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中的延遲策略介紹

2021-03-28 09:16:59 字數 1368 閱讀 8138

3.2 物流或地域延遲

所謂物流延遲或地域延遲是在乙個或若干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建立儲備全套產品的倉庫。只有在受到客戶訂單後,才進行庫存產品的分撥配送。一旦物流程式被啟動,企業要盡全力以經濟有效的手段將產品直接運至客戶手中。

這種廷遲具體表現在地理上,特別適合**值、創新型產品,因為這類產品雖然邊際利潤高,但需求的不確定性大,生命周期短,更新換代快,面臨淘汰貶值的風險巨大,例如,一些it產品,現代電子產品等。**鏈物流管理中有一條公認的法則,那就是效益背反:高水平的物流服務是由高的物流成本來保證的,企業很難做到既提高了物流服務水平,同時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那麼要想獲得快速響應市場,就必須在消費地建立足夠多的設施,這必然導致高的物流成本。這種魚和熊掌不能同時兼得的局面,通過實施物流延遲策略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企業實施物流延遲能夠幫助企業完全擺脫由**型運作模式引發的庫存風險,提高客戶滿意度。

戴爾電腦公司是把製造延遲和物流延遲結合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典範,在完成大規模生產的同時,又實現了個性化定製,全球訂貨提前期降至48小時以內。

3.3 流通加工中的延遲

一種觀點認為,流通加工是在需求地通過簡單裝配、分割、包裝、冠以商標、重量等作業而形成最終產品,是製造在流通領域的延續和終結。流通加工改變產品的形體,創造產品的形體價值。流通加工在運輸、物料處理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因為有些成品的性質和特徵是不方便貨櫃運輸,物料處理效率很低,或者他們空間利用率很低,所以把一部分製造工序留到消費地來完成。

例如,自行車,電動助力車,現代家具等。成形的自行車和家具是不利於集裝運輸的,因為他們或是外形不規則或是占用太大的空間,但他們的散件可以實施集裝運輸和大批量物料處理,規模效益是相當明顯的。在流通加工中考慮應用延遲策略,待接到客戶訂單後立即開始裝配、分撥等作業。

這樣,在**地到需求地之間實現規模運輸,在消費地完成流通加工的,滿足了客戶多樣化需求,可謂—劍三鵰。

4 實施延遲策略的必要條件

儘管實施延遲策略可能為**鏈運作帶來好處,但是也有其侷限性。如果不滿足如下幾個條件,實施該策略是不可能的。

4.1 產品可模組化生產

產品在研發設計時,可分解為幾個較大的模組,這幾個模組經過組合或加工便能形成多樣化的最終產品,這是延遲策略實施的重要前提。所以要想實施延遲策略,企業在產品研發階段就必須有長遠規劃,設計模組化產品,標準化通用零部件或組裝件。

4.2 零部件可標準化、通用化

產品可模組化只是乙個先決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零部件、組裝件具有標準化與通用化的特性,這樣才能徹底從時間上與空間上將產品的生產過程分解為通用化階段和差異化階段,並保證最終產品的完整。

4.3 經濟上具有可行性

實施延遲策略一般會增加產品的製造成本,除非它的收益大於成本,否則延遲策略沒有必要執行。是否採用延遲策略取決於其成本和收益的比較。

最後,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也是實施延遲策略的非常重要的條件。

供應鏈專題 供應鏈管理的命門

跟上 鏈技術的發展趨勢 先進的技術使許多極具前景的 鏈發展機會成為可能,而ceo要做的就是花時間去了解這些技術。如今的 鏈通常都很複雜,它們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如果 鏈能夠激發外部合作夥伴參與合作,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新技術使得scm變得更為精細化,軟體領域的重大進步,能讓公司優化生產規劃與配置,...

供應鏈中的成本管理

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商業規則。企業已經難以再依靠傳統的成本控制手段,如通過控制單位產品的物資消耗來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控制產品單耗工時以降低人工成本,通過提高產品產量 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單位產品負擔的固定成本等。即使20世紀70年代以後出現適時製造...

供應鏈管理中的需求管理

五 技術 一 技術分類 1 直觀法 2 外推法 時間序列技術 3 因果法 時間序列技術 1 移動平均 2 指數平滑 3 外延平滑 4 適應性平滑 方法舉例 移動平均法 五 技術 二 技術的選擇 p46 系統 和其他許多經營活動一樣,是乙個具有特定責任的管理過程。計算機可以在建立和更新 方面提供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