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目標教學課題研究結題總結報告

2021-03-19 10:35:58 字數 4953 閱讀 9841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中小學減負的正確方針指導下,體育教育同處在改革範疇的體系中,為了迅速推進體育素質教育同整體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區加強了體育教育的研究和改革,成立了體育目標教學研究小組,剖析了體育課堂教學,研究實驗了體育目標教學,並設定了體育學科目標教學模式,以活性的目標教學代替了傳統的目的教學。為配合整體的素質教育發展,建立了乙個有序的體育目標教學體系,更加完善了體育課堂教學環節。下面就體育目標教學研究實驗做以粗淺的介紹。

一、體育目標教學的形成

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教育學專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b.s.bloom 1913—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西北大學教授)學派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科學的教學評價理論和掌握學習的理論及策略引進我國之後,我國一些專家對布氏理論進行了深刻的研究與探索,特別是在2023年10月,西安市教科研所提出「九年義務教育目標教學與常模參照性測試」的科研課題,被列為國家「七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實驗專案之後,「目標教學」在我國誕生了。

為了更快地提高大興安嶺地區體育教學質量,適應國體教育改革的發展,在98年4月我區把這項實驗專案引進課堂。並設定了十五所實驗點校,由於體育學科目標教學在全國還沒有具體方案,再加上課題難度大,又沒有體育目標教學方面的資料,在研究實驗過程中,全區只有育才中學科研小組堅持這項課題的實驗工作,全校有14個班,730人參加了這項實驗活動,在中心領導和體育教研員的支援下,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課堂的改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還促進了學生逐層達標的規範效果。使學生活學活用,發揮了個體的主人翁作用,同時,教師也感到體育目標教學好於傳統的目的教學,上起課來輕鬆自如,真正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使課堂教學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是在六環節的應用上,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我通過對初一到初三畢業學生三年來的實驗證明,學生達標率從原來的86.5%,上公升到95.

6%;教學任務的完成率,由原來的72.4%提高到96.3%,把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又推向了乙個新層面。

如;在99年全省體育說課競賽和2023年全省體育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中,我區體育教師代表隊,以體育目標教學為龍頭出台,並榮獲全省一等獎和全省團體總分第四名的好成績,甩掉了我區體育教研教學落後的帽子。使我區體育教研教學跨進了全省先進行列,並得到目標教學專家和同仁們的認可。同時借鑑了一些國內外教育專家關於目標教學的理論與資料。

經過三年來的艱辛努力和56次的反覆改進才初步形成了體育目標教學模式。它包括六個環節,比其它學科「目標教學模式」多兩個環節,這是體育教學的特性所決定的。體育目標教學的形成,不僅對我區體育教研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而且對我國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進和現代素質教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什麼是體育目標教學?

體育目標教學是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大綱要求、教材內容以及先進的教育思想為導向,以具體化、系統化、序列化的教學目標為中心,以整體性和區別對待的綜合形式為手段,以目標達成度的教育評價為標準,以反饋—矯正為關鍵,將教學目標、教學評價、反饋—矯正措施和教學過程組成乙個有機的整體教學體系。它向學生導教、導學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技能及智慧型開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某項技術能力的有效轉化,具有德育修養的、以層次量化達標的(95%以上學生達標),有效性教學模式。

三、體育目標教學與體育教學目標的關係

體育目標教學是以科學為先導,具體系統地把教學分為六環節,逐層量化的一種標準的教學模式。它把教學目標作用於「教」與「學」的全過程,強調教學目標對教學全過程的導向,對整個教學起到調節和控制作用(布盧姆提出),是現代教育科學理論和現代資訊科學三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是教學思想、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整體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教學目標是教師所期望於學生的、以知情行思相統一的,以激疑啟思所誘發的,從心理到行為,從生理到形成的有序變化,它是對某一些內容的具體完成所定的一種量化標準,同時在巨集觀上也是教學大綱規定和社會需要所要求的指向性任務,它包括總目標和子目標。

因此,目標教學和教學目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目標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而教學目標是完成教學過程中一項內涵量化要求的標準度,它是目標教學中的乙個環節,屬於目標教學的乙個子集。

如圖:體育目標教學與體育教學目標關係對比圖

四、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有何區別

教學目的是教師所要求於自己的,以教養教育相統一的,用說教影響於學生心理生理變化的。而教學目標是教師所期望於學生的,以知情行思相統一的,以激疑啟思所誘發的,從心理生理到行為的有序變化。從上述兩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到:

它們既存在著聯絡,又存在著區分。二者的共性有五點即①指向性②客觀性③知能性④思想性⑤整體性。總之,目的教學與目標教學都強調教育與教養或知能與情感相統一。

但是,目的教學是一種理想性、無量無標的教學模式。目標教學是一種具體的、有量有標的教學模式。那麼,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區別又在哪些方面呢?

共有六點:

①指向上的共動性。教學目的利用「使學生懂得」,「讓學生受到」等都是老師說的,也就是說教學目的只導教不導學。教學目標則不然,它利用「說出」「列出」「說明」等詞語直接對學生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同時也向教師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學目標既導教,又導學。

教學目的著眼點是教師支配一切學生被動的接受一切,教學目標著眼點是師生雙方同處主動地位,既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有利於突出學生的主體功能。因此,在制定目標時,要以共動性為宗旨。

②方法上的激疑性。從二者的指向和規定來看,它們都是通過教學活動引起學生發生某些變化。但是如何促使學生發生這種預期的變化,二者用的方法不同。

教學目的著眼於要求教師向學生講什麼,靠說教來影響學生,以引起學生的思想、智慧型、技能變化。在教學上,必然重講授,重裝輸。教學目標則不是,它著眼於對學生的啟發誘導,其基本方法就是向學生提問題,深入思考問題,自求解答。

它產生的激疑性是教學目的產生不了的導思功能。因此,制定教學目標時,只能是啟迪學生思路、動作技巧。而不是灌輸知識、技術技能,只能給學生明確的思維導向,而不是給現成的公式、定理或結論。

總之,用激疑啟思代替講授灌輸。這是教學目標有別於教學目的的乙個重要特點。

③內涵上的完整性,前面已經講過,教學目的中的教養目的與教學目標中的知能領域(即認知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相對應。但是對應並非相等,後者比前者更有豐富的內涵,二者都含有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的任務和要求,這是二者相同之處。教學目標中的認知領域一般分為識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級。

其中的識記、理解在知識傳授、運用(簡單的直接運用和複雜的綜合運用)重在技能的訓練。而分析、綜合、評價則重在智力的開發,由於教學目的偏重知識的傳授,而教學目標更重智慧型的開發,這就產生了現代教學理論有別於傳統教學理論的乙個重要變化。總之,無論從教養目的與知能目標的對應比較來看,還是以教育目的與情感目標的對應比較來看,教學目標的內涵較教學目的的內涵都更為完整、系統、更為充實、豐富。

④變化上的操作性,在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二者中,教學的形態變化是不同的,教學目的表述常用內隱體驗的動詞,如「認識、懂得、受到、理解」等等。這種變化是思想認識上的變化是藏在內心的一種心理感情體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不易檢測的隱性變化。教學目標則不然,它的表達常用外顯行為動詞如「說出、劃出、做出、說明」等等,這種變化是從思想到行為的變化,是發於內,形於外的變化,是從心理到行為的外顯性變化。

⑤調控上的層次性。由於教學目的籠統、概括性強,使目的教學程式上處於層次不太清的狀態,主觀隨意性強。目標教學則不是,它是按照學生的心理、生理智慧型能力的層次高低以及教材內容重難點的知識結構,有序排列的具有層次性或序控性的特點。

目標的系列完成就是教學的程式完成。系列的教學目標產生了有效的教學管理,序控性成了目標教學的重要手段,管理功能的嚴密性是目的教學所不極的,而是目標教學固有的重要特殊功能。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對原來籠統概括的教學目的要加以適應的分解,按照達標教學的先後排列好順序,以便教學的實施,依「綱」扣「本」因地制宜方面的中介性,教育部頒發的各科教學大綱和依據大綱編髮的教材課本是我們制訂教學目標的依據,依「綱」扣「本」是重要的教學原則之一,教學大綱是以高度概括為主的,是教學的巨集觀指導綱要,在體育教學中,由於體育的特殊性,它受地理環境、器械條件、學生自身素質的約束。

因此,要依「綱」扣「本」是不容易的,那麼,為了從整體上系統地把握教學目標,對於體育教學大綱起到分解落實、因地達標的效果,對於課本教材和教學實際,又能做到綜合梳理,使教學條理清晰,系列分明,它為「綱」達「本」以及因地制宜架起了一道可行性的橋梁,它為「學知」「認知」構出乙個縱橫交錯的網路圖,同時也為學生技能培養,智力開發創造乙個網路型的良好的氛圍,這就是教學目標的中介作用。

下面就二者的區別,舉例對比說明一下:例如:原地徒手模仿推鉛球( 處)初

一、第二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徒手原地投擲專門性練習,初步建立原地推鉛球用力順序和完整技術概念。

2、通過實心球推、擲、拋的各種練習,發展學生的力量素質和投擲能力。

3、初步掌握原地正面推鉛球的技術和學會推球與持球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學會原地徒手模仿推鉛球的用力順序和技術概念,說明原地徒手模仿推鉛球的作用。(知識目標)

2、在用實心球推、擲、拋的練習中,重點是增強學生力量素質和培養推球與持球的技術動作。(培養目標)

3、學生能作出原地正面推鉛球技術中的推球與持球的規範動作。(能力目標)

4、說出鉛球課對提高自我素質和國防意識有何益處。(德育目標)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二者的區別和功效,是不同的,實施教學目標的實質,就是更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

五、現代體育目標教學的教學目標與現代傳統教學教學目標有何區別?

目標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分層次達標的,它是按照教學目標本身固有的層次性、順序性,不同的措施逐層達標的環節來完成的具有「低層級目標引達、中層級目標導達、高層級目標助達」的教學策略,這些步聚從單元到課堂,都形成了獨特的具體的實施方案,因為系列具體的教學目標把啟發誘導的靈活性和教學目標的層次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直接提高了啟發誘導的透明度和實施力度,它經過分層達標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了「引達、導達、助達」為主導思想,達到預期的標準,克服了「注入式」教學,使課堂真正進入「啟發式」教學境界。另外,在目標達成這一環節教師和學生不斷的互傳資訊,隨時進行「目標調控與反饋矯正,保持著教與學在認知過程中的平衡發展,它以科學的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績,而現在的傳統式教學也把「教學目的」改為「教學目標」,從形式上看也在達標,是一種量變的舉措,從教學環節和方法上看,並沒有達到質的變化,在教學效績上與傳統的「教學目的」區別不大,我認為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教改是形式主義的表現,是不可行的一種教學,例如:某省市主編的初一年級教材中的第二單元(跑)。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一 課題結題報告的結構及寫作方法 撰寫課題報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型別的課題報告由於其結構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寫課題報告,首先必須把握各類報告的特徵。教育技術研究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後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題目 引言 正文 討論或建議 結論等幾部分組成。教育...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對如何實施初中語文體驗閱讀教學的研究 宣漢縣 初級中學付強 課題負責人 李紹輝 校長 課題組成員 趙益平 王同翠 付強 張雷 王欣 趙一強 劉和平 譚小玲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課程標準的出台,為進一步探索語文體驗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明確指出 改變課...

課題結題總結

1 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使教師掌握現行數學教材的知識體系,結合新時期 高中數學教學大綱 數學課程標準 提高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在 過程與方法 方面所要達到的各種要求。2 通過對課題的研究 實驗,不斷總結經驗,發揮效益,形成系列,促使教師行為的轉化,為學生提供高效的課堂,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