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案例設計與反思

2021-07-09 19:11:46 字數 972 閱讀 9985

一、教學的目標和準備工作

1.1讓通過對學習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之間的個數關係進行探索和分析,以及對類似與這類現象中一些比較簡單的規律過程進行**,初步體會和認識數學學習過程中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之間的規律性,初步學會通過探索和分析出的規律來解決實際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簡單問題。

1.2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索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整合問題、比較的綜合能力。

1.3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去分析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現象的意識和能力,以此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並且在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二、教學過程以及出現的問題

1、創設情境,讓學生樂於學習

教育改革後,教學課程標準明確的指出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使他們能夠親身體會到數學就在生活中,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師找規律一課的時候,讓學生猜一猜智慧型星的顏色,一組是「紅黃紅黃紅黃……」有規律的出現,另一組是沒有規律的出現,通過這兩組的對比,給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主的去嘗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讓學生多角度觀察,找出規律

在規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觀察的習慣,規律是可以供圖形、顏色數量等多方面觀察得出的。比如,在學生指導燈籠顏色排列的規律後,可以讓學生說說接下來的燈籠顏色是什麼,還可以讓學生將燈籠往前面擺放是什麼顏色,教師還可以將原有的排列進行從新的編排,如將簡單的紅綠紅綠擺放規律,改為三紅一綠等,讓學生從數量和顏色兩個方面來尋求規律。這都需要學生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習慣,從而才能夠找出規律。

3、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規律的討論,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通過合作來發現自身的不足;在原有規律的基礎上創造新規律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出不同的規律,讓後評比哪個小組的創新的規律比較有新意,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合作,完成任務,從而來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找規律案例反思

臨一小唐禮增 這節課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 找規律 第一課時 主要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並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這節課我依據新的教學理念,把引導學生 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作為尋找規律的主旋律,通過 情景中設疑激趣 操作中感知規律 中發現規律 生活中應用規律 這四個環節,...

《找規律》設計反思

找規律 教學設計及反思 盧龍縣第三實驗小學董豔春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下冊第88至89頁的例1 例3。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乙個物體。2 能力目標 通過塗色 擺學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3 情感目標 使學生在數學活動...

找規律反思

珠海實驗小學李巍 抱著讓學生樂學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願望,我設計了本節課,找規律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四冊第九單元 是按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新增加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操作 觀察 實驗 猜測 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圖形中的迴圈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