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簡答

2021-03-03 22:55:01 字數 4760 閱讀 8698

管理突破:指通過解決組織的慢性問題,增強組織素質的有組織的活動過程。

全面質量管理:乙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人才生命週期:人才的生命週期大致可以劃分為引入階段、成長階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主管人員培訓應根據各個階段的特點採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霍桑實驗: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間,美國有關研究人員在美國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進行了有關工作條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之間關係的試驗。

決策:是為達到一定的目標,從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選擇乙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強化:指通過不斷改變環境的刺激因素來達到增強,減弱或消失某種行為的過程。

零期預算:在每個預算年度開始時,將所有還在進行的管理活動都看作重新開始。

管理道德:指規定行為是非的慣例或原則。

戰略:是為了回答使命和目標而對發展方向,行為方針,以及資源配置等提出的總體規劃。

直線職權:指某項職位或某部門所擁有的包括作出決策,發布命令等的權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指揮權。

目標管理:是讓組織的管理人員和渦工親自參加目標的制定,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目標的一種管理制度或方法。溝通:

指將某一資訊傳遞給客體或物件,以期取得客體做出相應反應效果的過程。

社會責任:指組織在遵守,維護和改善社會秩序保護增加社會福利等方面所承擔的職責義務。

系統: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過事先確定的標準,或根據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和組織的發展,重新擬訂標準,對下發工作成交進行測量、評價和採取相應糾正措施的過程。

預算:就是用數字編制未來某乙個時期的計畫,也就是用財務數字或非財務數字來表明預期結果。

1.戰略性計畫:指應用於整體組織的,為組織未來較長時期(通常為五年以上)設立總體目標和尋求組織在環境中的地位的計畫。

戰略性計畫的首要內容是願景和使命陳述,第二項內容是戰略環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第三項內容是戰略選擇,選擇企業合適的發展途徑。最後通過制定一系列戰術性計畫將戰略計畫付諸實施。

2.平衡積分卡是由財務.顧客.

內部經營過程.學習和成長四個方面構成的衡量企業.部門和人員的卡片,它的目的在於平衡,兼顧戰略與戰術.

長期和短期目標.財務和非財務衡量方法.滯後和先行指標。

3.標桿管理:標桿管理的概念可概括為:不斷尋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實踐,並以此為基準與本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判斷,從而使自己企業得到不斷改進,進入或趕超一流公司,創造優秀業績的良性迴圈過程。

其核心是向業內或業外的最優秀的企業學習。通過學習,企業重新思考和改進經營實踐,創造自己的最佳實踐,這實際上是模仿創新的過程。 4.

風險型決策:如果決策問題涉及的條件中有些是隨機因素,它雖然不是確定型的,但我們知道它們的概率分布,這類決策被稱風險性決策。風險型決策是指決策者不能預先確知環境條件,各種決策方案未來的若干種狀態是隨機的。

5.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管理主體有效整合組織資源,運用一定的職能和手段,以達成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過程。

6.激勵通常和動機連在一起。主要是指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的精神狀態。

它包含三個關鍵要素:努力.組織目標和需要。

它對人的行動起激發.推動和加強的作用。激勵是激發和鼓勵人朝著所期望的目標採取行動的過程。

在管理實踐中,「激勵「指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即為了特定目的而影響或滿足人們的內在需要或動機,強化、引導或改變人們的行為的過程。7.目標管理:

企業的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通過這些目標對下級進行領導,並以此來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目標管理是一種程式,使乙個組織中的上下各級管理人員統一起來制定共同的目標,確定彼此的責任,並將此項責任作為指導業務和衡量各自貢獻的準則。每個企業管理人員或工人的分目標就是企業總目標對他的要求,同時也是這個企業管理人員或工人對企業總目標的貢獻。

管理人員和工人是依據設定的目標進行自我管理,他們以所要達到的目標為依據,進行自我指揮.自我控制,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級來指揮和控制。企業管理人員對下級進行考核和獎懲也是依據這些分目標。

7.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準,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目標管理亦稱「成果管理」,俗稱責任制。

是指在企業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並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辦法。

8.滾動計畫法:是一種定期修訂未來計畫的方法。根據計畫的執**況和環境變化情況定期修訂未來的計畫,並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計畫.中期計畫有機地結合起來。

9.反饋控制:亦稱成果控制或事後控制,是指在乙個時期的生產經營活動已經結束以後,對本期的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進行總結。

由於是時候控制,所以無法改變已經存在的事實。但可為未來活動提供借鑑。

10.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職能之一。

它是保障企業計畫與實際作業動態相適應的管理職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確立標準.衡量績效和糾正偏差。

乙個有效的控制系統可以保證各項活動朝組織目標的方向前進,而且,控制系統越完善,組織目標就越易實現。

11.程式化決策就是可以根據既定的資訊建立數學模型,把決策目標和約束條件統一起來,進行優化的一種決策

管理學意義上的控制是指對組織內部的各項活動及其效果是否按既定的計畫、標準和方法進行評估,並從中發現偏差,進行校正,以保證組織目標和計畫順序實現的過程。

12.組織設計:組織目標已經確定,決策與計畫一旦制定,為了保證目標與計畫的有效實現,管理者就必須設計合理的組織架構,整合這個架構中不同員工在不同時空的工作並使之轉換成對組織有用的貢獻。

組織設計涉及兩方面的工作內容:在職務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橫向的管理部門設計和縱向的管理層級設計。

13、程式化決策:決策可以程式化到呈現出重複和例行的狀態,可以程式化到制定出一套處理這些決策的固定程式,以至每當它出現時,不需要再進行重複處理。通常又將程式化決策稱為「結構良好」的決策。

2023年自學考試管理學簡答題

1、簡述管理活動與業務活動的關係

可分為以價值為目的的業務活動和以管理為目的的業務活動;以價值為目的的業務活動:指接以創造價值為目的的業務活動,簡稱價值活動;以管理為目的的業務活動:指由於管理的需要而派生出來的業務活動。

2、簡述不確定性決策的方法

不確定型決策所處的條件和狀態都與風險型決策相似,不同的只是各種方案在未來將出現哪一種結果的概率不能**,因而結果不確定。不確定性決策方法又包括:(1)等可能性法;(2)保守法;(3)冒險法;(4)樂觀法;(5)最小最大後悔值法。

3、簡述權變領導理論

「權變」一詞有「隨具體情境而變」或「依具體情況而定的意思」。權變領導理論主要研究與領導行為有關的情境因素對領導效力的潛在影響。該理論認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領導行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稱為領導情境理論。

4、簡述雙因素理論

又稱激勵保健理論。雙因素理論認為引起人們工作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勵因素。

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

5、簡述管理的本質含義

管理是一種人類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分解為一系列的決策,以組織為物件的管理活動,就是以確定組織目標、組織成員的職責和任務以及為組織成員提供決策條件為主要內容的決策活動。

6、簡述決策的影響因素

決策一詞的意思就是做出決定或選擇。管理就是決策。決策的影響因素包括:

(1)環境;(2)過去的決策;(3)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4)組織文化;(5)時間;(6)知識和資訊;(7)判斷準則;(8)決策方法

7、簡述網路型組織結構的優缺點

網路型組織結構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實現質的飛躍:一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二是實現了企業全世界範圍內**鏈與銷售環節的整合;三是簡化了機構和管理層次,實現了企業充分授權式的管理。缺點:

網路型組織結構需要科技與外部環境的支援。8、簡述kt分析法

其中心思想是強調問題診斷必須符合條理化的邏輯步驟,kt法是一種思考系統,即就事情各自的程式,按照時間、場所等,明確區分發生問題的情形和沒有發生問題的情形,由此找出原因和應該決定的辦法。kt法共分四個程式:查明原因、決定選擇方法、危險對策、掌握情況。

9、簡述領導與管理的關係

管理者是由組織任命產生的,其產生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領導者則是由於群體中的某些成員的認同和追隨而產生的,其產生方式是自下而上的。管理者不一定能夠成為領導者,領導者也不一定是管理者;但有效的管理者必須是領導者。

10、簡述期望理論

人之所以能夠積極地從事某項工作,是因為這項工作或組織目標會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某項活動對某人的激勵力取決於該活動結果給此人帶來的價值以及實現這一結果的可能性。用公式可以表示為m=v×e其中:

m-激勵力,表示某人對某項活動的積極性程度;v-效價,即活動的結果對個人的價值大小;e-期望值,即個人對實現這一結果的可能性的判斷。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1.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2.管理的手段是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4.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

管理的兩重性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理的職能包括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創新五種。按管理層次劃分:1.

高層管理人員2.中層管理人員3.基層管理人員按管理領域和專業劃分:

1.綜合管理人員2.專業管理人員管理學有以下特點:

1.一般性2.綜合性3.

歷史性4.實踐性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就是管理學研究的物件。泰羅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亨利*法約爾出生於法國,是歐洲古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被稱為"管理過程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是德國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人際關係學說的代表人物是梅奧。

決策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管理學原理簡答題

人本管理主要觀點 職工是企業的主體 職工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 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管理的核心 服務於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有效管理的關鍵是職工參與。社會契約道德觀主張 把實證和規範兩種方法併入商業倫理中,即要求決策者在決策時要綜合考慮實證和規範兩方面的因素。法律方法的內容與實質。內容 通過各種...

管理學原理簡答重點總結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1.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 2.管理的手段是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和創新 3.管理的本質是協調 4.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 管理的兩重性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管理的職能包括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 創新五種。按管理層次劃分 1.高層管理人員2.中層管理人員3.基層管...

管理學原理簡答題

201004三 26 經濟環境27 委員會管理28 職位權力29 鏈式溝通30 管理審核 四 31 簡述管理的任務 職能與層次。32 簡述直線參謀型組織結構的特點。33 領導工作的實質是對他人施加影響力,其影響力主要 於哪些方面?34 簡述現場控制。五 35 試舉例分析技術因素對組織結構的影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