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課堂教學案例與反思

2021-03-25 09:52:15 字數 2915 閱讀 5256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開展,社會對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二期課改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放在首要地位。近年來,我本著「學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教學觀,學習並運用建構主義的有關理論,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地理事物的規律和原理,並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中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下面,我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地貌》一節教學為例項,談談「引導-**」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第一部分課堂實錄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景觀圖使學生了解河流地貌、黃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基本的特徵;

2、 學會分析三種中國典型地貌的成因及合理利用和改造地貌的可持續途徑;

3、 在學習中體會**地理現象的基本思維規律,學會用辨證的思想方法去分析人地關係的兩面性。

二、 教學重點、難點

三種地貌的成因分析,合理利用改造地貌的途徑

三、 教學方法:引導-**式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匯入]通過前面乙個專題(板塊運動)的學習,我們知道地表形態的形成與地球內部物質運動和能量釋放是直接相關的,但地貌的形成不僅受到地球內力作用的影響,還無時不受外力作用的影響。

師:什麼是地球的內、外力作用呢?

生:(答後師補充:地表形態(地貌)是在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師:外力作用通過哪些外力進行作用,有哪些形式表現?

生(答後師補充:通過地表及其以外的風力、流水、海浪、冰川進行)

問題一:關於河流地貌

[環節一:創設問題情景]

情景一:(投影)河流地貌**

情景對話:

師: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哪一種外力有關?通過哪些作用塑造了這些地貌?

生:(投影歸納)

師:流水作用是最普遍、最活躍的外力作用。

情景二:(投影)長江上、中、下游河段地貌 、中國地形圖

情景對話:

師:同樣受流水作用的影響,為什麼河流上、中、下游河段所形成的地貌具有較明顯的差異?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結合地形圖分析回答……——上游…中游…下游…情況分別說明)

情景三:(投影)分段景觀圖

[環節二:教師引導設問](投影)

[環節三:學生**活動]

**結果交流:

1、(與水流的速度有關,搬運物體的重量與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

2、(搬運過程中沉積作用具有分選性,一般顆粒大小、比重大小進行分異。因此,比重大的有用礦物往往集中在一起形成砂礦,如金礦)

問題三:關於喀斯特地貌

[環節一:創設問題情景]

情景一:(投影)喀斯特地貌景觀**(景點**)

情景對話:

師:這些景觀大家一定有過耳聞或目堵,能否分別說出它們是何地、何景?

生:(答)

師:這是哪一類地貌?主要分布在**?

生:(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岩分布地區常見)

師:又稱岩溶地形,世界和我國分布都較為廣泛,我國的西南地區尤為集中(雲南、貴州、廣西的許多地方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

師:這些形態各異的地貌是怎麼形成的?

生:(一學生用化學方程式前來表達,並說明這是一種可逆反應,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的破壞和改造所形成的地貌。)

情景二:(投影)喀斯特地貌模型圖

(教師學生一起分析地表、地下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名稱,並推測它們的形成情況。)

[環節二:教師引導設問](投影)

[環節三:學生**活動]

**結果交流:

利——旅遊價值;

弊——溶洞內易漏水、易坍塌,該地區土壤不保水、肥力差,農業發展困難,經濟落後。

第二部分教學反思

一、自我評價

1、教學思路較為清晰,有流暢的教學內容流程與教學組織流程。

2、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始終是和諧的。

3.、能夠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學生通過**活動認識了地理規律和原理,學會了分析解釋地理現象。

4、教學過程中能將學生已有舊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不斷對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

二、自我反思

1、 教學後的收穫:

「引導—**」法強調學生思維過程的學習,從教學目標的達成來看,確有其收穫的一面。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的學生不僅學得了地理學科的結構知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地理現象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是解決各種問題以及將來進行科學探索時所需要的,一經掌握就具有遷移價值。

2、 教學後的困惑:

首先,用「引導—**」法來學習地理知識,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作基礎,思維層次較高,而實際操作中因一方面受到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生活經驗缺乏及思維習慣不良等的影響,另一方面該教學方法本身要求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討論時間,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較為費時。

其次,本節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導問題。這就對教師的業務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調控和應變能力,設計的問題必須既有坡度又有啟發意義,從而令學生產生相應的**興趣。如果這些條件不充分的話,實行起來就比較困難。

再次,並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學內容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的。因它較注重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說理性較強,所以比較適用於自然地理中部分內容的教學。

三、今後面臨的教學問題

問題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既能使學生高效、系統地掌握書本上的現成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精神、創造精神,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

問題二:在「引導-**」法的教學中,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問題三: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哪些內容最適宜運用這種教學方法?

四、今後再教學的建議

建議一: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及教學時間的允許,「引導-**」教學方法不一定要用於整節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今後的教學中可用於一節課中某一教學內容,同時與「接受學習」等其他教學方法並用,以完成較大容量的教學內容。

對「引導-**法」,可通過增加使用頻度來達到教會學生學習的目的。

地理課堂教學反思

地理課堂教學如何有效設定課堂提問 2010年1月5日星期二在八一班上了一節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二節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現將本人課堂提設計意圖及上完的效果小結如下 本節共分四個標題 農業與我們 農業的地區分布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和 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分兩個課時來上,本節課主要解決 農業與我們 ...

地理課堂教學反思

地理教學是乙個教學過程,有輸入與輸出。從備課到上課,從測驗到反饋,從批改到評講,從評估到發展,一環扣一環,環環扣緊,螺旋上公升,形成迴圈。備課不但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的知識儲備 能力起點 思維特點,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上課要把知識講解得深刻透徹,更要設定活動,讓學生去發現 發明 發揮 作業習題要有知識...

地理課堂教學反思

孔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 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其實也 我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複,而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 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