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學有效提問的幾點思考

2021-07-01 05:10:19 字數 3278 閱讀 4321

「問」:甲骨文問字從問從口以會問訊之意。口在門外,是外來之人問門內之人,後來為了字形的整齊方正,把口子安在門內。

《現代漢語詞典》對問的解釋有6個。其中,最基本的含義是:「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人解答。」如「詢問」、「不懂就問」。

我想,「問」字的口從門外安到了門內,是否還蘊含著這樣的乙個資訊:問的過程中,問者問得很清楚,聽者聽得很明白,兩者交流很順暢,聽者開門相迎問者,問者入內,口自然也就入了門內。

用「問」字能組很多詞,如「問候」、「問安」、「問長問短」、「問寒問暖」等。如果用「問」字組詞,要求組的詞與「數學教學」相關聯,你最先想到的詞有哪些?我想,「問題」、「提問」、「問答」、「問好」、「問號」、「問卷」……這些詞應該都是吧!

如果用「問」字組詞,要求與「有效提問」最相關聯,你想到什麼詞?我想到的則是「問答」這個詞,不知與大家同否?

為什麼是「問答」這個詞呢?也許看看課堂教學中的「問答現象」你就明白了:「自問自答」現象——無趣;「有問無答」現象——尷尬;「有問少答」現象——平淡;「有問爭答」現象——活躍;「有問巧答」現象——精彩。

可見,「問答」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據統計,1堂課約有80%左右的時間被用於提問和回答。從這個角度上說,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受激反饋、教師再對反饋作出反應的乙個過程。

課堂教學有「問」有「答」,也就必然會有「聽」。

國家課程改革「教學專業支援」專案組核心成員,華南師範大學博士、教授劉良華在《什麼是有效教學》一文中指出:真正有效的提問,原來只是「傾聽」。他認為: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

」「問題的有效性不僅僅在於詞句,還在於音調的變化、重讀、詞的選擇及問題的語境。」

「提問」有很多方式,我認為首先要弄清四個問題:

1、誰來問?

現代教育理念下,問的主體並不侷限於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數學問題誰問都可以,關鍵是該學會的要學會。

2、要問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兩個指向,問全班或問學生個體。問全班的一般是普及性的問題,一般用在鞏固、小結的時候居多,屬於思維的集中,學生的答案不二。而指向個體的提問則比較全面。

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可以誘發學生異向思維、展開討論。

3、問什麼?

問疑點,誘發討論。

問重點,啟發思考。

問難點,化難為易。

問反饋,突出根據。

4、怎麼問?

孔子在《學記》中說道:「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意即:

高明的教師的教學,在於善於引導: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這給我們以啟示,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做到:

弗牽、弗抑、弗達。

弗牽——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性

弗抑——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心理需

弗達——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破壞談話的人總是喋喋不休,善於談話的人只是提問,並傾聽。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善於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

傾聽是一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於傾聽。這需要教師在「提問」之後,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關鍵的策略是,要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

有效提問也是有技巧的:

技巧一:轉移。轉移是指教師的提問不能由相對固定的少數學生回答,而應努力使全班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大致相同。

美國學者蓋奇(gage)提出的7種教學策略之一便是:「要使所有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相同」。後來,有學者(kerman)提出了乙個改進教學的方案,要求教師在課堂提問中,使所有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大致相同。

這個方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減少了紀律問題。

轉移的目的在於建立積極的教學模式,通過轉移使全體學生捲入學習,轉移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交往,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問技巧,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一種有效教學技能。

技巧二:啟發。對待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的正確做法是啟發。

然而,現實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問,學生回答不出來或回答錯誤,有些教師很快就會將興趣和注意力轉移向另外的學生,請另外的學生回答,這是一種不佳的選擇。經驗告訴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先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將會感到困惑,並從心理上不願意參加後面的討論。正確的做法是啟發先前的學生自己獲得正確答案。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教師認為這樣做存在一定的困難,原因是啟發學生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師提出啟發性的問題,需要根據學生的反應。而教師設計提問時,往往是假設總會有學生能正確回答問題,這時當學生不能正確回答時,教師就會因事先沒有準備而不知所措。因此,建議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假設學生可能不會成功,應事先想好促進學生得到正確答案的辦法,在上課前準備好啟發學生的方案。

啟發能得到極大的回報,既有知識的,也會有情感的。

技巧三:追問。前面講到的轉移是增加學生的捲入數量,啟發是正確處理學生不能正確回答的情況。

但還有一種情況,學生的回答正確但卻不充分。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要給學生補充另外的資訊,以便學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這個過程就是「追問」。

追問過程中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教師的追問一般不介紹新的觀點,而是通過連續提問使學生證明或解釋自己的回答,從而促進學生更深入地思考。許多教師常常只注意學生回答的對與錯,不注意給學生進一步加工資訊的機會,學生很少有機會來處理「為什麼?

」、「怎麼樣?」和「根據是什麼?」這一類情況。

追問是一種特殊的技能,追問的問題一定是有意義的,同時也是有趣的問題。

技能四:等待。調查發現,教師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通常只有1秒,甚至更短。

如此短的時間裡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常是困難的。事實上,如果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會有所提高。等待學生回答問題是有意義的。

等待可以促進學生真正地思考問題,教師應盡可能多等待幾秒。在最初的沉默階段,師生都會覺得有些尷尬,當一段時間以後,教師和學生都會習慣起來。

應用這種技能,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反應。假如教師向學生提出乙個問題,學生表現出一無所知的茫然表情,這時如果等待,學生反倒驚慌。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等待。

只有當學生表現出真正在思考問題時,教師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當然,當教師提出的是乙個低水平的簡單問題,也不需要等待太長的時間。這樣看來,應用好等待的技能,需要教師對問題本身的水平和學生對問題的反應能有乙個準確的判斷力,這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修煉才可以做到。

低水平問題與高水平問題的最大區別是,前者僅限於對資訊的回憶,後者則要求學生對資訊有一定程度的加工。因此,在認知領域的目標中,只有「知識」水平的目標被認為是低水平的,其餘的五個水平(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都被認為是高水平的問題。

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幾點思考

摘要 課堂提問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加強課堂提問藝術的修養十分重要。能夠科學地設計並進行課堂提問,就可能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知識遷移,創造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我們都要思考課堂提問,探索提問藝術。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技巧 提問是一種啟發式教學...

關於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蜂小 吳瓊 在上級領導安排下,我於10月15日到鳳崗縣三小聽一節語文課,執教人貴陽市某小學沈蘇英老師,上了 愛之鏈 這一課,我聽了這節課,受益匪淺。一是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教學有的放矢,這個 的 就是教學目標。沈老師在課前公開亮標。而我們的教師沒有這個習慣,比如我們的詩歌教學,教師對課程目標應非常明確...

關於如何有效學習的幾點思考

目的是讓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挖掘他們的潛能。關鍵詞 自覺學習合作式學習 式學習 對於一名學生來說,學習佔據了他們幾乎全部的時間。但是儘管如此,有時仍然會讓人感到力不從心。我想,這也許是學習策略出現了問題。那麼,如何才能進行有效地學習呢?有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