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綜合實踐活動課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

2021-03-04 00:57:29 字數 3230 閱讀 2575

深圳文錦中學徐敏毅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它包括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等領域,並滲透資訊科技教育的一門綜合性課程。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

1、整體性

整體性是由自然世界的整體性、社會生活的整體性、以及個人心理發展的整體性所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必須立足於人的個性的整體性,立足於每乙個學生的健全發展。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範圍應包括學生本人、社會生活和自然世界;對任何主題的**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乙個開放的課程領域,它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乙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乙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特點。

3、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和實施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發展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形成是動態的、發展的。儘管每一所學校、班級都對綜合實踐活動有整體規劃,每一活動開展之前都有周密設計,但是每乙個活動都是乙個不斷變化的有機整體,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會不斷生成,新的主題會不斷出現。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自然、社會、自身產生興趣、認識和體驗,其態度、情感、價值觀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公升。

5、創新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形式和內容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寬鬆、自由的空間。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學生不斷地發現、探索和實踐,其想象力和創新潛能將得到充分發揮。

6、自主性

這是綜合實踐活動主體性特點的必然要求。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廣闊的空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教學能力要求

1、教師要具有課程開發、整合、設計的能力

綜合實踐課程自主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導致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師沒有現成的教學大綱、系統的教科書可依賴,自主支配的空間很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本身的領域比較廣泛,個領域的內容又需要融合為一體,而且綜合活動實踐課程的實施過程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這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課程整合能力和課程設計能力。為此,教師必須做到:

(1)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參與意識,改變學科本位和被動執行的做法。

(2)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隨時捕捉有利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訊。

(3)教師要有創意思考能力。教學創意思考能力是教師創造能力的一種具體表現,也是啟用學生創造能力的關鍵因素。綜合實踐活動無論從主題的選擇、過程的設計,還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都非常強調教師的創新教學設計能力。

(4)教師要具有綜合運用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決定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應該是綜合型教師,應具備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向博學或複合型人才方向發展,並通過各種途徑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

2、 教師應具有反思能力

教師反思能力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把自我和教學活動本身作為認識的物件,不斷地對自我及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積極、主動的計畫、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自我監控能力,就是對專業自我的觀察、判斷、評價、設計的能力;二是教學監控能力,就是對教學活動的內容、物件和過程進行計畫、安排、評價、反饋、調節的能力。

教師的反思能力是社會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急劇變革,教育改革將更加頻繁、廣泛和深刻,教師將面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資源、模式、手段與方法,因而要求教師具備不斷調整改變其教育思想與教育行為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校本課程,「教什麼」基本上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具體情況來設計的。

課程的內容是否可行,實施過程的環節是否合適,評價的方案是否全面,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否得到開發等都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反思,及時進行調整改進。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教師的反思意識和能力要求更高。

要想成為反思型的教師,應具有反思的意識,把反思看成自我成長的一種能力。要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同時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正如美國學者波斯納所說: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

3、 教師要具備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只有教師具有問題意識、具備**問題的能力,才能較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同時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向學生學習,發展自我的實踐能力。

4、 教師應具有合作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綜合性特徵,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以平等的方式在一起工作。不僅要教師之間的緊密合作,而且還要加強教師與社群、機關、科研院所等機構的人員協作。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單兵作戰的傳統職業特點,學會與他人合作。

這樣才能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創設寬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作用,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例如,在研究性學習中,一項課題往往涉及到語文、地理、歷史等多種學科,需要幾位教師同時參與指導,甚至需要校外相應部門的幫助。教師之間、教師與實驗員、圖書館員、校外相關人員之間的配合將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質量。

5、 教師應具備收集和處理資訊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地進步,多**教學、網路教學已經普及。因此,教師必須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夠迅速、準確地接受資訊、處理和利用資訊。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具有應用資訊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確獲取資訊的途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來收集資訊;掌握收集和處理資訊的方法,學會運用調查、考察、文獻檢索、測量、實驗等不同方法來收集資料,學會統計、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6、 教師應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是整個活動過程的主體,學生自主地**問題,教師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引導」。教師要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其核心是課題指導能力,即在綜合實踐活動之初,教師對學生的課題選擇的指導,幫助學生分析他們課題是否可行,是否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等;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指導和實施過程中問題的輔導。

7、 教師應具有綜合評價學生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能力,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這表明,綜合實踐活動課追求的教育價值是多方面的。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對學生的評價是一種綜合性評價。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樹立新的評價觀念,提高綜合評價學生的能力,既要全方位地評價學生,也要全過程評價學生。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反思

綜合實踐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乙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麼複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 觀察 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一 給學生提供自...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總結

所謂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本學期的教學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絡和綜合運...

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 教情學情分析報告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規定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小學 3 6年級 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 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