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三單元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2021-07-09 23:16:06 字數 2184 閱讀 5646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角的認識)

「初步認識角」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畫面的角及實物角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圖形角,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加深對角的認識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徵。學生首次研究角,暫時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聯絡生活實際建立有關角的表象。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對空間與圖形這一領域的目標要求,教學預設時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

1、 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過程,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名稱,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角。初步學會畫角。

2、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3、 讓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於學生對角的認識往往只是借助於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重點定位於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難點是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並初步學會畫角。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角,整個課時我將觀察、操作、演示、驗證、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用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玩一玩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去體會「角」,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並初步學會畫角。反思「認識角」這一課的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以及師生間的互動狀態,我覺得本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緊密結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從遊戲的匯入引出「角」,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得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有一種親切感,不是突如其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東西。同時因為他們對角並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學生學習新知的信心。從「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後來的「畫角」給了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與空間。

讓他們學會展現自己並有機會展現自己,在實踐中探索新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願意嘗試的勇氣和實踐探索的精神。

二、注重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做數學」中經歷知識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在本課中從始到終學生都處於主體地位,知識的獲得和學習方法的形成是在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形成的。從一開始讓學生找角----指角----畫角----做角等,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了自己去**數學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意識,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發現並認識角,進一步體會到角的本質特徵。

三、營造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和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產生興趣的重要條件。」課堂教學中我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數學方案,考慮課堂結構。

注重豐富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注重對學生開展**學習的指導、注重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實現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多向交流,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讓全體學生自始自終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並不斷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

四、注重系統性與拓展性

從遊戲引入角到實際摸角,然後讓學生在例題情境中找角,並運用正確的方法指角,緊接著從物體中抽象出數學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圖)。一切過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後再通過畫角、對比,認識角的共同特點:

有乙個頂點和兩條邊,並且兩條邊必須都是直直的。最後再通過判斷、做角進一步鞏固角的概念,使學生在頭腦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這裡充分體現了知識建構的系統性,雖然是很簡單的教學內容,卻蘊伏了許多的數學思想。

正確的摸角方法、畫角方法滲透了「角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為以後更高一級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抽象出的三個角蘊伏著「銳角、直角、鈍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為下節課的學習作了必要的準備。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得我們的課堂並不侷限在「40分鐘」,而是給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間。

向課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學習延伸。

五、教學行為與教學設計的差距

教學課堂是學生發展的天地,正如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所說的;「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探索、研究,因為這樣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因此,我認為這節課完全可以設計得更開放一些,讓學生課前先尋找需要的素材,自行確定其研究方案,真正實現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不足的是教學設計內容偏少,對角的知識延伸拓展還不夠,對低學段學生認知經驗準備不足,認識不足,以後應加強對重點知識的重複和強調,以及教學時間的把握。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生1 我覺得角1大。生2 我覺得角2大。生3 我不同意他們的說法,我覺得兩個角一樣大。生4 我不同意生3的看法。生5 我同意生3 的說法,我也覺得兩個角一樣大。我說 請同學們不用爭了,還是大家動動手吧!自己製作乙個活動角,然後看看活動角的邊張開,角發生了什麼變化?邊合攏,角又有什麼變化?角的大小和角...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單元教材原來分三步呈現 1 直線 射線和角 包含角的大小比較 2 角的度量和畫法 包含角的大小比較 3 角的和差 包含角的分類與二或二個以上角的和差 每一步都由乙個角延伸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這樣的安排不利於概念的形成,不利於學生從形式掌握到實質掌握概念,且易造成學生思維的混亂,為此我調整了思路,...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1 聯絡生活,切入主題。本節課把生活中的角作為切入口,讓學生體會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角,你能舉例嗎?之後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你能說說下面物體上有角嗎?由舊知過渡到新知,採用激趣法從而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 利用多 的優勢,輔助教學。充分利用 優勢,由實物直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