提供學生進行單元反思的一例:

鼓勵學生經常自我提問:目前學習方法是否有效?需要改變的是什麼?

原定的複習計畫是否得當,是否執行好,是否還存在著問題,下階段複習重點是什麼?制訂下階段複習計畫。有些學生擁有自己的「錯誤記錄本」,記錄自己在複習過程中的疑問、解錯的問題或不會解決的問題,就是很好的辦法。

五、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反思

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進行反思的一般方法是:

第一,你必須理解題目。未知量是什麼?已知資料是什麼?

條件是什麼?條件有可能滿足嗎?條件是否足以確定未知量?

或者它不夠充分?或者多餘?對於較複雜的題幹,請試著用圖示表示出簡潔題意或物質變化路線,幫助分析問題。

第二,找出已知資料與未知量之間的聯絡。想一想,你以前見過它嗎?或者你見過同樣的題目以一種稍有不同的形式出現嗎?

你知道一道與它有關的題目嗎?你能利用它嗎?你能利用它的結果嗎?

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嗎?你能重新敘述這道題目嗎?你還能以不同的方式敘述它嗎?

第三,執行你的解題方案,檢查每乙個步驟。你能清楚地看出這個步驟是正確的嗎?你能否證明它是正確的?

第四,你能檢驗這個結果嗎?你檢驗這個論證嗎?你能以不同的方式推導這個結果嗎?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來嗎?你能在別的什麼題目中利用這個結果或這種方法嗎?

第五,解完該題後,通過回顧完整的答案,重新斟酌、審查結果及導致結果的途徑,在經過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後,深化我們對答案的理解。

第六,試著去改造一道題目,創造一道相關題目。方法有:普遍化、特殊化、模擬、分解和重組。

普遍化:這類問題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從該題可擴充套件到哪一類問題?特殊化:

這類問題有無特例、反例?模擬:將該問題試著模擬遷移到其他化學問題,如解題方法模擬,審題注意點模擬,解題原理模擬等。

分解和重組:將該問題試著分解成幾個小問題,或將幾個小問題試著重組成較大的問題。事實上,化學問題只所以層出不窮,主要因素是對幾道典型題進行不斷的分解與重組,從而衍生出數不盡的問題。

如果能了解設計問題的一些方法,那將能極大地獲取解題效益。

不少學生解題時就題論題,解完了就結束了,缺乏解題反思,因而收效甚微。在要求學生解題時,鼓勵學生自我探索,發現規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灌輸式為自控式,不斷鼓勵學生對講評內容,尤其是自己出錯的知識點進行「二次思維」。有些習題,不妨故意設定「陷阱」,讓學生去鑽,如果對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刻,則容易落於「陷阱」。

欲擒故縱,最好先讓學生「落阱」,然後指出「落阱」原因,加以糾正。加深學生對該知識的印象,避免重蹈覆轍。

一般說來,課本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固定,但用來設計的題目卻是多種多樣的。對題目「改頭換面」,一題多變。加深對各知識點的理解,提高綜合解題能力。

例如:將ph=2的鹽酸和ph=12的氫氧化鈉等體積混合,混合後溶液的ph值為多少?此知識點是電解質溶液部分的重點、難點,此題很容易判斷,但僅滿足於此是不夠的,引導學生若將題目中的條件變一變,又會怎樣?

學生集思廣益、各抒己見,變換出了以下七個題目:ph=2的醋酸與ph=12的燒鹼溶液等體積混合,ph=2的鹽酸酸與ph=12的氨水等體積混合,ph=2的某酸與ph=12的燒鹼溶液等體積混合,ph=2的醋酸與ph=12的某鹼溶液等體積混合,ph=2的硫酸與ph=12的燒鹼溶液等體積混合,ph=2的鹽酸與ph=12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0.01mol/l的某酸與ph=12的燒鹼溶液等體積混合。

通過這樣的變化訓練,既強化了有關知識,又訓練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比同一類題目做七次效果好得多。

六、引導學生在解題後反思

解題後的反思是對解題活動的反思,主要包括對題意理解的反思、試題涉及知識點的反思、解題思路形成的反思、解題規律的反思、解題結果表述的反思及解題失誤的反思。從乙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揭示問題本質、探索一般規律、溝通新舊知識間的遷移、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一是反思所涉及的知識點。考綱規定的知識是有限的,但題目卻靈活多變。同乙個知識點,命題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或以不同的層次和題型來考查。

為什麼我們做了許多題目,面對新題型時,往往覺得很難,其癥結主要是找不到命題者的意圖及考查的知識點。由於知識點不清晰,在解題時就無從下手。因此,每解答完乙個題目,應反思題目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命題者的意圖,題目的陷阱。

例:離子方程式所涉及到的知識點並不多,主要有:是否違背客觀事實,是否配平,是否考慮過量或試劑滴加順序,是否涉及題幹資訊,約簡是否合理等方面。

離子共存題主要涉及復分解條件、鹽類水解、氧化還原及題幹資訊。

二是反思所用的解題方法。即要反思:我為什麼要這樣解?

解題依據是什麼?這種解題方法適合哪類題目?本題還有其他解法嗎?

哪一種方法更好?若把條件換了,此題又變成什麼樣?又如何解?

例:推斷題屬於比較難的問題,涉及的知識點多,考查化學知識網路及特徵反應,雖千變萬化,但解題有一定的規律。引導學生反思推斷題一般有哪些型別?

如何找突破口?什麼樣的知識能成為突破口?試著歸納過這類知識點。

三是反思解題規律。反思所用解題方法中有無規律可循?能否從特殊解引伸到一般題目的解答?

解題思路是否正確、嚴謹?解題方法是否靈活、有創意?怎樣解答最具技巧性且最簡單?

通過幾道題的求解,引出一類題的解法,可更有效地強化解題能力,提高解題效率。例:考查弱酸弱鹼的一類問題,主要是分清已知是溶質濃度還是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ph)?

分清物質的量相同的鹽酸與醋酸、ph相同的鹽酸與醋酸的關係是解題的關鍵。考查點有溶液稀釋問題、與鹼中和能力問題、鹽類水解問題、溶液中離子種類與比較問題等。

如何引導學生提高複習效率

複習效率的提高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澠池三中 張豔紅2010年10月 複習效率的提高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澠池三中張豔紅 1 夯實初中數學的基礎 數學知識結構的形成和發展是乙個知識積累 梳理的過程,複習中首先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並在此基礎上,注意各部分知識在各自發展過程中的縱向聯絡,以及各部分知識之...

如何提高中考化學複習的效率

策略1 明確目標,強化基礎 新課結束後,便進入中考複習階段。首先是基礎知識的複習,按教材的章節進行。複習時本著既尊重教材,又不與授課重複的原則,在原來授課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拓展與整合,注重對教材深度和廣度的挖掘。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不本末倒置 不過早脫離課本,盲目的做題。這一輪的複習對中考來說至關重...

如何提高理綜化學的複習效率

作者 鄭愛英 中學教學參考 理科版 2011年第09期隨著高考的改革,物理 化學 生物已從過去的單科考試演變為理綜考試。這樣,原來比較簡單容易的試題,在客觀上已增加了難度,而且綜合考試思維跳躍快,跨度大,因此理科綜合考試的區分度最大,是考生拉開差距的重點科目之一。那麼,如何提高理綜化學科的複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