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管理理論

2021-03-14 01:21:43 字數 4554 閱讀 6728

一、單項選擇題

1.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 )。

a.提高人的積極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業盈利率 d.提高勞動生產率

2.泰勒認為,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為工作配備( )。

a.合適的操作流程 b.第一流的人員

c.嚴格的規章制度 d.適當的管理人員

3.霍桑實驗的證明企業中存在著( )。

a.正式組織b.非正式組織

c.自主管理的員工 d.社會人

4.法約爾認為任何企業都有六種基本活動或職能,即( )。

a.生產、經營、安全、銷售、核算、管理

b.技術、商業、財務、安全、核算、管理

c.技術、經濟、安全、財務、核算、管理

d.生產、商業、財務、安全、組織、管理

5.古典管理理論認為,人是( )。

a. 複雜人 b.自我實現人 c.經濟人 d.社會人

6.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人是( )。

a. 經濟人 b.自我實現人 c.複雜人 d.社會人

7.把管理理論的各個流派稱為「管理理論叢林」的是( )。

a. 泰勒 b.韋伯 c.孔茨 d.梅奧

8.在現代管理理論中,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韋伯 b.孔茨 c.巴納德 d.西蒙

9.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一條船不能有二個船長」。從管理的角度看,對這些話的如下解釋,你認為哪一種最恰當?

a.在領導班子中如果有多個固執己見的人物最終會降低管理效率

b.對於需要高度集權管理的組織不能允許有多個直線領導核心

c.乙個組織中的能人太多必然會造成內耗增加從而導致效率下降

d.組織中不能允許存在兩種以上的觀點,否則易造成管理混亂

10.2023年代,面對口本所取得的經濟成就,日本企業管理模式一時間引起了世界各國企業的關注和借鑑。但最近幾年,特別是東南亞金融風暴出現之後,一方面顯示了美國經濟的強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經濟脆弱的一面。此時,許多人又下結論,日本企業管理模式已經過時,美國企業管理模式更加有效。

對於這種情況,你贊同以下哪種說法

a.對管理模式的評價必須隨世界經濟的發展而變

b.每種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環境適應性與侷限性

c.美國的管理模式長期以來都比日本的更優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

二、多項選擇題

1.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有( )。

a.泰勒 b.法約爾 c.德魯克 d.韋伯 e.馬斯洛

2.法約爾認為管理的職能包括( )。

a.計畫 b.組織 c.指揮 d.控制 e.協調

3.古典管理理論最早產生於哪幾個國家( )。

a.美國 b.日本 c.法國 d.英國 e.德國

4.彼得·聖吉的五項修煉的內容包括( )。

a.系統思考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願景

d.自我超越 e.團隊學習

5.新經濟時代表現出( )基本特徵。

a.資訊化 b.網路化 c.知識化 d.全球化 e.科學化

三、簡答題

1. 西方古典管理理論包括哪些內容?如何評價西方古典管理理論?

2. 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對它進行評價?

3. 現代管理理論的叢林包括哪些學派?

4. 現代管理理論有哪些特點?

5. 改革開發後,我國的經濟管理實踐經歷了哪些階段?

參***

一、單項選擇題

1d 2b 3b 4d 5c 6d 7c 8d 9b 10b

二、多項選擇題

1abd 2abcde 3ace 4abcde 5abcd

三、簡答題

1.要點:

(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①泰勒的科學管理核心

管理要科學化、標準化。要倡導精神革命,勞資雙方利益一致。實施科學管理的結果是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員和雇主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

因此,泰勒認為只有用科學化、標準化的管理替代傳統的經驗管理,才是實現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②科學管理的內容

進行動作研究,確定操作規程和動作規範,確定勞動時間定額,完善科學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工人使用標準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崗位上成長。

制定科學的工藝流程,使機器、裝置、工藝、工具、材料、工作環境盡量標準化。

實行計件工資,超額勞動,超額報酬。

管理和勞動分離。

(2)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法約爾第一次明確區分了「經營」和「管理」的概念,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職能說,即管理就是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五大職能,並提出14項管理原則,即勞動分工、權力與責任、紀律、統一指揮、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人員報酬、集中、等級制度、秩序、公平、人員穩定、創新和團隊精神:

法約爾從一般管理理論提煉出了管理的普遍原則,至今仍被作為我們日常管理的指南。

(3)韋伯的組織理論

馬克斯·韋伯認為,社會上有三種權力:一是傳統權力,依傳統慣例或世襲而來而擁有;二是超凡權力,**於自然崇拜或追隨;三是法定權力,通過法律或制度規定的權力。對經濟組織而言,應以合理合法權力為基礎,才能保障組織連續和持久的經營目標。

而規章制度是組織得以良性運作的保證,是組織中合法權利的基礎。韋伯構建的理想的官僚組織模式為:

組織依據合法程式產生,有明確的目標和完整的規章制度。

組織的結構是層控體系,組織中的人依據其職位的高低和正式的工作職責行使職權。人與人的關係是人對工作的關係,而不是人對人的關係。

按職位需求,公開甄選適崗人才。

對人員進行合理分工,並進行專業培訓,以提高生產效率。

按職位和貢獻付酬,並建立公升遷獎懲制度,以提高工人的事業心和成就感。韋伯理性地、建立性地提出了行政組織科學的組織理論和組織準則,這是他在管理思想史上最大的貢獻。

(4)對古典管理學派的評價

①古典管理學派的貢獻

開創了管理新時代的里程碑,對以後的管理學這一學科的完善起廠巨大的作用。

指明了管理是有組織的社會的乙個特殊的要素,確認了管理的領域;明確了計畫、組

織和控制的職能,為訓練管理人員提供了依據;提出了履行計畫、組織和控制職能的

方法和原則;為管理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如時間動作分析、工作的簡化、刺激工

資制度、生產作業計畫、人員的考查和預算等。

②古典管理學派的侷限性

主要是針對「科學管理」;經濟人的假設,忽視了人作為社會人的一面;研究範圍小,內容窄;學科建立的初期,其侷限性是在所難免的。

2.要點:

(1)人際關係學說內容

梅奧提出的「人際關係理論」指出:工人是社會人,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經濟人」;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必須注意與正式組織保持平衡;提高工人滿意度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首要條件,高滿意度**於物質和精神兩種需求的合理滿足。

(2)對梅奧人際關係學說的評價

梅奧人際關係理論的貢獻:梅奧的人際關係理論為管理思想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領域,注意研究人的需要與激勵,強調非正式組織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梅奧人際關係學說的侷限性:①過分強調非正式組織的作用:②過多地強調感情的作用。③過分否定經濟報酬、工作條件、外部監督、作業標準的影響。

3.要點:

(1)管理過程學派

管理過程學派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哈羅德·孔茨和西里爾·奧唐奈,其代表作為他們兩人合著的《管理學》:該學派把管理看做是乙個過程。認為管理是由許多相互關聯的職能所組成的,通過對這些職能的分析,可歸納出一系列的管理原則,從而形成系統的管理理論。

(2)行為科學學派

該學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像美國的馬斯洛、赫茲伯格等等:該學派認為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對人的管理,所以要研究人,尊重人,關心人,滿足人的需要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並創造一種能使下級充分發揮力量的工作環境,在此基礎上指導他們的工作。

(3)決策理論學派

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卡內基一梅隆大學教授赫伯特·西蒙 (h.a.simon),其代表作為《管理決策新學科》。該學派認為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因此,管理必須採用一套制定決策的科學方法,要研究科學的決策方法以及合理的決策程式。

(4)系統管理理論學派

系統管理理論學派認為,組織是由人們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絡並且共同工作著的要素所構成的系統。這些要素被稱之為子系統。系統的執行效果是通過各個子系統相互作用的效果決定的。

它通過和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並通過內部和外部的資訊反饋,不斷進行自我調節,以適應自身發展的需要。

(5)權變理論學派

權變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伍德沃德(joanwoodward)等人。代表作為《工業組織:理論和實踐》。

權變理論學派認為,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適用於所有情況,管理方式或方法也應該隨著情況的不同而改變。

(6)管理科學學派

管理科學學派有如下特點:①依靠建立一套決策程式和數學模型以增加決策的科學性。②各種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經濟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③廣泛地使用電子計算機。

(7)經驗學派

經驗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戴爾(ernest dale),他的代表作有《偉大的組織者》、《管理:理論和實踐》;德魯克(peter drucker),其代表作有《有效的管理者》。

第2章管理理論

能力目標 掌握科學管理理論 一般管理理論 行政組織理論的主要觀點,理解現代管理段各個學派的主要觀點,了解管理理論的新思維,能夠運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分析管理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教學重點 主要的近 現代管理理論觀點,管理理論的新發展 教學難點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梅奧的人際...

護理管理理論和原理第2章

此,斯密得出結論,勞動分工能提高生產率,是因為它提高了每個工人的技能和靈巧性,它 節約了浪費在任務轉換上的時間。這一觀點為以後的科學管理理論奠定了思想基礎。工業革命 18世紀從英國開始 出現了以機械力代替了人力,從而使在工廠中生產商 品比在手工作坊中生產更經濟。那些高效率的,採用電力驅動的大型工廠對...

第2章國際分工理論

1 比較優勢理論的兩種形式 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赫克歇爾 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 分析兩種比較優勢理論的相同和區別 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被認為是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起點。李嘉圖理論重點分析勞動生產率對產品成本的影響,並以不同國家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來解釋國際 產生的原因。他認為,即使乙個國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