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黃福華李堅飛版重點

2021-03-04 07:55:34 字數 5504 閱讀 9494

第一、二章管理與基本理論

◆管理的定義:指管理者在一定環境條件下,通過實施計畫、組織、領導和控制等職能,以人為中心來協調各種資源,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管理的特徵: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管理的職能:計畫、組織、領導、控制。

◆管理人員型別:1.高層管理者(該不該做,能不能做):

對組織的管理負全責,側重於制定組織的大政方針,溝通組織與外界聯絡等。決策的正確與否決定著組織的成敗。2.

中層管理者(做什麼):貫徹執行高層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決策,並監督和協調基層管理者的工作。在組織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3.基層管理者(具體怎麼做)通常稱為監工。直接指揮和監督現場作業人員,保證上級下達的任務和計畫的完成。

◆管理者技能要求: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1.目的:

提高勞動生產率。2.原則:

①對工人操作的每個動作進行科學研究,用以代替單憑經驗的辦法;②科學挑選工人,並進行培訓和教育使之成長;③與工人親密協作,以保證一切工作按已發展起來的科學原則去辦;④資方與工人間在工作和職責上幾乎均分,資方把自己比工人更勝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攬下來。3.作業管理:

①為作業挑選「第一流的工人」;②制定科學的工作方法;③實行激勵性工資制度:工時確定工資標準,差別計件工資制,按工人實際工作表現而非工作類別支付工資;④組織管理:把計畫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使科學工作方法取代傳統的憑經驗工作方法,實行職能工長制,例外原則;⑤心理革命。

(侷限性:基本假設人是「自然人」,諸項原則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沒很好貫徹,對工會採取懷疑和排斥態度)

◆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1.區分經營與管理;2.

提煉出管理要素: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制;3.基本原則:

分工、權利與責任、紀律、統一命令、統一領導、員工個人服從整體、人員報酬要公平、集權、等級鏈、秩序、平等、人員保持穩定、主動性、集體精神。

◆馬克斯韋伯的組織管理理論:1.行政組織體系的特點:

有確定組織目標,明確分工,自上而下等級系統,人員考評和教育,職業管理人員,遵守規則和紀律,組織中人員關係以理性準則為指導。2.理想官僚組織模式:

組織中人員應有固定和正式的職責並依法行使職權,組織結構是層層控制體系,成員間關係對事不對人,成員的選用與保障,專業分工與技術訓練,成員職位支付薪金並建立獎懲與公升遷制度。3.權力觀:

傳統權利,超凡權利,法定權利。

◆梅奧的人際關係學說:職工是社會人,在正式組織中存在「非正式組織」,新型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於提高職工滿足度。

第三章目標設立與戰略安排

◆目標:是目的或宗旨的具體化,是個人或組織根據自身的需要而提出的在一定時期內經努力要達到的預期成果。

◆目標的性質:1.多樣性:管理人員目標數適當,分清主次;2.層次性:社會層、組織層、個人層;3.網路性。

◆目標管理特點:明確目標、參與決策、規定時限、評價績效。

◆目標管理優缺點:優:對組織內易於度量和分解的目標帶來良好績效;有助於改進組織結構的職責分工;有助於調動員工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意見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人際關係。

缺:偏重操作忽視原理;制定目標缺乏統一指導;制定目標困難;過多強調短期目標;哲學假設不一定都存在;目標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缺乏靈活性;有時懲獎不一定都能和目標成果相配合,也難保證公平性,從而削弱目標管理效果。

◆戰略層次:公司層、業務層、管理層戰略。

◆戰略管理過程:確定組織的使命和目標,組織外部環境分析,組織內外部條件分析,swot分析和戰略形成,戰略實施,戰略控制。

◆公司層戰略選擇:1.穩定型戰略:

無變化戰略、維持利潤戰略、暫停戰略、謹慎實施戰略。2.增長型戰略:

集中於單一產品或服務的單一戰略、同心多樣化戰略、縱向一體化戰略、橫向一體化戰略、復合多樣化戰略。3.收縮型戰略:

抽資轉向戰略、放棄戰略、清算戰略。4.組合型戰略:

同一型別戰略組合、不同型別戰略組合。

◆業務層戰略選擇:1.業務層戰略框架/波特競爭戰略理論:

五種基本競爭力量包括現有企業間競爭、進入障礙、替代威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商的議價能力。2.選擇競爭優勢:

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一點戰略。

第四章計畫與決策

◆計畫工作:根據環境需要和組織自身實際情況,通過科學**,確定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組織所要達到的目標及目標實現方法。(1.

特點: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經濟性、創造性。2.

作用:彌補不確定性帶來的問題,有利於管理人員把注意力集中於目標,有利於提高組織工作效率,有利於有效進行控制。3.

原則:限制因素原則、許諾原則、投入原則、靈活性原則、導向變化原則)

◆計畫的型別:1.按時間期限:

長、中、短期計畫;2.按明確性:指導性、具體性計畫;3.

按廣度:戰略、作業計畫;4.按表現形式:

宗旨、目標、戰略、政策、規則、程式、規則、預算。

◆計畫工作的程式:描述宗旨,評估狀況,確定目標,確定前提條件,制訂計畫方案,評價方案,選擇方案,制定輔助計畫,編制預算。

◆決策:組織為達到某一目標、目的或企圖,而從眾多方案中選擇乙個最優方案或策略並加以實施的過程。(1.

特點:針對、現實、優化、選優性;2.過程:

找出差距或問題,確定決策目標,擬定可行性方案,可行性方案的評價,選擇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決策效果)

◆決策類別:1.按重複程度:

常規、非常規決策;2.按作用和重要程度:戰略、管理、業務決策;3.

按決策問題條件:確定型、風險型、非確定型;4.按決策主體:

個人、群體決策。

第五章組織設計與人員配置

◆組織的特徵:1.必須有乙個共同的目標,2.是實現組織目標的工具;3.包括不同層次的分工協作。

◆組織設計的原則:目標統一原則,指揮統一原則,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原則,專業分工與協作原則,責權相結合,有效管理幅度原則,精簡高效原則,穩定性和適應性相結合的原則。

◆組織橫向結構:1.部門劃分原則:精簡、彈性、目標實現、分工與協調原則;2.部門劃分方法:按人數、時間、職能、產品、地區、服務物件劃分。

◆組織縱向結構:(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人員能力、下屬員工能力、組織內資訊溝通效率、管理層次高低、工作的屬性、工作環境穩定性、工作計畫完備性)

◆錐形和扁平型組織:1.錐形:

優點:管理嚴密,分工明確,上下級易於協調;缺點:影響資訊傳遞速度可能資訊失真,影響積極性,容易使計畫的控制工作複雜化。

2.扁平型:優點:

資訊縱向傳遞速快,密切上下級關係,管理費用低,被管理者有較大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滿足感;缺點:主管不能對下屬進行充分有效的指導和監管,上下級協調較差,同級間相互溝通困難。

◆組織結構基本形式: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模擬分權結構、矩陣式結構。

第六章衝突與協調

◆影響集權與分權程度的因素:決策的代價,政策的一致性,組織規模,組織的成長,管理哲學,人才的數量與素質,控制的可能性,職能領域。

◆分權集權的衡量標誌:決策的數量、範圍、重要性和審核。

◆授權:1.內容:

分派任務、委派權利、明確責任。2.原則:

重要原則、明責原則、適度原則、不可越級授權。3.好處:

信任下屬得到下屬尊重,發揮下屬聰明才智,減輕上司工作負擔。4.心理障礙:

怕失去控制、怕競爭、怕失去權威、被獎賞的慾望、需要工作的感覺。5.藝術:

清楚明確地陳述管理政策,明確規定各種工作任務和目標,根據所要完成任務挑選人員,保持資訊溝通渠道暢通。

第七章領導與激勵

◆領導:行為論、過程論、能力論。(三要素:被領導者,能力,領導行為明確目的性影響下屬以實現組織目標)

◆領導和管理:1.含義不同。

領導是率領或引導某個組織朝著某個目標努力,一般包括引導、率領和指揮等含義;管理是負責並督促某項工作順利進行,一般包括管轄、處理、約束等含義。2.任務不同。

3.物件不同。4.

作用不同。5.途徑不同。

6.工作重點不同。

◆領導者權利**:法定性、獎賞性、強制性、專家性、參照性權利。

◆激勵:組織為激發員工內在潛力,開發員工能力,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組織效率,實現組織目標而採取的某種或多種措施與手段。(四要素:

激勵主體、激勵客體、激勵目標、激勵手段;實質:動機激發、推動、強化人的行為的過程即激勵過程。尚未滿足的需要是產生激勵的起點,進而導致某種行為,行為結果可能滿足需要後法生對新需要的追求,也可能未得到滿足而產生消極或積極的行為。

)◆激勵理論:1.馬**的需要層次理論:

①內容: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需要;②特徵:需要的多樣性、層次性、潛在性和可變性。

2.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激勵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認可、成就和責任,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術監督、薪水、工作條件及人際關係等。

3.期望理論:①內容:

激勵力=期望值×效價;個人努力→個人成績(績效)→組織獎勵(報酬)→個人需要。②基礎是自我利益,核心是雙向期望,假設是管理者知道什麼對員工最有吸引力,員工判斷依據是員工個人知覺。③貢獻:

提出目標設定與個人需求相統一理論,注重量化分析。4.公平理論:

橫向縱向。5.強化理論:

正強化和負強化,連續固定強化和間斷的事件數量不確定的強化。

◆激勵方式與手段:1.物質利益激勵:

避免相應制度缺失,和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2.社會心理激勵:

目標、教育、感情、尊重、參與、榜樣、競爭激勵。3.工作激勵:

委以恰當工作;正確評價工作,合理給予報酬、形成良性迴圈。

第八章管理溝通

◆組織溝通:特定組織中的人們為達成組織目標而進行的資訊交流。

◆溝通的作用:1.使組織管理更有效率;2.是協調個體行為模式、使組織成為乙個整體的凝聚劑;3.是領導激勵下屬、實現領導職能的基本途徑。

◆溝通種類:1.按組織程度:

正式、非正式溝通;2.從傳送資訊者與接收資訊者地位是否變換:單向、雙向溝通;3.

按語言的不同形式:口頭、書面溝通;4.按資訊流動方向:

上行、下行、平行溝通。

◆溝通網路:鏈式、環式、y式、輪式、全通道式。

第九章管理控制

◆控制:即檢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計畫、標準和方法進行,發現偏差、分析原因,進行糾正,以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

◆控制的主要內容:對人員、財務、作業、資訊、組織績效的控制。

◆控制的型別:1.按時機、物件、目的:

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反饋控制;2.按手段:直接(時滯、資訊繁雜、忽略企業中人)、間接控制;3.

按**:正式組織控制(實施標準化、保護組織財產不受侵犯、質量標準化、防止濫用權力、對職工工作進行指導和測量)、群體控制、自我控制。

◆控制基本原則:適時性,適度性(防止控制過多或不足、針對重點、考慮經濟性),客觀性,彈性。

◆控制的基本過程:1.確立標準:

時間、生產率、消耗、質量、行為標準(確定控制物件;選擇控制重點;制定標準的方法有統計方法、經驗估計法、工程方法)。2.衡量工作成效:

收集資訊,建立資訊反饋系統;通過衡量成績,檢驗標準的客觀性和有效性;確定適宜衡量頻度。3.糾正偏差:

找出偏差產生主要原因,確定糾偏措施的實施物件,選擇恰當糾偏措施。

◆控制的基本方法:1.預算控制。

2.生產控制:對**商、存貨、質量的控制。

3.比率分析:注意對比專案的相關性、對比口徑的一致性、衡量標準的科學性。

4.審計控制:內、外部。

管理學原理重點

管理學 課程知識點 第1章1.必須清楚的概念 管理是通過計畫 組織 控制 激勵和領導等職能獲得 配製和利用人 財 物和資訊等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組織效率是指組織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滿足其成員個人目標的能力和程度。組織效力是指組織實現其目標的能力或實現其目標的程度。管理的物件是指能夠被...

管理學原理考試重點

p13 管理思想演進的主要線索 1 科學化 理性化線索 2 重視人的趨勢 3 管理過程線索 4 實證分析線索 p19 個體行為傳統的看法 1 經濟人假設 2 社會人假設 3 管理人假設 p33 對管理概念的理解 管理是組織中維持集體協作行為延續發展的有意識的協調行為。1 管理是組織的特殊器官 2 管...

管理學原理考試重點

一 管理與管理學 1.識記 1 管理的概念 p5 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 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2 管理的基本職能 p6 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 創新。2.領會 1 管理學的研究物件 蔡p5 管理學的一般規律。2 管理二重性 蔡p15 與生產力相聯絡的自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