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和反思中前行

2021-03-04 09:58:05 字數 5234 閱讀 7814

在學習和反思中前行做乙個追求卓越的教師

赴上海跟崗學習心得匯報

會昌縣第三小學許流州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此次學習匯報的題目是《在學習和反思中前行做乙個追求卓越的教師》。在上海學習期間看得最多,聽得最響,感受最深的就是「卓越」二字。

因此對「卓越」一詞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卓越,就是卓爾不凡,越而勝己。

真的非常榮幸,自己能有這樣一次赴上海跟崗學習的機會,這得益於我們縣里以及教育局對教師培訓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們都能看到並真切的感受到我們的教育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教育成果也正逐漸顯現。大量地「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學習活動,讓更多的一線教師獲得了學習和提公升自我的機會。

開展這樣大量高規格地培訓學習活動,在需要大量地資金投入的同時,更需要領導們的勇氣、智慧型、胸襟、眼光。我相信這樣的投入和付出一定是值得的,也一定是會有收穫和回報的。

2023年11月26日,我們一行十二人,在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帶著領導的期望與囑託,帶著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懷著對教育先進區優質教育的憧憬和嚮往,踏上了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學校為期50天的跟崗學習之路。

深秋的上海,秋風颯颯,到處落葉飄零,刺骨冷風卻難以阻擋我們學習的熱情,因為我們都深知這樣一次學習機會的難得。在到達上海的第一天,我就在自己的學習日誌最後一段記錄了這樣一段話:在接下來的乙個半月時間裡,我要真正沉下心來,好好學習,好好反思,好好閱讀,好好沉澱。

在這50天的跟崗學習時間裡,我始終懷著虛心、虔誠的學習態度走進學校,細心觀察校園的每個角落,每個細節;走進課堂,用心聆聽每一節課,思考每乙個教學環節;走進教研組,專心聽取教師們的討論發言,感悟他們對教育的思考與理解。同時,我們還積極地參與學校的各類師生活動,與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積極溝通交流。期間,我們還有幸到其他學校參觀學習並聆聽了多場名師講座。

充實而忙碌的學習,讓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現就本次學習的有關心得分三部分匯報如下:

(這三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學習與感悟,這部分內容更多的是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最真切、最直接、最感性的理解和感悟;第二部分;反思與轉變,這部分內容更多的是自己學習結束後的理性思考反思以及思想、認識方面發生的變化、轉變;第三部分:

目標與行動,這部分內容更多的是自己近段時間給自己確立的目標以及具體的行動。)

第一部分:學習與感悟

一、深厚成熟的「新基礎教育」理念,讓我醍醐灌頂。

初聽「新基礎教育」,以為就是最新提出的一種教育理念,其實不然。新基礎教育,是葉瀾教授在20年前針對當時的基礎教育普遍存在著「重知識,忽視人,忽視學科和課堂教學的育人價值,忽視學生積極、健康、主動發展等弊端,導致學生自主意識薄弱,創造能力不足,課堂教學暮氣沉沉,體現不出青少年學生應有的活力狀態,在對傳統教地育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的。新基礎教育的宗旨是,要從生命和基礎教育的整體性出發,喚醒教育活動的每乙個生命,讓每乙個生命真正「活」起來。

它向教師提出了還主動學習的「時間」、「空間」、「工具」、「提問權」、「評議權」的「五還」,還提出了根據學生主動學習需要靈活運用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個別學習,對組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討論,遊戲,表演等)的有機組合的建議和要求,並鼓勵教師大膽積極地創造新的實踐與經驗。

這些理念和我們縣里當前推行「生本教育」理念其核心本質不正是一樣的嗎?但這些理念,在二十年前的上海就已經提出,並在各實驗學校裡不斷地實踐、論證並豐富著。近二十年的研究、探索、實踐,新基礎教育理念更加深厚、豐富、成熟。

它不單純只關注課堂教學、教學形式以及學生主體性,它更關注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以及每乙個人(包括教師)的健康主動發展,即「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他強調教育的整體性,即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同樣重要的,不能割裂,不能只片面地強調其中的某一方面。高度關注生命,關注實踐,關注師生的共同發展,這些理念讓教育又回歸到了本真。

同時它更使我對當前我們推行的「生本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理性地認識。

二、別具特色,倡導內涵發展的校園文化,讓我如沐春風。

在紫竹小學跟崗學習期間,我們還有幸走進了上海的多所小學參觀學習。這些學校或大,或小,或老,或新。但是每走進一所學校,我們都能感受到別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就是每一所學校的靈魂和內涵,它成為學校教育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校園處處皆教育,學生處處受薰陶。大到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小到走廊、衛生間的每一條標語,學校的一磚一牆,一草一木,都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學校不僅注重物質文化建設,還注重精神文化建設,更注重圍繞著這些校園文化來開展各類活動。

如:文化節、科技節、體育節、感恩節、藝術節、遊戲節等等。走進每個班級,各個班級還有自己的班級文化,這些班級文化緊緊圍繞在校園文化來展開、細化、豐富,通過每一位老師,每乙個孩子共同參與,對校園文化又進行了再次昇華,使校園文化不再空泛,更賦予生命與活力。

當前我們縣里正逐步推進的「一校一品,建立校園文化示範校」活動,是極其正確和有必要的。在與華師大基教處的領導交談中,他們對我縣的第三小學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充分肯定了三小的辦學理念,更高度評價了三小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確,一所學校缺少校園文化,就像乙個人缺少自己的思想和內涵。

一所有著濃厚校園文化的學校,才是一所有人文氣息的學校,才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學校也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追求本真的課堂教學,讓我幡然醒悟。

一直都想象著上海的課堂教學一定是形式多樣、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的,但直到學習結束也沒有看到這樣的課堂。是這裡的教師不優秀?肯定不是,這裡的教師即使是小學老師,也至少是本科生,還有不少是研究生。

他們中有區骨幹教師,更還有上海市骨幹教師。這裡有一流的教學裝置,一流的教學資源,呈現出來的也一定是一流的教學。或許是這一流的課堂教學和我們理解的、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我們平時在家裡看到的精彩課堂、完美課堂,都是公開課、展示課或表演課,都是經過精心打磨,一遍遍排練出來的,為展示而展示,為表演而表演,把師生所有的精彩、亮點,都在這一堂課中展現出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課堂中哪怕有乙個小組或是乙個人能答出來,這堂課就能精彩下去。」但是這樣的課堂,價值究竟有多大呢?

靜心反思,不斷與學校老師溝通交流,大量閱讀「新基礎教育」理論著作,終於讓我幡然醒悟。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不能只盯著這幾節公開課,而應該更多地關注日常的每一堂課、每乙個教學目標的落實。在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著中,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我們的課堂教學需要的是紮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這五個實裡面其實還有大量文章,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來講,只要我們靜靜的去思考,用心去領悟,也能理解。)過分地追求精彩熱鬧好看,就會失去課堂教學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四、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讓我充滿驚奇。

一直都對學校的學生社團活動非常感興趣,在我最初的理解和想象中,學生社團就是像我們學校的興趣小組一樣,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在老師地組織和指導下進訓練。但是我們的興趣小組卻始終效果不明顯或收效甚微。究竟要怎樣才能把學校的興趣小組建設好、開展好?

當我看到這些學校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時,我充滿驚奇。學校大型活動的小主持人,廣播室的播音員,各種節目的隊員,均出自這些學生社團。課間、課外活動時間,你常能看到一群群孩子在討論、交流、訓練,其實那就是乙個個社團的孩子們。

學校充分關注並積極引導這些學生社團,給他們更多展示的平台和機會。在學校裡隨處可見為他們開闢的特定的、開放的活動場所,乙個小舞台,乙個小角落,或乙個小平台,沒有老師的指導,也沒有老師的要求,完全是孩子們自發主動地在訓練,社團活動成了孩子們豐富的課外生活。從中我看到了學校獨特的育人理念,也看到了學生社團的獨**值。

從孩子的生命自覺出發,讓孩子在生命實踐的基礎上主動健康地發展,遵循孩子成長規律,遵循教育規律。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給孩子帶來美好的童年,更讓學校充滿生命活力。

五、追求卓越的教師團隊,讓我感動不已。

在紫竹小學的行政機構裡,除了有學生成長部,更還有教師發展部,它重點引領課堂變革與教師發展。「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成就具有生命自覺的教師團隊」是學校教師發展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讓教師隊伍中的大部分人都產生、啟用那種旨在煥發學生,也煥發自己精神生命的生命自覺,發展自覺和創造自覺。

在紫竹小學裡,每位教師都有乙份自己的《教師專業發展自主策劃書》,它有「人生旅程、專業審視、首年規劃、真誠對話」四個板塊。老師們從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對自己的專業基礎、專業態度與專業境界進行反思。這樣靜心梳理和主動設計,從而使老師們更清晰的審視自己,認識自我,發現自己,接納自我,明晰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和現實起點,增強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從而超越自我。

在這樣一種自主互動的發展空間裡,我們看到教師們從早上八點之前來到學校直到下午放學,十多個小時一直呆在學校工作,還常聽到老師們在說,「看來我今天又要在學校加班了」。葉瀾教授,據我了解已是70多歲高齡了,但她卻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鑽研著,依然經常穿梭於上海的各個學校,走進課堂,走近師生,進行聽課評課、指導、作講座。據李仲濤教授介紹,葉瀾教授一共聽了有一萬三千多節課。

在上海的很多學校裡,四五十歲、五六十歲在他們看來是人生或事業中正當年輕的時候,毫無懈怠,更不輕易言老。這樣一支追求卓越的教師隊伍,讓我深深的感動。感動於他們對教育的執著、真誠、用心;感動以他們對學校、對學生、對教育、對教學的那種愛的理解;更感動於他們那種自發主動追求卓越的精神。

第二部分;反思與轉變

1、對學習的態度地反思與轉變。很多時候我們對外出學習都會有這樣的感嘆:家裡和外面相差太遠了沒法比,也沒法學。

上海就更是了,他們那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裝置、一流的資源以及每個班就二十幾個學生的小班額,的確無法比。但在上海學習的50天裡,我始終立足現實,結合實際,用心地觀察思考每一所學校,每一項活動,每乙個教學,每乙個細節,不斷反思我能學習什麼?我能做些什麼?

帶著這樣一種學習態度,在學習期間我記錄完了近3本筆記本,堅持每天晚上對學習進行梳理、小結、反思,並把它寫入自己每天的學習日誌中。

2、對人的關注地反思與轉變。以前一直都在極力地關注著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技巧以及教學裝置等,總想找到或學到一種非常實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方法,或擁有更好的教學裝置、資源,來使自己的教學更輕鬆更高效。到了上海,接觸了新基礎教育,才發現自己忽視了教學中最重要的因素——對人的關注。

其中既包括對學生,每乙個學生,每乙個生命個體,更包括對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因材施教,教學相長,亙古不變。教育的過程就是讓每乙個生命獲得主動健康發展的過程,教育必須以「生命·實踐·發展」為基礎。

離開了人,忽視了生命發展來談教育、談教學,一切都是空洞的、低效的。

3、對新課標的理解運用地反思與轉變。新課程標準從頒布到現在已有三四年了,但自己一直都沒有特別深入地去思考解讀,平時的教學也就對著教參上的目標進行教學,很少去再次思考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走進上海學校的課堂裡,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他們的每乙個教學環節,每乙個教學內容,每乙個知識點都是緊緊圍繞著課堂教學目標來展開教學的。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又是緊扣整個學期教學目標,學期目標又和年段目標緊緊相關聯,年段目標最終指向整個新課程標準。在他們的評課活動中以及平時的交流交談中,經常能聽他們對新課程標準解讀與運用,真正把新課標當成自己最重要的理論支撐與指導。

反思自己的教學,課堂中有時為了課堂的精彩熱鬧好看,往往自己隨意增減或公升降教學目標,忽視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連續性,因而也忽視了課程標準的邏輯性、嚴謹性。

在學習中反思

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從畢業開始,我一直擔任中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經過將進六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我發現小學的英語教學與中學的英語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中學英語教學主要是給學生重點講解語法 句型的運用,課堂氣氛活躍性不濃厚,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不高,這是因為學習的知識性增強的緣故。但是小學英語教學的...

在學習與反思中成長

1 教學前的反思。這是在教學設計準備階段進行的反思,這種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2 教學中的反思。即教師在教學中及時 自覺地反思,使教學能以高質高效地進行。3 教學後的反思。這種反思力求使經驗理論化,並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改行,使教師逐漸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教學反思對於教師專業成長有重...

在反思中前行

我們是課程改革之路上的貧僧還是富僧 想起 為學 這篇文章,只覺得的在我們現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很像理想的 南海 而我們廣大的教師就猶如蜀地之貧僧和富僧。於是我情不自禁的思索,我是蜀地之貧僧,還是蜀地之富僧?高效課堂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課堂。因為它突出了 人的發展為本 更好地發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