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精華專公升本專用四

2021-03-04 07:55:34 字數 5150 閱讀 9972

第七章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組織變革****

1、組織變革:就是指組織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及時對組織中的要素及其關係進行調整,以適應組織未來發展的要求。

2、構成促使組織變革的兩大方面的力量:組織的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的變化。

3、對變革的兩種典型認識:①將變革視為偶然發生的例外,「風平浪靜」觀;

②將變革視為一種自然狀態,「激流險灘」觀。

***組織變革的型別***

4、按變革的程度和速度不同:漸進式變革、激進式變革。

5、按工作的物件不同:以組織為重點的變革、以人為重點的變革、以技術為重點的變革。

6、按組織所處經營環境狀況不同:主動性變革、被動性變革。

7、本章按組織變革的不同側重,分四種型別:

①戰略性變革--指組織對其長期發展戰略或使命所做的變革(業務收縮---剝離非關聯業務;戰略擴張---併購、文化重組);

②結構性變革--指組織根據環境變化而重新在組織中進行權力和責任的分配,使組織柔性靈活;

③流程主導性變革--指組織緊密圍繞其關鍵目標和核心能力,充分應用現代資訊科技對業務流程進行重構;

④以人為中心的變革--指組織通過對員工的培訓、教育等引導,使他們能夠在觀念、態度、行為方面與組織保持一致。

***組織變革的動因***

8、組織變革的動因:①外部環境因素----1.巨集觀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科技進步的影響;3.資源變化的影響; 4.競爭觀念的改變。

②內部環境的因素----1.組織機構適時調整的要求;

2.保障資訊通暢的要求;

3.克服組織低效率的要求;

4.快速決策的要求;

5.提高組織整體管理水平的要求。

***組織變革的目標和內容***

9、組織變革的目標:①使組織更具有環境適應性;②使管理者更具有環境適應性;

③使員工更具有環境適應性。

【管理者是組織決策的制定和組織資源的分配人,員工是組織變革的最直接的感受者。】

10、李維特:美國管理學者,認為:組織是乙個多變數的系統,管理者所能變革的領域或物件----人員、結構、任務和技術。

11、組織變革的具體內容:1.對人員的變革;2.對結構的變革;3.對技術與任務的變革。

【1.結構變革---權力關係、協調機制、職務與工作再設計、集權程度;

2.技術與任務變革---工作過程、工作方法、裝置改造;

3.人員變革---態度、技能、期望、認知、行為。】

12、組織變革的影響因素:①環境; ②戰略; ③技術; ④組織規模和成長階段。

13、組織變革的阻力一般有三個方面:①對不確定性的恐懼;②對可能失去個人利益的恐懼;③不認為變革符合組織的最佳利益。

【具體分析:1.個體和群體方面的阻力----①認識和習慣;②投入費用;③對未知因素的恐懼;④對權力和影響的威脅;

2.組織的阻力; 3.外部的阻力。】

14、減少阻力的方法:1.確保達成共同的變革願景;2.溝通變革的目的和重要性;

3.認識到變革的情形影響; 4.理解變革的各方面影響;

5.樹立理想的行為模式; 6.提供有效的反饋、合理的報酬;

7.對阻力做出一致的反應; 8.靈活、耐心、支援。

***組織變革的過程***

15、庫爾勒*盧因:①解凍---心理準備階段;②變革---行為轉換階段;③再凍結---行為強化階段。

16、解凍的三條途徑:1.驅動力(使行為脫離現狀的力量)的增強;2.制約力(妨礙脫離現狀的力量)的減弱;3.兩種力量的混合。

***組織衝突***

17、組織衝突:是指組織內部成員之間、不同部門之間、個人與組織之間由於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不一致導致彼此相牴觸、爭執甚至攻擊等行為。

18、導致團體內部或團體之間發生衝突的最直接因素:競爭。

19、產生衝突的原因有三類:①溝通差異; ②結構差異; ③個體差異。

20、衝突的結果:1.有益的建設性衝突;

2.有害的破壞性衝突---由於認識上的不一致、組織資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員工發生相互牴觸、爭執,導致組織效率下降。

21、建設性衝突---指組織成員從組織利益角度出發,對組織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提出意見等。

【保護措施:①應當創造一種組織氣氛,使員工敢於發表不同意見;

②要保持資訊的完整性和暢通性;

③要避免和改正組織中壓制民主、束縛成員創新的機械式的規章制度,以保持組織旺盛的活力。】

22、組織衝突的淵源有四個方面:1.組織目標不相容; 2.資源相對稀缺;

3.層級結構關係差異;4.資訊溝通失真。

23、組織的常見型別:1.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的衝突;2.直線與參謀之間的衝突;

3.委員會成員之間的衝突。

24、正式組織的活動---以成本和效率為主要標準;非正式組織---以感情和融恰的關係為標準。

25、直線關係:是一種指揮和命令的關係,授予直線人員的是決策和行動的權力。

26、參謀關係:是一種服務和協助的關係,授予參謀人員的是思考、籌畫、建議的權力。

27、解決直線與參謀的衝突的途徑:①明確必要的職權關係;

②授予參謀人員必要的職能權力;

③給予參謀人員必要的工作條件,使其能夠及時了解直線部門的活動進展情況,並提出更具實際價值的建議。

***組織文化***

28、組織文化:是指組織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並且為組織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組織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範和思維模式的總和。

(x)29、組織文化的基本特徵:①組織文化的核心:組織價值觀;

②組織文化的中心:以人為中心的人本文化;③組織文化的管理方式:以軟性管理為主;④組織文化的重要任務:是增強群體凝聚力。

29、組織文化的主要特徵:①超個體的獨特性;②相對穩定性;③融合繼承性;④發展性。

30、組織文化的層次:1.潛層次----精神層; 2.表層----制度層; 3.顯現層----物質層。

補充1:組織文化的內容:①組織的價值觀---指導各種活動的一般看法、基本觀點;②組織精神---認識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趨勢、主導意識;③倫理規範。

補充2:組織精神是乙個組織的精神支柱,是組織文化的核心。

補充3:組織文化的形成:①管理者的倡導; (後期教育) (前期)

②組織成員的接受:「社會化」與「預社會化」。

31、約翰*科特:以組織文化和經營業績為研究的主要物件,

把組織文化分為----①強力型組織文化;②策略合理型組織文化;③靈活適應型組織文化。

32、組織文化的功能:1.凝聚功能----把員工個人追求與組織的追求緊緊聯絡起來;

2.導向功能----組織價值觀念對組織主體行為的引導,即對組織領導人和廣大員工行為的引導上;

3.激勵功能----強調信任、尊重、理解每個人,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4.提高素質功能;

5.塑造形象功能。

週三多:【①整合功能;②適應功能;③導向功能;④發展功能;⑤持續功能。】

33、組織文化建設的原則:1.目標原則;2.價值觀念原則;3.合理原則;4.參與原則。

34、組織文化建設的途徑:1.確立正確的組織價值觀; 2.強化員工認同; 3.提煉定格;

4.鞏固落實; 5.豐富發展和完善。

第八章領導

1、領導:就是指揮、帶領、引導和鼓勵部下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的過程。

2、實施並完成領導職能的主體:領導者。

3、領導是乙個動態過程,受到領導者、被領導者、環境三要素的制約。

4、領導定義包括了四要素:①必須有部下或追隨者; ②擁有影響追隨者的能力或力量;

③領導的目的是通過影響部下來達到組織的目標;

④領導職能的過程包括指揮、協調、激勵等內容。

5、領導的作用:1.指揮作用; 2.協調作用; 3.激勵作用。

6、領導主要處理三方面關係:1.處理與人的關係;

2.處理與事的關係;

3.處理與時間的關係。

7、領導者在於謀事----長期視角、詢問「做什麼」和「為什麼做」、挑戰現狀、做正確的事。

8、管理者在於成事----短期視角、詢問「怎麼做」和「何時做」、接受現狀、正確的做事。

9、領導的本質:影響力。

10、領導的核心:權力。

11、權力可分為:正式的權力(職位的權力);個人的權力(非職位的權力)。

12、職位的權力:1.獎賞性權力---慾望,利益引誘; 2.懲罰性權力---恐懼,懲罰威脅;

3.法定性權力---習慣觀念,組織制定。

13、個人的權力:1.專長性權力---信任,知識技能; 2.感召性權力---尊敬,人格魅力。

***領導者的型別***

14、按權力運用方式劃分:1.集權式領導; 2.民主式領導; 3.放任式領導。

【①庫爾特*盧因:最早按權力定位提出領導作風理論。②從產量看,**型領導最高,但員工沒責任感,領導不在,產量下降;從質量看,民主型領導工作效率高,領導不在,產量無變化,而且員工關係融洽、主動積極;放任型領導----績效最差。

】15、坦南鮑姆和施公尺特:領導方式的連續統一體理論(領導連續流理論)。

16、按創新方式劃分:①魅力型領導者----鼓勵下屬超越他們預期績效水平;

②變革型領導者----鼓勵下屬為了組織的利益而超越自身利益。

17、按思維方式劃分:①事務型領導者(維持型領導);②戰略型領導者。

***領導特性理論***

18、在管理學領域,現有領導理論有三類:①特性理論; ②行為理論; ③權變理論。

19、領導理論是研究領導本質及其行為規律的科學。

20、吉塞利:美國,《管理才能探索》一書中提出:8種個性特徵、5種激勵特徵。

21、偉人論----天才論----特性論

22、羅蘋斯:區分領導者與非領導者的六項特質:1.進取心;2.領導願望;3.誠實與正直;

4.自信; 5.智慧型; 6.工作相關知識。

***領導行為理論***

23、領導行為論試圖從研究領導者的行為特點與績效的關係,來尋找最有效的領導風格。

24、密執安大學的研究----r.李克特----試圖比較群體效率如何隨領導者行為的變化而變化。

【成果:①工作(生產)導向型的領導行為----領導者關心工作的過程和結果;

②員工導向型領導行為----關心員工,重視人際關係。】

25、密執安大學的研究還發現:①在員工導向型領導的組織中,生產數量高於工作導向型領導組織;②員工導向型----員工滿意度高,離職率、缺勤率低;③工作導向型----與之相反;【結論:員工導向型的領導者與高的群體生產率和高滿意度正相關,而生產導向型的領導者則與低的群體生產率和低滿意度正相關。】

專公升本管理學重點歸納

第一章管理與管理理論 1 識記 管理的概念 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管理的基本特徵 管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管理依賴於一定的環境 管理的物件是組織的資源 管理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職能構成 管理二重性的含義 是指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一方面...

河南專公升本管理學大綱

導論 走向 21 世紀的管理學 1 學時 1 管理學是乙個令人興奮的領域 2 為什麼要學習管理學 3 管理學的發展 第一篇 管理的內涵 本篇包括三章內容 管理活動 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 決策。第一章 管理活動 6 學時 本章主要在明確了管理活動的基本問題基礎上,闡述了管理活動的定義 屬性和管理職能,並...

《管理學原理》專公升本考試大綱

考試的目的與要求 管理學原理 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管理活動的普遍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儘管各種具體的管理活動千差萬別,但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都要通過一定的計畫 組織 領導和控制等職能來實現組織的目標。在實施這些管理職能時,其內容會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則卻是一樣的,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