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學評價有效嗎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評價設計

2021-05-28 00:45:50 字數 4647 閱讀 7400

你的教學評價有效嗎?

——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改革是教育教學研究領域的永恆課題,它將對隨之進行的課程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考核等一系列改革起著「龍頭」作用。當前「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與方向,評價環節的改革已經開始受到普遍關注,一些新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如:簡單的書面理論測驗和終結性評價過於片面,面向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發展性評價逐步受到重視,評價標準不應是機械和單一的,教師也不應是實施評價的唯一主體,等等。

在此基礎上,如何有效發揮評價的多元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未來職業能力的全面提高,成為我們**的主要方向。

【案例一】一次無效的教學評價設計

在一次課堂教學競賽中,我選擇的課題是專案課程「開辦我的網上店鋪」任務一「網上店鋪的開設」,通過任務驅動教學,要求學生熟悉網上開店、商品資訊發布和拍賣的有關流程與技巧,成功地開設**。教學設計諸多環節經過精心設計和反覆打磨,這一節課上得非常成功,競賽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由於該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整個專案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必須要有對學生目標達成的評價,在參賽教學設計中,評價環節是通過課後要求學生課後填寫下面這張評價表來體現的。

「開辦我的網上店鋪」綜合實踐評價表1

(任務一:網上店鋪的開設)

因為這一設計未採用書面習題、測試等傳統評價工具,既體現了對評價方式多樣化的重視,還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體現了評價主體多元化的教改精神,當時成為整個教學設計中的亮點。然而,後來當我按照這個獲獎教學設計真正實施專案教學時,發現曾經一度為此深感自豪的所謂「亮點」並沒有大放光彩,評價結果不能為後續的教學提供有效的反饋意見,有些學生甚至覺得多此一舉毫無意義。

實踐證明,這是乙個流於形式、缺乏理性思考和精心設計的評價環節,難以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發展與能力的全面提高,因而是無效和失敗的,重新審視與反思,其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 評價內容過於片面,只涉及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能力和方法等沒有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

2. 學生無法準確判斷自己和他人對錶中各個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自評欄目的填寫存在隨意性,小組互評更是草草了事,評價結果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

3. 評價內容描述過於簡單和籠統,實施評價的可操作性不強。

4. 除了客觀診斷功能未充分發揮外,評價所應具有的激勵、改進與導向等多元化功能也未能體現,例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學習方法的改進、自主、**、協作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等等。

我開始意識到,實施教學評價不僅僅是為了讓課堂教學環節在形式上顯得完整,也不是為了迎合教改潮流,如何讓教學評價真正發揮作用,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很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必須經過教學實踐的反覆檢驗,才能讓評價真正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個性化發展。

二、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內容與指標?

發現了以上問題,我開始思考對教學評價的重新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評價內容過於片面的問題,除了知識技能以外,情感、態度、參與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方法都應在評價表中有所體現。於是,我蒐集了一些網路資料,對原先的**進行補充和修改,但這種盲目借鑑的,使用結果總是不能令人滿意。到底該如何設計,才能提高評價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呢?

經過與其他同事的溝通與討論,我發現其實自己對於教學評價設計的理解是十分膚淺的,缺乏理論支撐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評價的設計只是空中樓閣。於是,我將資料收集的重點轉移到了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設計原則上來,得到了很多啟示。

(一)評價設計的基本原則——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

前期對於評價表設計形式的追求,使得我在設計意圖出現了混亂與偏離,竟然忽視了這樣乙個簡單的道理:學習任務完成後,學生在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是否產生了如教學目標所期待的變化,這才是要通過教學評價來回答的主要問題。離開了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就無法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評價的設計應該以教學目標為依據。

根據上述原則,我確定了評價的主要內容應該圍繞以下三個目標:

1.知識目標:熟悉網上開店的一般流程;了解ctoc**的基本特點;了解網上開店、商品資訊發布和拍賣的有關規則。

2.能力目標:能夠通過對主頁的基本特徵判斷不同型別的**,並掌握商品**拍攝和資訊發布的簡單技巧,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模擬**實驗和小組交流中感悟、思考和創新,培養創業意識、競爭與合作意識,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圍繞上述目標,評價表的設計要簡明、科學、結構化且易於操作。這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將教學目標原封不動地搬到評價環節是絕對不可行的,那麼,如何將其轉化為有效的評價指標呢?

(二)評價指標設計的主要依據——基於學習過程的要素分析

經過思考,我認為伴隨著教學目標的一步步達成,教學評價的實施也應該貫穿於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必須對學習目標進行細化,確定影響學習計畫執行的主要環節和活動作為評價要素,教學目標才能體現於評價方式之中。因此,在完成「開辦我的網上店鋪」學習任務過程中,我通過繪製認知框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主要學習任務進行認真分析,初步選定了資訊檢索與資料收集、商品**拍攝、商品資訊發布、商品競拍、小組合作交流與成果展示這樣幾個重點環節作為評價指標設計的基本依據。

在評價指標設計過程中發現,為了讓其能夠涵蓋影響評價要素的各個主要方面,每個評價要素可能要通過多個或多級評價指標來體現,指標的數量和級數越多,說明評價量規的設計越詳細。如:「商品**拍攝」環節包括「數位相機操作」、「**拍攝效果」、「**修飾與美化」等多個指標,而「**拍攝效果」又可以從「主體突出,構圖合理」、「對焦準確、清晰度高」、「**恰當,色彩真實」等幾個方面來評價;「商品資訊發布」部分可以分為「正確選擇商品類目」、「填寫商品基本資訊」、「**上傳與資訊發布」等多個環節,其中「填寫商品基本資訊」又包括「填寫商品屬性」和「商品名稱設計」等。

不過指標數量和級數並不是越多越好,同時要注意每個指標應該是一維的,且必須與其他同級指標並列,否則將會出現概念混淆和交叉重複評價,也會影響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三)評價內容的設計要求——明確具體的任務或行動描述

乙個好的評價標準應該是具體的、明確的、容易操作的,如果乙個評價工具的內容和標準含混不清、就很可能導致收集的資訊不能有效反映要評價的內容。最初設計的**中,「前期準備」、「會員註冊」、「拍賣技巧」這樣的表達不但顯得過於簡單和籠統,而且缺乏實質性內容,學生根本無法正確判斷每一項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後期增添的一些評價指標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存在描述不清的問題,如果不具體說明是其中的哪些特質,就會給評價的實施帶來困難,這樣得到的評價結果必定是無意義的。

評價指標所使用的語句必須明確而具體,這就意味著在評價設計中要多採用描述性語言,如「具有良好的資訊收集能力」是乙個描述性語句,其效果就比原來的短語「資訊收集」更好。然而經過仔細分析,卻發現這樣的描述性語句仍然存在問題,怎樣才能算是具備了「良好」的資訊收集能力?對於「良好」所應達到的水平沒有清晰的說明,也很難操作。

因此我得到了進一步的結論:在評價標準的表達上,描述性語句優於簡單的片語,但描述性語句如果過於籠統而概括,仍然是無效的。要使評價指標更加清晰、直觀和具有可操作性,不如將其細化為具體的行動描述或實際的任務,例如「具有良好的資訊收集能力」可改為「從多種渠道查詢、收集資訊」或對資訊收集結果的描述,如「資訊**渠道多樣,能運用多種搜尋方式,獲得資訊數量充足且內容全面。

」「具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可以改為「能夠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善於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三、如何讓學生在評價中發揮主體作用?

鼓勵學生以評價的主體身份參與評價,是評價改革的乙個重點課題。布魯姆認為,評價是學生認知目標的最高水平。學生參與評價活動,既能變換角度客觀地審視自已的學習,提高對評價結果的接受和認可度,又能在實踐中確立評價意識、培養批判思維能力,有利於學生的認知發展。

然而,學生長期以來一直作為評價物件被動接受評價標準和評價結果,他們的主體意識和主動參與精神如何才能有效地被調動起來?

考慮到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的認知水平,直接讓學生制訂評價標準是不現實的,但讓學生參與評價標準的制訂與修改卻具有一定可行性。通常我採取的做法是: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師設計的評價量表或量規內容,進行補充刪減或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給出的反饋都是「評價標準合理」、「評價內容全面」或是「沒有意見和建議」。

我們的評價標準真的完美無缺嗎?學生沒有認真閱讀和思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為什麼總是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善於發現問題呢?

【案例2】競爭激發主體參與意識

在一次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成果匯報後,我們根據既定的評價量規對各小組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了量化評價,結果第四組和第八組出現了相同的得分,本來可以讓他們並列第一為這次學習任務劃上圓滿的句號,但因為事先承諾的獎品只準備了乙份,必須要分出高下。在這種情況下,由各組投票表決雖然不一定公正客觀,但也許是最好的選擇。討論表決的過程中,第八組一位同學的抱怨引起了我的注意。

「老師,第一名應該是我們的,你沒看到第四組原來做的ppt,現在之所以做得那麼好,全是請我們組的***同學指導後修改的……」

這句話讓我眼前一亮,這表示學生對評價標準和評價結果開始產生質疑,根據既定的評價標準,不同的評價物件獲得了相同的評價結果,競爭意識會促使他們自發地在現有評價製標以外尋找對方的弱點,挖掘自己的優勢,這其實就是對評價標準的補充和完善。一直困擾我的難題因此找到了解決方案。

在驚喜之餘,我又想到:缺乏組際間的交流與互助,不正是小組合作**學習容易出現的問題嗎?這是乙個意外收穫,於是我適時引導學生:

善於學習與協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組同學提出的異議,其實反而為競爭對手最終勝出提供了依據。經過師生共同協商,我們對評價量規中「找到合適的協作者,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一條補充了加分項:「與來自組外的協作者合作,視學習成果加1-2分。

」這同時也告訴我們,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不是盲目地讓學生對評價標準做出評判,教師的理性思考和主導作用同樣非常重要。

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多元性是我們在教育觀念上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並尊重差異。主體多元發展實驗研究就是將人的內在精神作用於人的智慧型發展長項的研究。這既體現了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又融合了現代智慧型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必須以學生全面和諧 主動活潑地發展為中心,努力把誠心誠意地讓學生做主人和嚴肅嚴格地進行基本訓練相融合。當前...

把握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策略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 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教師的評價形式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例 在教pep英語三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五官和身體部位時,可給四小組在黑板上分別畫出一張臉狀,小組每次得分,就畫上乙個部分,課堂結束時,哪個組的人物最完整,哪個小組獲勝。當然課堂評價考慮與教學內容有關同時教師表揚獲勝組時還...

巧用評價,有效促進學生發展

作者 朱芝蘭 新課程 上旬 2013年第02期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緒生活 情感體驗以及需要和需求。課堂中靈活運用評價語言,會有助於和諧課堂的生成,能給予學生安全感,從而對學生潛能的喚醒 開發與提公升,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和諧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就談談我對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