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03-04 09:58:05 字數 1646 閱讀 9692

3、小結:作者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山上的佛香閣、排雲殿。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看到了山下最美的景色那就是美麗的昆明湖了。

4、感悟昆明湖的「靜、綠」。

讀描寫昆明湖的句子。

師出示課件: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作者抓住昆明湖的什麼特點來寫的?他又是用什麼方法寫出昆明湖的特點的?

前面寫了昆明湖的靜,這裡又寫了遊船和畫舫的動,有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滲透寫法,以動襯靜】

4、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滑過,「滑船」應該是「劃」,作者卻用了滑冰的「滑」,這是為什麼?

【設計意圖: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更突出了湖水的靜】

5、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我們領略了頤和園裡長廊、萬壽山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1.指名朗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學課文感受十七孔橋的壯觀。

師出示: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師:讀著這段文字,如果有一天你到十七孔橋上去,你最想看的是什麼?為什麼?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麼?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五、小結:我們跟隨著作者遊覽了美麗的頤和園,**的景色僅僅只有書上介紹的這幾處嗎?(不是)你是從課文中那一句知道的?

難怪作者不由得寫道:「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六、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

七、以《頤和園》為例,學習怎樣作文:

寫什麼?(審題)

確定中心:「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怎麼想?(選材)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

怎麼寫?(組材)

1、按遊覽的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重點介紹(有詳有略)

3、以「總—分—總」的的構段方式,採用首尾照應的寫法。

(六)小練筆要求: 結合《頤和園》一課的學習積累,結合自己最近的遊覽活動練習寫一篇遊記。

附:本課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美景說不盡

1、 總-分-總

2、 首尾呼應

3、 移步換景

課後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學習本課按照遊覽的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課文寫了哪幾個景點?

在學生交流後,讓學生找出2—5段的第一句,並連起來讀讀,讓學生說說這些句子的作用。通過交流,讓學生知道寫遊覽的文章可以借助過渡句,由乙個景點移到另乙個景點,學習遊記的一般寫法。學習2—5段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來體會作者怎樣把景物寫具體的,加強朗讀感悟,讓乙個個美景通過語言文字化為化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當大螢幕上出現了頤和園的一幅幅圖畫時,學生彷彿置身於頤和園中,這時的朗讀更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跟著作者也遊覽了一番。

頤和園第二課時導學案

以讀促悟讀寫結合 18 頤和園 第二課時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 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型和才幹。重點 3 學習作者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難點 課前準備 ppt課件 學習流程 一 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學...

兒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 談話匯入,複習生字 1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三個兒子的故事,來,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兩遍,看到題目,通過預習,有什麼問題想問嗎?小結 同學們這些問題真有價值。老師知道大家都是喜歡讀書的好學生。待會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二 成果展示 剛才的三個好朋友帶來了上節課我們剛認識的詞語朋友,看看你...

《蝸牛》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學習作者認真 細緻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用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點 弄清作者為什麼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體會作者 情感的變化。教學過程 一 猜謎匯入,揭題 1 同學們,我們來猜乙個謎語好不好?看誰最聰明最先猜出來?這個謎語就是 說它是牛,不拉犁頭,說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