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2021-03-04 09:59:47 字數 2931 閱讀 8010

【2016.8.24教師業務學習培訓資料】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

「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通過這學年在教學中對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現就「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如何教的的有效」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從教學目標入手:重視課前的備課。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著課堂的程序與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即學生獲得發展。

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於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如何整體落實三維目標,我認為,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

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二、從教材內容入手:靈活使用教材。

現行教材經過多次改革其知識內容系統、科學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但是,教材只是教學的依據之一,同樣的教材會因為學生具體情況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經常說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新觀念,而不是機械地「教教材」,可以對教材做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

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課堂教學中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乙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呢?我認為:

(1)教師要著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中,才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

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聯絡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師要善於了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教師在課堂中要善於傾聽。我們經常要求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致力培養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其實,我們教師更需要有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

李政濤先生在《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一文中寫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

」要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教師更應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在課堂中善於傾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問題時,要善於傾聽、關注學生湧現出來的各種各類資訊,對資訊進行篩選和組合,不斷引導和激發學生去發現,去思考,推進教學過程。有了教師的傾聽,才有師生、生生間有效的互動,才有學生新知識的建構、能力的提高。

四、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

葉瀾教授曾說:「乙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後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後,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進行課後反思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反思教師的「教」。它包括(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並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

(2)查詢不足的**,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即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詢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並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後的教學幫助會更大

(二)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乙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最終歸屬與落腳的地方,新課程為我們開啟了乙個新天地,但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境界,卻還有無數個「結」等待著我們去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持之以恆地貫穿於課堂內外。

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創造出「真實、開放、有效」的和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注入後勁。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一 建立民主 和諧的課堂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 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因此,創設一種民主 寬鬆友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心理放鬆 精神愉悅,形成乙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這樣才能使學生思想開放,求知慾旺盛,敢想 敢問 敢說 敢做 樂於發表自己的...

小學美術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一 教學程式層面上關注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以身施教,取得教學相長的初步成果。具體做法是針對中低年級的學生,我一上課就同孩子們一起做起拍手操,激發起孩子們的課堂熱情 接下來是請學生回顧上週學習的知識,一起來版示鞏固 鼓勵學生參與競答,參與者有獎 利於學生對知識把握的連貫性與系統性,形成頭腦中的知識樹...

如何進行有效「有效教學反思」

一 把握 反思 內涵,增強教學反思的預見性 我們知道 教學反思是以發展教師為直接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要求教師自覺地對自己的教學理念 教學行為 教學過程 教學具準備與應用等進行理性化的審視與分析,用文字進行概括,警示自己,改進教學,並在新的教學實踐中尋求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不斷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