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評價改革的探索與思考

2021-06-12 09:44:20 字數 4693 閱讀 1707

浙江省溫嶺市實驗小學孫力巨集

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標準旨在建立乙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中小學數學課程體系,強調從以獲得知識為數學教育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學生獲得作為乙個公民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是學校數學教育的基本出發點。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六條嶄新的理念,其中第五條關於評價的改革中明確地提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充分重視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是新課標學習評價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校數學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改革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主要內容有:

一、實行課堂觀察制度,構建多樣的激勵措施。

二、建立以發展為本的課堂學習評價。

三、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

一、實行課堂觀察制度,構建多樣的激勵措施

(一)五年級的課堂觀察表

乙個人的發展狀況是動態的、過程式的。每個學年只對

一、兩個時間點上的徵狀做分析,不僅不足以反映物件的全貌,而且會以偏概全。教師通過日常觀察對學生的評價結果,要比

一、兩次考試更能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但是乙個人的發展狀況是多側面的,不同的側面性質不同,不具有可加性,因此評價專案應多元化。我們在五年級數學教學中製作了如下課堂觀察檢核表。

當學生在回答提問或進行練習時,通過課堂觀察,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從而作出積極反應,正確的給予鼓勵和強化,錯誤的給予指導與矯正。學完一單元總評一次。然後讓學生帶回家,讓家長簽署反饋意見,溝通家校聯絡,使家長對自己的子女在近階段的學習有乙個清楚的了解,讓家長也參與學生的學習評價。

課堂觀察檢核表

(二)三年級的學生課堂表現記載表

我們在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採用了學生課堂表現記載表。主要記載課堂上學生個體的計算分析能力、操作能力、特別表現(富有個性、獨特的見解、合作競爭的意識等)這三方面的情況,並把記載表張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裡,讓學生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已在這節課中的表現。試行時首先向學生介紹記載表的結構、內容、作用,強調四十分鐘的重要性,淡化以往的「期中、期末測試」。

只要誰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老師就會對他的表現、創造性見解、出色操作等給予「很好」這詞的評價,那麼這節課後就可以自己到表上蓋上一朵小紅花。學生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大家都積極動腦、動手、動口。

(三)四年級的課堂觀察打「★」制和「ok」制

基於對評價理念的正確理解,四年級設計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觀察:1、能認真聽講。 2、愛動腦筋思考問題。

3、能大膽嘗試並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4、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意見。5、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懂或不同的看法。

6、能積極參加討論與交流。7、作業及時完成和及時訂正。8、書寫工整,作業認真。

為了能診斷出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和困難,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班級推出了「打★制」和「ok帖」制。這兩種均是針對上述觀察專案提出的,若達到一方面就可得一顆★或一張ok帖,其中「★」由本人自己提出再由小組成員互評互定,「ok帖」由教師評定發放,自評一日一次,互評一單元一次,師評也一日一次。

(四)高段學生的紅、黃、綠卡獎勵制度

在高段學生中我們建立了紅、黃、綠卡獎勵制度,獎勵辦法如下:

取得以下成績之一,獎勵綠卡:①連續兩天作業滿分。②連續三天保持作業字跡認真、工整;③連續三天上課表現優秀;④連續三天作業全部按時完成;⑤在某一方面進步顯著的。

獎勵黃卡,則把①項時間定為四天,②③④項時間定為一周,⑤項定為在某一方面表現顯著的。獎勵紅卡則把①項時間定為一周,②③④項時間定為兩周,⑤項改為在某一方面表現顯著的,為集體爭得榮譽的。

紅、黃、綠卡獎勵制度使學生每天有目標、每週有目標。同時讓學生與家長根據獲卡成績制訂獎勵辦法,給學生必要的精神與物質獎勵,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建立以發展為本的課堂學習評價

課堂上的學習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評價得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主體的主動發展;反之,則可能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評價的作用,樹立正確的評價觀,講求評價藝術,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 綜合性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課堂學習的評價,應體現對學習的調整和完善,從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既要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思維方式、能力發展、學習成效等智力因素加以評價,同時又要兼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例如,有一次學生上課自學課本,老師巡視後評價:

「第二、第三小組中有幾個同學很好,邊看書邊用筆勾勾畫畫。」其他學生聞言後便主動學著去做,增強了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又如,某學生一次課堂上表現十分活躍,老師對他講:

「今天你學得真帶勁!」及時對他的學習態度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樹立起進一步學習的信心。

(二) 鼓勵性評價,強化學生的個性學習

積極的鼓勵性評價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從學生水平出發,實施鼓勵性評價,並堅持做到以個性為主的評價標準,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如把思維敏捷、善於發言的同學評為「小一休」;把口算快的同學譽為「口算大王」;對學習成績提高快的同學評為「進步之星」;課外書看的多,知識面廣的同學美其名曰「小博士」……這樣,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別給予不同的肯定和評價,不僅可以讓每乙個學生發現自已學習上的優勢,而且能夠強化學生的個性學習,有效地促進學生優勢潛能的發展。

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評價留下深刻印象。發獎品、留手印、送賀信,甚至是一顆小小的紅五星,這些對於小學生來說,都會有不同凡響的作用。教師要以學生的心理來理解所給予學生一切。

(三) 延時性評價,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標準》強調要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空間,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思考。要做到這一點採用延時性評價策略很有必要。因為倘若過早地對乙個可能有著多種答案問題的回答給予終結性評價,勢必扼殺了其他學生創新與發散思維的火花,而運用延時性評價,能讓更多的同學有更多的思維空間,在和諧的氣氛中馳騁想像,暢所欲言,相互啟發,集思廣益,以獲得更多,更美好的創新靈感,使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發展。

(四) 自主性評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自然也是評價的主體,因此,要把評價權還給學生,加強學生的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實現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自主性評價。

1、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是指學生對學習夥伴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評價的過程。其組織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同桌評價、四人組相互評價、組與組之間的相互評價等。

通過評價,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變得清晰,不嚴謹的變得嚴謹;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正如《標準》所說:「這種評價活動本身就是乙個學習的過程」。

因此,它應是課堂活動的主流。

2、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即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尊重學生人格的一種表現,也是加強學生自我肯定、自我調節的有效途徑。

所以在每節課的課末,讓學生總結自己一節課下來的收穫,以及自己是怎樣學習那些知識的,還有哪些疑問等等,也可讓學生把體會寫下來,寫成數學日記或記錄在成長記錄袋中。

(五) 形成性評價,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

《標準》明確要求「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改變了傳統教學注重實施終結性評價,而忽略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形成過程的考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特別是思維過程。

教師經常讓學生說說「是怎麼想的」,「是怎麼學的」等等,通過評價來引導或矯正學習的過程。

總之,課堂學習評價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應努力提高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水平,深入分析年齡特徵、心理特點等因素,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習發展的積極作用。

三、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不僅用於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用於評價學生的思維的方式。它是教師了解學生、評價學生新的有效途徑,又給學生提供了乙個用數學的語言或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機會。數學日記的作用主要有:

(一)通過寫數學日記,可以培養學生評價自己的能力和反思反省的能力。例如:

2023年9月3日

我為啥做錯了?

今天,我的作業沒得100分,錯了兩道填空題,是什麼原因使我錯了呢?我反覆地思考著,就是由於我有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的壞毛病。再仔細一看,終於知道了錯的原因。

因為這道題目上寫著百萬位的左邊和右邊是什麼數,我把左右搞調了,就錯了。儘管我十分地想改掉壞習慣,但還是改不掉,但我一定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毛病除掉。

(二)通過數學日記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學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複習,教師從中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狀況及學生思維的方式。例如:

2023年11月12日

今天我們學了《連續進製乘法》,比如689×9,先算9×9=81,81寫1進8,再算8×9=72,72+8=80,寫0進8,然後算6×9=54,54+8=62,62寫2進6,這樣就等於6201。

2023年11月13日

什麼叫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和結合律差不多,都是二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這是交換律,結合律是三個數相乘,把前兩個數先乘,再乘第三個數,再倒過來,這就是乘法分配律。舉幾個例子說明吧,如138×5×6=138×(5×6),這個例子就說明了只要位置不換,數字一樣,先算哪個和後算哪個的複數和一樣。

又如,397×2×50=397×(2×50)這個例子也說明了交換位置,順序掉換了,這答案還是一樣的,不會變化。

學生能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完整地複述下來,並能舉出例子加以說明,老師就可以知道這個學生對知識確確實實是掌握了。相反如是文不對題,語無倫次,那今天所學肯定還沒有真正掌握,如「什麼叫乘法分配律?」就是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表現。

評價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策略

案例 在一次單元測試中,我班的有個女孩因為粗心考了96分,同桌考了100分。卷子發下去訂正這天,學生的同桌恰巧生病請假,這時,他就把兩張試卷交換了,並把兩張試卷上的姓名擦掉,分別換上對方的姓名寫上。教師發現後,找他談心才了解到,每次單元測試,他爸爸都對分數特別在意,為了怕爸爸生氣,便發生了上面的事。...

重視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 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目前,很多老師只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對學生學習思維過程的評價還沒有加以重視,甚至被摒棄於評價的視野之外,這樣不僅不利於...

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的初步嘗試

楊培清對於如何構建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我們學校已進行將盡一年的研究,我們所嘗試的 數學成長日記 和 數學活動 兩項評價方式還很粗淺,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的內容希望能啟用你們的思維,共同用我們集體的智慧型來推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改革。一 背景 自2000年我校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科的課改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