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如何做到換位思考

2021-03-20 18:11:15 字數 1760 閱讀 8166

課後,我對自己的做法做了一些反思。假如我是一名學生,我希望有這樣的老師:親近,讓心靈觸控心靈!

不管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自己的情感,只有雙方情感溝通,相互理解,相互體諒,才能產生共鳴,師與生之間的心靈距離才會不斷縮短。為此,在期中考試後,我在課堂上講到重點地方,就停下來先讓學生去記,再有針對性的檢查提問,直到那些最愛偷懶的學生經我親自檢查掌握了才可,所以在期末考試中各班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老師,我首先要把心態擺正,在確定自己認為學生一定能達到的目標時,切記要換位到學生的角度想想,他的知識水平、基礎、能力能不能達到你預設的目標。

那樣即使有達不到目標的,老師也一定能第一時間找出其中的原因,體諒他們。作為老師,只有你真心實意的愛他們,他們才會對你產生好感。他們喜歡你了,因此也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由此,對症下藥,就會提高我們的教學成績。

二、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我們每個家長都很珍愛自己的孩子,都非常渴望孩子能夠長大成材,當然這只是我們的美好願望,而美好願望的實現還需要我們家校攜手、共同努力!以換位思考為途徑,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可變性。換位思考首先需要家長放下架子。

知道嗎?小孩子最受不了家長居高臨下式、高高在上式的態度。什麼「這個道理都不懂」、「這個問題太幼稚了」、「你多大了?

」、「怎麼沒考第一呢」之類的話,他們最反感!還有就是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展示一副「功苦勞高」的樣子,總喜歡說「我養你這麼大,你竟然……」「你一定要爭氣,否則我們大人的一番苦心就白費了」……。唉,各位家長,請問你自己如果是小孩子,你喜歡聽這些話嗎?

幸好我們的孩子對這些話沒有反擊——「又不是我讓你生下我的!」如果有孩子這樣說,我們豈不是都要領受乙個感覺——暈?

所以,作為家長要學會和孩子交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但是交流要找準時機,有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找一些與孩子成長有關的話題進行討論。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

了解孩子的思想。特別是孩子難以開口又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這時候,大人可以為其出謀劃策,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孩子覺得你真的是他的知心朋友。

家長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在原有興趣的基礎上培養新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學習課外知識,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全面發展。

三、學生要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善於從對方的角度和處境思考對方的觀念,體會對方的情感,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個性式等等。這樣就能夠真正理解對方,從而找到相處的

最佳途徑、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部分家庭的子女,在家深受溺愛,造成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的心理特點日益嚴重。換位思考有利於克服學生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的缺點,養成寬容、豁達、開闊的胸懷。

在發生矛盾時,老師如果引導學生從對方的立場來考慮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多一些寬容之心,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學生的胸襟自然會變得寬廣了。

在生活中,要學會換位思考,當與同學發生矛盾時,要學會換位思考,才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重建良好的友誼,當遭遇挫折時,不妨化消極為希望,陽光就會向你微笑。

總之,「換位」思想的實施,需要教師對學生付出滿腔的熱愛,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耐心和細心,需要教師用智慧型和理性去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更需要教師多些理解、寬容,教育才會更有成效。在教育教學中,學生們可能時不時地表現出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而教師要充分顧及這些學生的感受,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建立一種寬容的**導向,讓學生明白如何對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從而學會幫助別人、鼓勵別人、欣賞別人、肯定別人。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只要教師真正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以欣賞的眼光去和學生交流,相互激勵,相互欣賞,就會和學生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會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教學設計如何做到讀懂

1 讀懂教材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的深度解讀,會讓教學指向意義 性的,甚至是建構性的高度。讀懂教材需要把握住三個關鍵詞 深度 整體 細節。深度 挖掘教材所承載的數學思想和文化,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所承載的思想方法 文化和思維,向學生有機 適時滲透,讓學生在更深遠 更廣闊的高度上建立認知結構,以發展...

教師如何在教學工作中做到減負增效

中小學生負擔過重是長期以來困擾基礎教育事業的頑症,嚴重阻礙著全面素質教育實施和黨的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已經給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社會上出現了 救救孩子 的呼聲,青少年發出了 還我童年,還我青春 的強烈呼喚。那麼作為一名教師該怎樣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呢?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 向課堂4...

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作者 郝凡 文化產業 2014年第10期 摘要 以人為本是當前中學語文教育的基本思想,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在語文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中應正確處理 導 與 學 的關係,切實抓好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能動性和創造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