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021-06-13 08:53:22 字數 1225 閱讀 7126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目前,很多老師只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對學生學習思維過程的評價還沒有加以重視,甚至被摒棄於評價的視野之外,這樣不僅不利於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而且會限制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本文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作一些初步的**。

一、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

教學效果的好壞,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學生參與程度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面性和主動性來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有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不願意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只等基礎好的同學回答出來了,他們才跟著附和。

對這種情況,我曾經困惑過,怎樣才能使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能主動參與學習?我的理念是:以心換心,取得學生的信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我的做法是:對基礎好的學生回答難度大的問題,回答正確加以表揚,錯誤加以鼓勵,或提示從哪方面去思考。作業連續滿10個優就獎乙個本子。

對基礎差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回答問題,哪怕是錯的也是好的,只要你思考了,就是好學生。回答正確,特別加以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作業連續滿10個良也獎乙個本子。

每次單元測驗,90分以上的同學獎乙個本子,滿分的獎3個本子;對基礎差的同學,每次考試較上次只要進步了10分,就獎乙個本子。在這種獎勵的**下,許多基礎差的同學也願意學習了,上課也敢舉手發言了。

二、關注學生間的合作交流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乙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乙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全是聽教師的講授,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體驗和構建,同時還有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寬鬆和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懼怕的心理壓力大大減輕,發言機會遠多於全班交流,但是乙個班學生的基礎是不一樣的,有基礎好的,也有基礎差的。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基礎好的同學操作,基礎差的學生看熱鬧。而我從不允許這種現象發生。首先我在分組時,一般都是好差生搭配,每組人數不太多,每組選乙個基礎好的同學當組長,負責協調工作,其餘同學要有詳細的分工,得出的結論,每個組員都認可。

對討論性的問題,要求組內每個成員都發表意見,意見不一時可以先由組長協調,如果還有爭論,再由老師指導解決。例如,我在講圓的周長時,四人一組,要求量出至少三個不同圓的周長與直徑,並算出比值。組長與一位同學負責測量,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計算,最後共同觀察不同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有什麼規律。

基於新課改的小學數學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相關問題分析

讀寫算 2011年第62期 2001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 以下簡稱 標準 標準 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敬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 持續 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

小學數學學習評價

根據本堂課的內容,結合自身實際列舉乙個學生學習評價的教學案例。答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生學習評價,就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學生評價,這種評價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乙個精確的結論,而是通過對學生過去和現在狀態的了解,分析學生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促進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

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策略

三 評價方法需採用多樣化,以擴大學生成功感,並體現學生自主性 評價試卷可分層 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之間在數學學習的發展上必然存在著差異。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嘗試著編制不同層次的ab卷,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試卷進行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