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思想的發展與啟示

2021-03-04 07:55:34 字數 5040 閱讀 5028

管理學(中級)作業一:

管理科學與工程 2007級李永康

本文先回顧了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管理思想,在次基礎上對中國管理思想進行了總結歸納,得出了一些啟示。

一: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長廊中,擁有許多耀古爍今的「聖哲」,如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法家的韓非子等等,他們都是精心思謀天下大治的管理思想大師,他們各自創立了一套人與社會的管理之道。然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的管理思想遠不僅此。本文稍做總結。

1.儒家思想蘊涵的管理思想

儒家文化是以張揚修身齊家、濟世安民的人文之道為其核心內容的因而無論從其文化的內容特徵上看,還是就其文化的價值取向上說,它實際上是一種著眼於社會管理的學說。儒家管理哲學的中心思想是「王道」,即主張實行「仁政」,一方面,提醒統治者要以良好的道德形象感染百姓,使廣大民眾自覺地服從統治;另一方面,號召老百姓、臣民之間要加強道德修養,通過和諧人際關係,以求天下太平。儒家以「王道」為中心的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標在儒家看來,治國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又可分為「修己」的自我管理和「安人」的社會管理兩大部分。孔子十分強調管理者的「正己」在管理中的巨大影響作用。諸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這都是在提醒管理者一定要重視自身的品行修養,必須做到安人先正己。

其二,民為邦本的管理意向孔子把是否關愛民眾作為能否有效地統治民眾的前提, ,民心和民信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取向。這種「人本」管理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實踐效用。

其三,貴和中庸的管理方法在儒家文化那裡,「和」既是管理的目的性要求,也是管理的方**要求。孔子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提倡中庸,是反對在處理問題時走極端、防止片面性。

2.道家思想蘊涵的管理思想

道家的基本思想是強調順應自然、以柔克剛,這就決定了其管理思想的「柔道」特色。老子的《道德經》中充滿了對今世人生的關愛和社會治理的關注。老子實際上是用「道」和「德」這一對哲學範疇來統領他的治國思想,主張治國者遵循「道」並依據「德」來管理民眾和國家。

老子處理人事關係的基本方略「處下不爭」,這是老子倡導的在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領導與被領導關係時的基本方略。「處下」是為了更好地居上,「不爭」則是為了更好地爭得。老子是從管理者能否讓被管理者誠服以致「王天下」的視角來論述這一問題的。

老子提出的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中的「自」,是總覽道家的管理思想,其中確有花小力而成大事的聰明智慧型。

3.法家思想蘊涵的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思想起源於春秋時期,流行於戰國時代,在秦王朝時期達到了頂峰,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管理體系。法家的思想從一開始就是典型的實用管理思想。對此,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言:

「用現代的術語說,法家所講的是組織和領導的理論和方法。」法家的管理思想體系,概括起來就是「法」、「術」、「勢」三位一體的極端**的**集權制。法、術、勢是其管理思想的法家之「法」,是指管理的法律制度。

法家之「術」,是指管理的策略手段。韓非把統治、管理之「術」分為三大類:形名術、用人術和治奸術。

法家倡導的用人之術,有三點是值得思考的。其一,用人要注意排除聲譽干擾。其二,要堅持任人唯賢。

其三,用人要注意揚長避短。這些用人之道,至今看來都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4.墨家思想蘊涵的管理思想

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兼相愛,交相利」,其他各種管理主

張都圍繞這一核心展開並構成乙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兼相愛,交相利墨子認為要想達到「兼相愛」,必須上自國君,下至眾民,都不能只知「自愛」,而要「相愛」,即人們之間要和睦相處。「兼相愛」是墨子的基本管理準則。

既要役使百姓,又不使產生抱怨;既有欲求,又不貪心;既莊重又不傲慢;既威嚴又不兇猛。剛柔相濟、恩威並用,這就是「中庸」思想在管理中的體現。

5.兵家思想蘊涵的管理思想

孫子是中國最傑出的兵學大師,他的思想對現在的商戰具有非常重

要的指導意義。孫子的戰爭原理,可概括為四項,即:「慎戰」、「先知」、「先勝」、「主動」。知彼知己與慎戰、先知原理孫

子認為,戰爭是國家的大事,要詳加體察。不是對國家有利,就不用兵;不是非常危險,就不作戰。善於用兵者,要從治道、天時、

地利、將領、法制這五個方面來比較、計算各項細節,以求得其事實,

即先知。孫子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要想不傷絲毫,惟有使用戰爭以外的手段,此即「伐謀」與「伐交」。這些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先勝手段。另外,先勝態勢取決於周全的準備。

在戰爭進行中和戰爭的軍事行動之前,誰能爭取主動,誰就有操勝券的可能,這就是「主動」原理。

6.《易經》和《洪範》,《管子》蘊涵的管理思想

「易」為中國學術思想的根本,凝聚著中國文化在漫長的文發展過程中對自然和人生規律探索的經驗成果。《易經》原理影響著國人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易道管理的核心就是把對世界的認知和自的價值,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密切結合起來,這種決策管理模式包含著

許多具體的經營策略,涉及了**、計畫、決策、組織、溝通、變通、控制、用人原則等諸多現代管理學中所關注的問題。計畫、決策、組織、溝通、變通、控制、用人原則等諸多現代管理中所關注的問題。

《洪範》的意義,在於它第一次系統表述了以「順五行」為核心的理天下的**,而將整個世界納入五行系統之中。其主要內容是:「五行」(自然的認識):

水、火、木、金、土。「皇極」(政治原則):行為規範、為民造福、選任賢能、賞罰、服從王法。

「三德」(治理臣民的方式):一般-正直、亂臣賊子-強硬、良民-平和。蘊涵著管理的一些思想。

《管子》是一部世界上時間較早,內容非常豐富,熔各家管理思想

於一爐的古代國家管理學巨著。它是一部以國家巨集觀管理為主要特色

的管理理論著作。在它的《心術上》篇裡非常明確地指出,國家管理與人體的結構存在著驚人相似的運作方式。心術論的核心是這樣的三句話:以天地為心,以法治國,以德治人。

7.中國古代偉大工程折射的管理思想

我國古代一些著名的工程,都卓越地體現了系統思想,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戰國時期,李冰父子帶領勞動人民修築了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把分洪、灌溉、排砂在乙個工程中巧妙地結合起來。這便是系統

思想的萌芽。萬里長城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歷史見證。在工程上,一般分作鎮城、路城、衛城、關城、堡城、城牆、放台、煙墩等不同等級、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築,形成乙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

在管理上,沿線設九個鎮,每個鎮設總兵,上受兵部指揮,每鎮之下又分級設「路」、「關」及城堡、墩台。這是個典型的「金字塔式」的等級管理系統,命令自上而下層層下達,遇有敵情,資訊由烽火台到關城守備,到各路軍校首領、總兵,一直報到朝廷,是自下而上的反饋過程。

二.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啟示

1.民本思想與人本管理

儒家以人為本的倫理思想,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中,就是對企業進行人本主義的倫理管理,其特點是企業管理工作以做好人的工作為核心,通過倫理規範和道德教化,培養人們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實現企業和諧有序發展的目標。

2.系統思想與系統管理

中國古代像故宮、古運河等偉大工程,都體現了系統工程與系統管理的思想。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其一:

企業是乙個複雜的系統,進行企業管理必須從企業系統的觀點出發,認真研究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系統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二:在進行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整體性原則,樹立全域性觀念。

也就是說必須有乙個統籌的規劃,全面的考慮,絕不能因區域性的、暫時的利益而影響了全域性,甚至破壞了整個系統的目的。其三: 系統的有效運轉取決於系統的層次性。

如果層次不清,自上而下的資訊傳遞、自下而上的資訊反饋以及同一層次各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絡就會出現混亂,使整個系統不能

正常運轉,效率下降,達不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3.權術思想與領導理論

法家所謂的「勢」,從表面上看是一種權勢、威勢,而本質上是一種影響力,是一種影響、制約以致改變下屬行為的力量。這種影響力的形成,既來之領導者的正式權力,也來自一些非權力因素,後者補充和加強著前者。如此「勢」論,對於今天的領導者、管理者如何正確發揮自己對下屬的影響力,仍然富有啟迪。

4.修己思想與領導者素質理論

儒家認為修己安人領導人的思想道德素養是實現有效管理的關鍵。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準則、以「和」為目標的倫理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孔子認為,管理者得到被管理者的信任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被管理者的信心的高低,對於管理工作的成敗,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義。

5.人才思想與知識管理

中國古代在選人、用人上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鑑。《太公六韜》中的:「一曰仁,二曰義,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謀,是謂六守。

」強調的是選拔人才必須符合「六守」的標準,也就是說作為人才應具

備以上六種德性。人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企業之爭首先是人才之爭,企業領導人必須樹立人才觀念。選拔人才必須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任人唯賢。

要因人施用,各盡其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重視人才的培養。總之,現代企業領導人,要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求才之渴,用才之能,容才之量,護才之魄,舉才之德,育才之責。企業領導人知人善任是領導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

知識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人才管理。儒家人才管理思想中的乙個重要內容就是「選賢與能」與「任而能信」。孔子認為,對於考查合

格已被任用的人,應在工作上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援,這是用好人才、

發揮其才幹的重要條件。孟子則以「選賢與能」與「任而能信」

為推行仁政的組織保證,他認為,國君選用賢能的人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如果身邊的人說賢能,不能相信;大夫們說賢能,也不能相信;全國的人都說賢能,並且考查之後發現他真的賢能,才可任用。

6.賞罰思想與激勵理論

中國許多聖賢都重視賞罰分明。曹操採取褒亡厚往的激勵手段曹操說:「勢有不得已也。

陷之甚過,則從計也。必殊死戰,在亡地無敗者。」就是說士兵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拼死戰鬥,如果陷於危險的絕境,就會聽從指揮。

曹操認為「褒亡厚往」是激勵部屬士氣的重要手段。他說:「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就是說獎勵死者是為了鼓勵活人,厚賞前人是為了激勵後人。曹操以嚴格的賞罰制度來加強部隊的組織紀律性。他說:

「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意思是說,賞有功的而不懲辦有罪的,這是不符合國家**的。

打了敗仗要按法律治罪,造成損失的要免去官職和封爵。這與現在管理思想的激勵理論有相同之處。

7.兼聽思想與溝通理論

中國古代君主很多重視納諫。唐太宗接納魏徵「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意見,懂得「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其實這就是重視和下級的溝通。

現在企業也應該重視資訊的準確傳遞,加強建設性的溝通。

8.變革思想與變革理論

中國管理思想史發展精要

在圖書館躊躇再三,選下一本 學易經,通管理 之所以說躊躇再三,因為從來沒有對易經產生過興趣,更不用提讀什麼 易經 乃至從 易經 中尋找到中國管理思想發展的足跡。原以為這是一本需要硬著頭皮去啃的無聊作品,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卻時時觸碰到令人拍案叫絕的對 易經 的精彩解讀,我已不記得自己當時搖過多少次的頭...

對中國的教育發展有何啟示,中國應從何入手

談到中國的教育,大概大部分人腦海中第乙個反應就是應試考試,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吧,然後大部分的人就會責備中國的教育如何的不好,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結合自生的經歷談談對中國教育的看法。從歷史可以得知,孔子在教他的 的時候都是告訴他的 要勤讀書多讀書,所以他的 各個都是搖頭晃腦的,那是否每個 都能懂的...

管理思想的發展

一 填空題 1.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分為巨集觀管理的 和微觀管理的 2.中國歷史上的 道 有多種含義,順 道 中的 道 屬於客觀範疇,指的是 3.重人 是中國傳統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二是 4.法約爾認為,要經營好乙個企業,不僅要改善生產現場的管理,而且應當注意改善有關企業經營的六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