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多管理學原理複習題

2021-03-04 09:54:47 字數 5003 閱讀 1285

管理學原理第一篇複習題

一、名詞解釋:

1、人際技能,概念技能,技術技能

2、非正式組織

3、社會人

4、需求層次論

5、雙因素理論

6、x理論,y理論,超y理論,z理論

7、程式性決策,非程式性決策

8、整體性原理,綜合性原理,人本原理,責任原理,效果、效率、效益

9、企業倫理道德,功利主義道德觀,社會契約道德觀

10、管理哲學

二、問答題:

1、簡要介紹西蒙、法約爾、泰羅關於管理的基本觀點

2、管理活動具有哪些基本職能?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3、乙個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4、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怎麼認識其優缺點?

5、霍桑實驗的主要結論是什麼?(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行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6、介紹法約爾組織管理論的主要內容

7、簡述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觀點

8、簡述erp思想的主要內容

9、什麼是系統?系統有哪些基本特徵?系統原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0、如何理解責任原理?責任原理的本質是什麼?

11、有哪幾種主要道德觀?什麼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有哪些體現?

12、你是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13、管理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案一、名詞解釋

1、人際技能指成功的與別人打交道並與別人溝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指把觀點設想出來並加以處理以及將關係抽象化的能力,把組織視為乙個整體,掌握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技術技能指運用管理者所監督的專業領域中的過程、慣例、技術和工具的能力。

2、非正式組織:在正式組織中由於特定的經常**流而形成的一群人,一般以感情為紐帶,以維護共同的利益為特徵,在性格、業餘愛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礎上,遵循大家所接受的不成文的行為規則,甚至能左右組織中的每乙個人。

3、社會人:指在工作中將物質利益放在次要位置而將與周圍人的友好相處、滿足社會歸屬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的那種人。

4、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馬斯洛將需要分為五級,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他的需要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論點,⑴人的需要取決於他已經得到了什麼,尚缺少什麼,只有尚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⑵人的需要都有輕重層次,某一層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另乙個需要才出現。

5、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將影響工作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因素當其不具備時人們會抱怨,而具備後人們只是不再抱怨,而不能產生激勵作用,這類因素一般與工作條件和環境有關,稱為保健因素,如公司管理,監督措施,人際關係,工作條件,薪金,地位等;另一類因素當其不具備時不能產生激勵作用但也不會導致很大不滿,而當其具備時就能產生激勵作用,這類因素一般與工作內容和工作本身相關,成為激勵因素,如工作的性質,成就感,讚賞,提公升,責任,在工作中的成長等。

6、x理論指⑴人的本性是壞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惡勞、盡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僅用獎賞的方法不足以戰勝其厭惡工作的傾向,必須進行強制、監督、指揮、並懲罰進行威脅,才能使他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去完成給定的工作目標;⑶一般人都胸無大志,通常滿足於平平穩穩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歡具有「壓迫感」的創造性的工作。

y理論指人並不是懶惰的,他們對工作的喜歡和憎惡取決於這工作對他是一種滿足還是一種懲罰;在正常情況下人願意承擔責任;人們都熱衷於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性。

超y理論指不同的人對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人希望有正規化的組織與規章條例來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願參與問題的決策,這種人歡迎以x理論指導管理工作。有的人卻需要更多的自治責任和發揮個人創造性的機會,這種人歡迎以y理論為指導的管理工作。

此外,工作的性質、員工的素質也影響到管理理論的選擇。不同的情況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z理論是2023年代初由日裔美籍學者威廉大內首先提出,指相對於日本的j型文化和美國的a文化,而提出z型文化,內容有⑴企業對職工的僱傭應該是長期而不是短期的;⑵上下結合制定決策,鼓勵職工參與企業的管理工作;⑶實行個人負責制;⑷上下級之間關係要融洽;⑸對職工要進行知識全面的培訓;⑹長期評價和穩步提公升。

7、程式化決策:涉及的是那些重複出現的,日常管理的「例行問題」。非程式化決策:涉及的是那些偶然發生的、性質和結構不明的具有重大影響的「例外問題」

8、整體性原理指系統要素之間相互關係及要素與系統之間的關係以整體為主進行協調,區域性服從整體,使整體效果為最優。實際上就是從整體著眼,部分著手,統籌考慮,各方協調,達到整體的最優化。當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發生矛盾時,區域性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綜合性原理就是把系統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種因素聯絡起來,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規律性。系統的綜合性原理包括的含義,一方面是系統目標的多樣性與綜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統實施方案選擇的多樣性與綜合性,還要由綜合而創造,管理者既要學會把許多普普通通的東西綜合為新的構思、新的產品、創造出新的系統,又要善於把複雜的系統分解為最簡單的單元去解決。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這是管理理論發展到20世紀末的主要特點。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觀點:

尊重人:職工是企業的主體;依靠人:有效管理的關鍵是職工參與;發展人:

現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為了人:管理是為人服務的。

責任原理:責任原理的本質是責權利對等,具體包括明確每個人的責任,職位設計和許可權委授要合理,獎懲要分明、公正而及時。

效益是與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的概念。效果,是指由投入經過轉換而產出的成果。效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所取得的效果的數量。

效益是有效產出與投入之間的一種比例關係,可從社會和經濟這兩個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對效益的不斷追求。

9、企業倫理道德與社會責任:倫理的本義指行為與輩份角色相吻合的原理,道指規律,德指按規律辦事,企業倫理道德指企業行為應該與企業的社會角色相一致,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按經濟規律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只有承擔了社會責任才能真正獲得社會認可,才能獲取進一步的發展,二是企業不僅僅是乙個經濟實體,其本身就是構建社會的主體,是社會責任理所當然的承擔者。

倫理的功利觀認為決策要完全依據其後果或結果作出。功利主義的目標是為盡可能多的人提供盡可能多的利益。一方面,功利主義對效率和生產率有促進作用,並符合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另一方面,它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在那些受決策影響的人沒有參與決策的情況下;同時,功利主義也會導致一些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受到忽視。

倫理的綜合社會契約理論主張把實證(是什麼)和規範(應該是什麼)兩種方法併入商業倫理中,即要求決策人在決策時綜合考慮實證和規範兩方面的因素。這種倫理觀綜合了兩種「契約」: (1)經濟參與人當中的一般社會契約,這種契約規定了做生意的程式; (2)乙個社群中特定數量的人當中的較特定的契約,這種契約規定了哪些行為方式是可接受的。

10、管理哲學就是關於管理世界觀和方**,管理主客體矛盾運動規律的科學。管理哲學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⑴管理辯證法;⑵管理認識論;⑶管理文化;⑷管理的科學價值觀。

二、問答題

1、西蒙:管理就是決策,決策過程分成四個階段,分別為調查情況;制定方案;選擇並執行方案;評價執**況。泰羅認為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要別人幹什麼,並使他們用最好最經濟的方法去幹。

法約爾認為管理就是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職能。

2、管理的職能分為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創新是一切管理活動最基本的職能。每一項管理活動都是從計畫開始,經過組織和領導,到控制結束。各職能之間同時相互交叉滲透,控制的結果可能又導致新的計畫,又開始一輪新的管理迴圈。

如此迴圈不息,把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創新在管理迴圈中處於軸心的地位,成為推動管理迴圈的原動力。

3、根據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著十種角色,這些角色可以歸入三大類

人際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領導人角色和聯絡者角色;

資訊角色:包括監督者角色、傳播者角色和發言人角色;

決策角色:包括企業家角色、干擾應對者角色、資源分配者角色和談判者角色。

根據羅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備三類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4、科學管理的主要內容:(1)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⑵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⑶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⑷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的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⑸使管理和勞動分離。

優點: ⑴它衝破了百多年沿襲下來的傳統的落後的經驗管理方法,將科學引進管理領域,管理成為一門理論學科;⑵由於採用了試驗方法研究出科學的標準化操作方法,提高了操作層的勞動生產率;⑶實行計畫於執行相分離,提出職能化管理和例外管理原則。

缺點:把工人看作經濟人,沒有考慮到人群社會因素,只研究了操作層這樣的區域性勞動生產率,沒有研究整個企業的經營問題。

5、人際關係學說的主要內容是⑴企業的職工是社會人;⑵滿足工人的社會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⑶企業中實際存在一種「非正式組織」;⑷企業應採取新型的領導方法。

行為科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規律的科學。通過研究人的需求、動機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分析行為的影響因素,**如何控制人的行為以達到預定目標。

6、法約爾認為管理的中心問題是組織結構和管理原則的合理化,管理人員職責分工的合理化。法約爾:認為要經營好乙個企業,不僅要改善生產現場的管理,而且應當注意改善有關經營的六個方面的職能技術職能、 經營職能、 財務職能、 安全職能、 會計職能、 管理職能(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提出了管理應遵循的14條原則1:分工 2:權力與責任 3:

紀律 4:統一命令 5:統一領導 6:

員工個人要服從整體7:人員的報酬要公 8:集權 9:

等級鏈 10:秩序 11:公平 12:

人員保持穩定 13:主動性 14:集體精神

7、管理科學學派的主要觀點為⑴生產和經營管理各個領域的各項活動都以經濟效果好壞為評價標準;⑵使衡量各項經濟活動效果的標準定量化,並借助於數學模型找出最優的實施方案;⑶依靠計算機進行各項管理;⑷特別是強調使用先進的數量方法及管理手段。

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觀點為⑴管理就是決策;(2)用滿意標準取代最優化理論(3)以統計學和行為科學理論為基礎,借助計算機等工具 (4)決策分為程式性決策和非程式性決策。

8、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⑴體現對整個**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⑵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製造的思想;⑶體現事先計畫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9、系統,是指由若干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在一定環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就其本質來說,系統是「過程的複合體」。系統特徵⑴集合性;⑵層次性;⑶相關性。

週三多管理學原理課後筆記習題

一 什麼是管理 第一,管理是文化。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裡所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第二,管理是資源。作為發展中國家,資金 能源 原材料等資源短缺將是一種長期現象,科學技術落後將是阻礙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分工和計算機技術,都是現代國家和現代企業建立及發...

週三多管理學講稿

第七章戰略性計畫與計畫實施 第一節戰略環境分析 一 外部一般環境 概念 在一定時空記憶體在於社會中的各類組織均面對的環境 內容 政治 社會 經濟 技術 自然五個方面 二 行業環境分析 各產業因其產業結構 競爭狀況以及成長潛力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為了判別某產業是否有投入的價值,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

週三多《管理學》試題

一 名詞解釋 每小題4分,共20分 1 管理 2 組織文化 3 滾動計畫 4 領導 5 前饋控制 二 單向選擇 每小題1分,共15分 1 以下哪一點是屬於 權變管理理論 的最大特點?c a 重視人的因素 b 力求決策中減少個人藝術成份 c 根據不同的具體條件,採取相應的組織結構 領導方式等 d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