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解決問題課堂教學建議

2021-03-23 20:26:39 字數 5133 閱讀 3286

近年來,我市一直在進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有效性研究,本學期我們繼續以「同課異構」的方式開展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現就本學期有關一至六年級「同課異構」解決問題的教學,提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僅供參考),以此引發全體數學教師更深入地思考,從而產生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共鳴,提高解決問題教學的有效性。

關於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的建議:

1、深入挖掘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的根源,了解學生學習新知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活動經驗,為解決問題作好鋪墊(感性理解加、減法運算、直觀計算加減、法。參考一年級上冊第48頁第1、4題、第49頁第6題)。

2、建議將主題圖中的數學問題隱去,為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數學背景,創造探索機會。

3、做好引入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是要注意新知識的引入,二是要注意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4、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主題圖展示後,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看圖,然後教師可說:「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麼?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知道了什麼?」。學生從圖中找出的已知條件和提出的問題要板書出來,同時要組織學生重組數學資訊,把非數學題形式的數學問題轉化成數學題形式的數學問題,形成完整的數學問題並讓學生讀一讀。

讀了這個完整的數學問題後,教師可說:「這個數學問題怎樣解答呢?」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怎樣解答?

」。在學生自主探索解答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分析解答。解答後教師可說:

「解決這個數學問題我們是怎樣解答的?解答正確嗎?」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解答正確嗎?

」。用上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型,即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5、怎樣解答?這一環節的教學,是否引導學生畫圖直觀理解數量之間的關係,從直觀圖中看出計算的結果,有等待大家經過嘗試和探索來確定。

6、「解答正確嗎?」不能僅僅是寫個答語,還可以引導學生回到問題去查驗,看還剩的隻數加上跑了的隻數是不是原來的9只。

7、本課新授的知識是「用減法解決還剩多少的數學問題」,無疑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但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建構解決問題的模型)更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即「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關於二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的建議:

1、深入挖掘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的根源,了解學生學習新知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活動經驗,為解決問題作好鋪墊(感性理解加法的意義和乘法的意義)。

2、做好引入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是要注意新知識的引入,二是要注意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3、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題出示後,教師可說:「讀了例題,你知道了什麼?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知道了什麼?」。學生找出了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教師可說:

「這些數學問題怎樣解答呢?」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怎樣解答?」。

這一環節的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畫圖表示題中的數量,並借助直觀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師要在學生探索解答的基礎上,發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分析解答。解答後教師可說:「解決這些數學問題,我們是怎樣解答的,解答正確嗎?

」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解答正確嗎?」。用上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解決數學問題的模型,即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本課的教學要加強兩種解答方法的對比分析和思考,從而讓學生理解選擇不同運算解決問題的算理。

5、「解答正確嗎?」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檢查一下計算結果是否正確,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回顧反思所畫的圖是不是能正確地表示題中的數量關係,所列的算式是不是能正確地表示圖的意思,提公升解決數學問題的數學思考方法。

關於二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的建議(整體視導「同課異構」教學內容):

1、深入挖掘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的根源,了解學生學習新知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活動經驗,為解決問題作好鋪墊(一幅三角尺的意義、一幅三角尺中每個三角尺上角的特點)。

2、做好引入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是要注意新知識的引入,二是要注意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3、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教學「知道了什麼?」這一環節時,例題出示後,教師可說:

「從題中你知道了什麼?」,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知道了什麼?」,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要讓學生明白是用一幅三角尺拼鈍角。

在教學「應該怎樣做?」這一環節時,教師可說:「要用一幅三角尺拼鈍角,應該怎樣做呢?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應該怎樣做?」。這一環節的教學要特別注意按步驟進行:

第一步引導學生先從隨意的「嘗試」著拼角,然後進行「調整」達到例題的要求;第二步引導學生「有理」地思考「該怎樣拼」,然後「有序」地拼角。在教學「拼出的角是鈍嗎?」這一環節時,教師可說:

「我們用一幅三角尺拼出了這麼多的角,我們是怎樣拼的?拼出的是鈍角嗎?」,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拼出的是鈍角嗎?

」。此環節的教學要讓學生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由此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肯定是鈍角,用兩個銳角拼出的可能是鈍角也可能是銳角。

用上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解決數學問題的模型,即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拼擺乙個鈍角,這樣的教學是只注重結果的教學。關鍵是要通過拼擺角讓學生經歷「嘗試與調整」和「有理有序」的數學思考過程,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關於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的建議:

1、深入挖掘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的根源,了解學生學習新知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活動經驗,為解決問題作好鋪墊(請參考第50頁「做一做」第2題和第51頁例2「回顧與反思」)。

2、建議將主題圖中的數學問題隱去,為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數學背景,創造探索機會。

3、做好引入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是要注意新知識的引入,二是要注意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4、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主題圖展示後,教師可說:「請同學們認真地閱讀這幅圖,仔細地理解圖的意思?

」,並用不同的方式再現「閱讀與理解」,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些什麼?學生從圖中找出的已知條件和提出的問題要板書出來,同時要組織學生重組數學資訊,把非數學題形式的數學問題轉化成數學題形式的數學問題,形成完整的數學問題並讓學生讀一讀。讀了這個完整的數學問題,教師可說:

「我們一起來分析解答這個數學問題。」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分析與解答」。在學生自主探索解答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分析解答。

解答後教師可說:「這個問題解決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反思一下,解決這個問題是怎樣解答的?解答正確嗎?

」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回顧與反思」。用上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解決數學問題的模型,即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5、在教學「分析與解答」這一環節時,要注重畫草圖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會用線段的長度表示數量。這一環節的教學要從學生前面已掌握的用符號的個數表示數量,抽象轉化成用線段的長度表示數量。

6、借助線段圖幫助學生構建「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的數學模型既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關於四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的建議:

1、深入挖掘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的根源,了解學生學習新知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活動經驗,為解決問題作好鋪墊(長方形的特徵,畫垂線的方法)。

2、做好引入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是要注意新知識的引入,二是要注意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3、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教學「閱讀與理解」這一環節時,例題出示後,教師可說:「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例題,仔細思考例題,從題中你知道了什麼?

」,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閱讀與理解」,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要讓學生明白是畫乙個給定了長和寬的長方形。在教學「分析與畫圖」這一環節時,教師可說:「要畫乙個長10厘公尺、寬8厘公尺的長方形,先要認真的分析思考用什麼方法來畫長方形,然後再動筆畫」,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分析與畫圖」。

此環節的教學要特別注意指導畫圖的方法。在教學「回顧與反思」這一環節時,教師可說:「我們用三角尺畫出了給定長和寬的長方形,大家回顧反思一下,我們是怎樣畫的?

畫出的長方形正確嗎?」,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回顧與反思」。此環節的教學要特別注意回顧畫長方形的步驟和方法。

用上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解決數學問題的模型,即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4、如果只是為了完成畫乙個給定長和寬的長方形,這樣的教學是只注重結果的教學。關鍵是要通過畫乙個給定長和寬的長方形,讓學生經歷和掌握畫長方形的方法,並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關於五年級解決問題教學的建議:

1、深入挖掘解決這一問題知識的根源,了解學生學習新知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數學活動經驗,為解決問題作好鋪墊(解方程,找等量關係,數量關係,參考第71頁第8題、第81頁第5題、回顧與反思)。

2、建議將主題圖中的數學問題隱去,為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數學背景,創造探索機會。

3、做好引入新課的教學設計,一是要注意新知識的引入,二是要注意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4、解決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數學的語言去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題出示後,教師可說:「請同學們認真地閱讀例題,仔細地理解例題的意思?

」,並用不同的方式再現「閱讀與理解」。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從例題中你知道了些什麼?學生從例題中找出的已知條件和提出的問題要板書出來,同時要組織學生重組數學資訊,把非數學題形式的數學問題轉化成數學題形式的數學問題,形成完整的數學問題並讓學生讀一讀。

讀了這個完整的數學問題,教師可說:「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分析解答這個數學問題。」並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分析與解答」。

在學生自主探索解答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分析解答。解答後教師可說:「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一起來回顧反思一下,解決這個數學問題是怎樣解答的?

解答正確嗎?」 並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回顧與反思」。用上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解決數學問題的模型,即幫助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孫懿解決問題,是一種源於生活上,並置於特定情景中的數學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面對這一教材,我思考的是作為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因為提出乙個問題遠比解決乙個問題更為重要,而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提出問題的思維要求遠比解決乙個問題的要求要高得多。在一年級時剛接觸 解...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運用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西師版三年級下冊52頁 53頁例2 南溪區鍾靈街小學徐勇文 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課程的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主要載體,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 數學課程標準 確定的課程目...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2 在整過教學中讓學生真正參與討論的機會幾乎沒有。在新知識學習時,當學生沒有用 我們隊踢進4個球 時,只是簡單的問什麼沒有用這個條件,學生根本沒參與交流,出為什麼不用的原因,沒有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而導致對這類問題理解不透徹,只能 現學現用 不能 活學活用 一旦離開老師的引導就不知所措。3 教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