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多管理學第三版筆記

2021-03-04 07:55:34 字數 5487 閱讀 6864

第一章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第一節管理活動

一、管理的定義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1:管理是由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及控制等只能為要素組成的活動過程。——法約爾 1916 年《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

2:通過其他人來完成工作的藝術——福萊特,1942

3:管理這一術語是指和其他人一起並且通過其他人來有效完成工作的過程——羅蘋斯和庫爾塔,1996

4: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協調資源,並努力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劉易斯等人,1998

二、管理的職能。

許多新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學實踐已一再證明: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創新這五種管理職能是一切管理活動最基本的職能。

(一)計畫:制定目標並確實為達成這些目標所必需的行動。組織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須從事計畫活動。

(二)組織.根據工作的要求與人員的特點,設計崗位,通過授權和分工,將適當的人員安排在適當的崗位上,用制度規定各個崗位的職責和上下左右的相互關係,形成乙個有機的組織結構,使整個組織協調運轉——這就是組織的職能組織目標決定著組織的具體形式和特點

(三)領導:指導人們的行為,通過溝通增強人們的相互理解,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激勵每個成員自覺地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地實質就是使實踐活動符合與計畫,計畫就是控制地標準

(五)創新:創新職能與上述各種管理職能不同,他本身並沒有某種特有的表現形式,他總

是在與其他管理職能的結合中表現自身的存在與價值。

三、管理者的角色與職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根據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項廣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著十種角色,這十種角色可歸入三

類。人際角色:代表人角色、 領導人角色、 聯絡者角色.資訊角色:監督者、發言人、傳播人.決策角色:企業家、干擾對付者、資源分配者、談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羅伯特·孔孜的研究,管理者必須具備三種技能(一)技術技能:運用管理者所監督的專業

領域中的過程,慣例、技術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際技能(三)概念技能:能把觀點設想出

來,並加以處理以及將關係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組織視為乙個整體,並且了解組織各個部分的相互關係

第二節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國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國傳統思想形成的社會文化背景:五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都是中國的文化背景,在研究現代管理思想的時候,不能不首先研究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

(二):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要點

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分為 1:巨集觀管理的治國學——(財政賦稅、人口管理、貨幣管理、等)

2:微觀管理的治生學——(農副業、手工業、運輸、建築工程等)(一)順道——順應巨集觀的治國理論和客觀的經濟規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 2:

重人才歸離(三)人和—— 調整人際關係,講團結、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譽是人類社會人們之間建立穩定關係的基礎(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實——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思想方法和行為的準則(七)對策——運籌謀劃,以智取勝。兩個要點 1:** 2:

運籌(八)節儉——理財和治生都提倡開源節流,勤儉治國(九)法治——我國的法治思想起源於先秦法家和《管子》,後逐漸演變成一套法治體系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產生,1:亞當。

斯密《國富論》1776(英國)認為:勞動是人民財富的源泉,各國人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是本國人民每年的勞動。亞當。

斯密在分析「勞動生產力」的因素時,特別強調了「分工」的作用。2:查理。

巴貝奇(英國)發展了亞當。斯密的觀點,提出了關於生產組織機構和經濟學方面的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巴貝奇提出了「邊際熟練」原則,——即對技藝水平、勞動強度定出界限,作為報酬的依據。

3: 羅伯特。歐文(英國的空想主義家)經過一系列的試驗,提出了「在工廠生產中重視人的因素」。

歐文是人事管理的創始人

第三節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一、管理理論概述

1:世界大戰結束後,工業發達的國家的勞工運動有了發展,勞資矛盾尖銳 2:企業規模在激烈競爭中迅速擴大 3:

科學技術的個發展 4:職工隊伍的結構、文化程度都有了變化。社會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為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a:

突出了企業的經營決策問題 b:要求運用更先進的管理手段 c:要求管理理論和經營方法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

二、古典管理理論(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

(1)「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科學管理之父.泰羅創立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管觀點 1: 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謀求最高工作效率 2:

達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舊的經驗方法 3:實施科學管理的核心問題——要求人員和工人雙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來乙個徹底的改變泰羅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

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效率 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 3: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 4:

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 5:使管理和勞動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畫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行職能.代表作《科學管理原理》1911 年。

亨利。甘特.重要貢獻之一是設計了一種用線條表示的計畫的因素成「甘特圖」 代表作——《工業的領導》1916,《工作組織》1919。

布雷斯及他的妻子.兩人以進行「動作研究」而著稱泰羅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論和實踐構成了泰羅制。「泰羅制」著重解決的問題是用科學的方法提高生產現場的生產效率問題

(2)對「泰羅制」的評價。「泰羅制」應用在生產現場管理中效果顯著,但其推廣卻很不順利,遭到了資本家和工人的反對。「泰羅制」當時之所以遭到反對,一方面是因為社會上傳統意識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它本身也存在著弱點,我們應當用歷史的觀點客觀地評價。

1:它衝破了傳統地落後地經驗管理辦法,將科學引進了管理領域,創立了一套具體地科學管理方法 2:科學地管理方法和科學地操作程式使生產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動了生產地發展, 適應了資本主義地發展。

3:由於管理職能於執行職能地分離,企業中開始有一些人專門從事管理工作 4:泰羅把人看成會說話的機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員的決定、指示、命令執行勞動, 在體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壓榨。

缺陷:泰羅制是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同時也受到歷史條件和個人經歷的限制,它的科學管理所涉及的問題比較小,管理的內容比較窄,企業的財務、銷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動都沒有涉及。

(3)法約爾的「組織管理理論」泰羅制在科學管理中的侷限性主要是由法國的亨利。法約爾加以補充的。「組織理論」的中心問題:

組織結構和管理原則的合理化,管理人員職責分工的合理化。法約爾:認為要經營好乙個企業,不僅要改善生產現場的管理,而且應當注意改善有關經營的六個方面的職能:

技術職能、 經營職能、 財務職能、 安全職能、 會計職能、 管理職能(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14 條原則 1:分工 2:權力與責任 3:

紀律 4:統一命令 5:統一領導 6:

員工個人要服從整體 7:人員的報酬要公平 8:集權 9:

等級鏈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員保持穩定 13:主動性 14:集體精神。

亨利·法約爾的貢獻:在管理的範疇、管理的組織理論、管理的原則方面提出了嶄新的觀點。 馬科斯·韋伯:德國社會學家,在組織體系和組織原則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理論

二、行為管理理論

(一)行為科學的由來.泰羅制的「科學管理「理論把人看成「經濟人」而行為科學把人看成「社會人」即:影響工人生產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質條件外,還有人的工作情緒。

[[行為科學]——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規律的科學

(二)「行為科學」的早期理論——人群關係論(代表人:梅奧) 霍桑試驗.目的:

找出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率的影響,以尋求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經.過程:試驗首先從變化現場工作的照明強度著手。

研究人員將參加工作的工人分成兩組,一組為試驗組,一組為控制組。控制組一直在平常的照明強度下工作,而試驗組則給予不同的照明強度。當試驗組的照明強度逐漸增大時,試驗組的生產增長比例與控制組大致相同,當試驗組的照明強度逐漸降低時,試驗組的產量明顯下降。

試驗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變不是影響生產率的決定因素。後來再進行其他方面的試驗。觀點:

1:企業的職工是社會人 2:滿足工人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 3:

企業中實際存在一種「非正式組織」——企業職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產中必然產生相互之間的人群關係,產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和慣例,要求個人服從。這就構成了「非正式組織」4:企業應採用新型的領導方法.

影響:人群關係理論是「行為科學」管理學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強調要重視人的行為,而行為科學還要求進一步研究人的行為規律,找出產生不同行為的影響因素,**如何控制人的行為以達到預定目標。

(三)「行為科學」學派的主要理論

1: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尚未滿足的需要—-為目標而驅使的行為——目標的滿足.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的觀點:a:乙個人的需要取決於他已經得到什麼,尚缺少什麼, 只有尚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 b:

人的需要都有輕重層次,某一需要得到滿足後,另一需要才出現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

感情和歸屬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實現需要缺點:

缺乏客觀實際性

2:雙因素理論——赫茨伯格.赫茨伯格拋棄了傳統的觀點:

滿意——(對立面)——不滿意. 提出新觀點:滿意——沒有滿意——沒有不滿意——不滿意.

調查認為:使職工感到滿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的性質和內容方面的。而使他們不滿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環境或者工作關係方面的。

赫茨伯格把前面的因素叫激勵因素,後者叫保健因素(1)保健因素:當這類因素得到改善時,職工的不滿就會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對職工起不到激勵的積極作用。包括:

企業的政策與行政管理、監督、與上級的關係、與同事的關係、工作安全,個人生活、工作條件等

(2)激勵因素:這些因素具備時可以起到明顯的激勵的作用,當這類因素不具備時,也不會造成職工的極大不滿。包括:

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視、提公升、工作本身的性質、個人發展的可能性、職責.結論:激勵因素是以工作為中心的,即以對工作本身是否滿意,工作中個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提公升為中心的。

而保健因素則與工作的外部環境有關,屬於保證工作完成的基本條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有很大的相似性,馬斯洛的高需要層次即赫茨伯格的激勵因素。而為了維持生活所必須滿足的低層次需要相當於保健理論

3:x、y 理論(1)x 理論和 y 理論——麥戈雷格.x 理論的主要觀點:

人的本性是壞的,一般人都好逸惡勞,盡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於人有厭惡工作的特性,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 僅用獎勵的辦法是不夠的,,必須進行強制、監督、指揮、對懲罰進行威脅,才能使他們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標。一般人胸無大志,通常滿足於平平穩穩地完成工作。y 理論的主要觀點:

人都是積極向上的,他們對工作的喜歡取決於他們把工作看成是一種滿足還是一種懲罰。 人們在通常情況下願意承擔責任,人們都熱衷於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製造性。結論:

x 理論假設較低層次的需要支配著個人的行為,y 理論則假設高層次的需要支配著人的行為。麥戈雷格認為 y 理論比 x 理論更實際有效,因此他建議讓員工參加工作於決策。為員工提供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建立良好的群體關(2) 超 y 理論——喬伊。洛爾斯.主要觀點:

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質、成員素質等來決定不同的人對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規化的組織與規章條例來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願參與問題的決策去承擔責任。這種人歡迎以 x 理論來指導工作,有的人則需要更多的自治責任和發揮個人創造性的機會。

這種人則歡迎用 y 理論來指導工作。

週三多管理學筆記

編制計畫需要實事求是地對機會的各種情況進行判斷.企業目標指明主要計畫的方向,而這些主要計畫又根據反映企業目標的方式,規定各個主要部門的目標.編制計畫前提條件的主要原則是,凡承擔編制計畫的每個人越徹底地理解和同意使用一致的計畫前途條件,企業計畫工作就越加協調.在確定計畫期限時,只單獨考慮 費用似乎是不...

週三多第三版管理學知識要點總結

管理管理管理管理 是指組織 載體 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 協調相關資源 物件 的過程 本質 古典管理 形成於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美歐,主要分為科學管理理論和組織管理理論。科學管理理論著重研究如何提高單個工人的生產率。組織管理理論著重研究管理職能和整個組織結構。行為...

管理學週三多第三版有部分考研講義

目錄 2 第一部分序言 3 第二部分知識框架及重難點詳解 5 管理學 5 一 本書衝刺建議 5 二 本書知識框架 6 重難點總結 6 第一篇總論 6 第1章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6 第2章管理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 8 第3章全球化與管理 9 第4章資訊與資訊化管理 10 第二篇決策與計畫 11 第5章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