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小結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和運用

2021-03-03 22:03:19 字數 3762 閱讀 4376

榆次二中王瑞梅

課堂教學活動是按一定程式、步驟和方法進行的。如何科學地安排課堂教學程式,是廣大教師長期探索的乙個重要課題。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往往都非常注重課題的引入,以激發學讓的興趣;注重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促使其思維能力的發展。

這些都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重視這些環節無疑是必要的,但對鞏固知識的環節,即課堂教學中的小結重視不夠,甚至忽視這一關鍵的、必要的步驟。本文擬就課堂小結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和運用,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課堂小結是教學程式中的必要環節

儘管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是複雜多樣的,所謂「教學有方,教無定法」就是這個道理,但它總是按一定的程式進行的。如何安排教學程式,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教學效率。我國古代教育家就非常重視教學的程式和步驟,孔子提出「學、思、習、行」四個步驟;荀子提出「聞、見、知、行」四個階段,並強調學思結合、學用結合。

現代課堂教學理論也按認知規律把課堂教學劃分為四個基本步驟,即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和運用知識。我認為,課堂小結是指上述過程中的鞏固和運用知識的階段。課堂小結的含義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把通過感知、理解教材而獲得的新知識、學科的基本概念,經過聯絡、歸類、整理、綜合、概括等,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加以鞏固,牢固地儲存,並在此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運用於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往往要通過小結這個教學環節來檢測和反饋。否則課堂教學的結構是不完整的。因此,課堂小結是教學程式中的乙個必要環節,是教學過程的生要組成部分,它與其它教學步驟組成了乙個有機聯絡的程式整體。

二、課堂小結是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的整合過程和結果

歷史學科的教學特點決定了歷史教學活動尤其重視課堂小結這一環節。從歷史學科知識體系來看,它是由眾多基本史實組成的知識整體或系統,並且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課堂小結教學環節的任務,就是把這些知識整理歸納成乙個完整的、系統的知識結構體系,使課堂知識得到鞏固。

從歷史學科教學特徵來看,有三個基本特徵,都體現了課堂小結的教與學的要求。第一,時間、空間概念;第二,敘述歷史的能力;第三,闡明因果關係。歷史教學中時空概念是活的、結構性的、整體性的,是著眼於社會變遷的歷史線索。

因此,時空概念不是靠簡單的機械的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要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學生通過不斷地聯絡、整理,才能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學生還要學生敘述歷史。

沒有敘述就沒有歷史。中學歷史教育是以認識和敘述歷史事實為特徵的教育,但敘述歷史不是將史實進行簡單羅列,而闡明歷史史實間的因果關係即內在聯絡,揭示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果關係的分析應滲透在具體的歷史敘述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史論結合」。

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或學生或師生共同努力,通過小結得出總結性的結論。這尤其體現在重要的歷史概念或知識體系的教學中,如關於「安史之亂」,教學中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機械地掌握其時間、經過、結果和影響等方面的內容,而應在分析安史之亂發生的原因、過程、影響和性質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形成關於安史之亂的完整的概念:唐玄宗統治後期,由於政治腐敗,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節度使專權,造成內輕外重局面。

安祿山、史思明乘機發動叛亂,從755-763年持續了8年,對唐朝政治、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唐朝由**集權走向地方割據;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這場地方割據勢力與**政權之間的權力之爭成為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樣,通過分析和小結,死的時間被賦予了活生生的事實;歷史的敘述,被賦予了理性的思考;總結性的陳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概括、綜合及語言的表達能力。上述三方面的有機統一實際上是強調要發展學生總結歷史有能力,這正是通過課堂小結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課堂小結的內涵所在。歷史知識是相互聯絡的,歷史規律蘊含於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之中。

課堂小結這個教學環節,是教師幫助學生整合知識結構,揭示知識內在聯絡,發現和總結歷史規律的重要環節。通過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小結和整合,使學生對歷史的認識逐漸豐滿起來,從而逐步昇華學生的思維。這是其它教學步驟所不能替代的,更是教學實踐中不可忽視的,應該引起每位歷史教師的高度重視。

否則,學生將失去發展能力的大好機會,所學知識也只能是零碎的、片斷的,而不是完整的、規律的;是膚淺的、表象的,而不是深刻的、理性的,是機械地接受現成結論,而不是靈活主動地**和思考的自主學習。

三、課堂小結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所謂歷史思維,就是人們對人類社會歷史進行理性的認識和思考的過程。就歷史教學而言,歷史思維能力就是指「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和把握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並能以史鑒今,回答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 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是歷史教學的核心所在,也是素質教育對歷史學科的根本要求。

就課堂教學步驟而言,課堂小結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環節和必由之路。其功能和方法主要表現在:第一,通過小結使學生在感知和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通過綜合,歸納和概括等方法,形成知識的概念和知識的結構,從總體上駕駛所學知識。

第二,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歷史概念和歷史現象進行科學的、準確的、完整的闡釋和敘述。第三,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揮知識遷移能力,解決問題,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絡,發現歷史現象的本質和歷史發展規律。換言之,課堂小結的功能主要是教師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學習,自我發現。

通過課堂中的**---小結---**的不斷迴圈往復,學生由對歷史的感知上公升為理性認識。如關於維也納體系,可以從「維也納會議」、「維也納體系下的矛盾衝突」,「2023年革命「三方面總結其知識結構體系,突出維也納體系形成、動搖及瓦解這一基本線索的內在聯絡,並把握其階段特徵,認識維也納體系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對歐洲封建勢力的掃蕩而瓦解的歷史必然性。這樣,學生既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且思維得到了經常不斷地訓練,分析、綜合、抽象、歸納、推理等能力就逐步具備,並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學生在**中學會了學習,在小結中鞏固了知識,昇華了思維。

四、課堂小結在教學中的運用

課堂教學程式儘管有相對穩定的基本步驟,是「守恆」的,但由於它受到眾多不同因素,如教學內容、時間及學生認知規律等因素的制給與影響,因而又是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因此,課堂小結作為教學程式中的乙個重要步驟,也應該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止不變的。那麼應如何運作呢?

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把握和實施。第一,時間選擇的恰當性。課堂教學活動受單位時間的嚴格限制,在課的進行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內容所劃分的教學步驟也受到時間的嚴格限制。

小結所需的時間應在課前準備中精心計算好,並要根據課堂進行的具體情況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時機的選擇上,當課時內容中的概念、問題分析結束,需要綜合時,就應及時小結。

因此,小結可以安排在課的結尾,也可在課中的恰當時候。第二,方式和方法上的靈活性。由於小結是教師幫助學生整合知識的過程,並且,歷史認識過程又是通過「提供認識」的方式完成的。

因此,小結也應該是師生雙方通過靈活的方式共同完成。使教師的「提供認識」轉化為學生的「自我認識」。可以是師生問答,也可以是教師或學生的總結性陳述,或者是練習的方式。

在當今素質教育的理念指導下,應該堅決摒棄由教師「越俎代庖」,一包到底的傳統做法。第三,內容上的適應性。歷史學科內容是由基本歷史事實和歷史概念組成的知識體系,課堂小結的內容一方面應該是讓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基礎上,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徵,形成歷史概念,即概念性總結;另一方面,應該突出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絡和基本的歷史線索,體現課時內容的主體,昇華學生的思維,即結構性總結。

因此,這裡所說的「小結」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課時「結尾」,而且包括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知識整合過程。整合過程中,應做到突出重點,總結規律,把握特徵,畫龍點睛。第四,思維上的啟迪性。

課堂小結不僅要疏理知識,而且小結中也要開拓學生視野、啟用思維、啟迪智慧型。教師在重要問題的小結或課時的結尾中,注意留下懸念,誘發興趣,鼓勵創造,收到言盡意遠、曲盡繞梁的效果。

綜上所述,從課堂結構上來說,課堂小結是教學過程的重要步驟,從認知規律來看,課堂小結是對知識的加工、處理、整合的過程,是學生從感知到理性思考和認識的昇華,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上是完全必要、不可或缺的。

影視在歷史課堂中的作用

摘要 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料引入課堂能夠增強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並有利於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關鍵詞 提高 加深 感染 拓寬 歷史學科最大的特點是過去性,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不能再現,這是歷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也是活躍課堂氣氛 提高教學質量 優化教學過程的關鍵。如果能在課堂中適度引入具有視聽綜合 時空綜合 藝術與...

四環教學模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姜勝岑 神州 上旬刊 2017年第02期 摘要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主導地位往往取而代之學生主體地位,主要表現為 教學過程中,師生職責不清,教師的教取代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學呈現 被動 的局面。啟 導 輔 設 四環課堂教學模式將有效地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打造新型的師生關係,...

朗讀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的反思

撫松縣露水河鎮砬子河學校張昌武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展開,產生了不少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些模式的出現無疑給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從中我也發現光靠教師殫精竭慮地思考教改的新路,而忽視了作為教育主體學生積極性的主動投入,於是上課依然是執行教案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配合教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