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學試題四

2021-03-04 09:46:01 字數 4321 閱讀 1080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在教育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訪問、座談、談話、問卷等具體方法屬於 ( )

a.調查法 b.觀察法 c.實驗法 d.測驗法

2.為教育學的發展開闢了科學化道路的是 ( )

a.中國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b.西方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c.杜威教育思想的出現d.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3.被西方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是 ( )

a.法國的法約爾b.美國的泰勒 c.德國的韋伯 d.英國的厄威克

4.提出「禮」「刑」兩點措施用於治理天下的是下列哪種人性論的主張? ( )

a.性善論 b.性惡論 c.性善惡混合論 d.性無所謂善惡論

5.人們在人際知覺中產生的一種誇大了的認知偏見,這種過度類化的心理傾向屬於( )

a.光環效應 b.近因效應 c.社會刻板印象 d.情感效應

6.又被稱作「定勢效應」的是認知偏見中的 ( )

a.情感效應b.近因效應 c.光環效應 d.社會刻板印象

7.興趣產生、鞏固和發展的決定因素是 ( )

a.實踐活動b.社會生活條件 c.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d.自我教育

8.在李維特改變行為的四種模式中,不是正當手段,常常受到人們的抨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仍然有人運用,這種模式是 ( )

a.權威 b.脅迫 c.操縱 d.合作

9.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來動機重複某種無效的動作,這是受挫後行為反應表現中的( )

a.冷漠 b.倒退 c.固執 d.逃避

10.教育工作者要言行一致、旗幟鮮明,不准言不由衷和缺乏理智的感情用事,這是教育工作者態度特點的 ( )

a.自覺性 b.明朗性 c.傾向性 d.複雜性

11.職業適應性要求保持協調一致的是 ( )

a.行為與職業要求 b.思想與職業要求 c.職業要求與目標d.行為與動機

12.群體成員在群體相互作用情境中個體行為的推動力是 ( )

a.群體動力 b.群體規範 c.群體** d.群體壓力

13.明確提出了人們需要滿足的方式和相應的行為目標,從而為人們規定了日常生活的方式,限制了人們活動的範圍,這體現了群體規範功能中的 ( )

a.群體支柱 b.評價標準 c.群體約束 d.行為導向

14.在社會心理學家李雷的人際行為模式中,由幫助、支援、同情等行為導致的反應是( )

a.信任和接受 b.尊敬和服從 c.勸導和幫助 d.協助和溫和

15.關於衝突的作用,認為所有的衝突都是不好的,它與暴力、破壞、非理性等詞彙同樣,對組織績效有負面的影響,這屬於 ( )

a.現代的觀點b.傳統的觀點 c.人群關係理論的觀點d.互動理論的觀點

16.要提高領導影響力,就要加強非權力影響力,其中要特別重視的因素是 ( )

a.品格 b.才能 c.知識 d.感情

17.提出文化與符號理論的學者塞吉範內認為,領導力階層的基礎是人群力和 ( )

a.技術力 b.符號力 c.教育力 d.文化力

18.在領導決策的不同階段,領導者要求有高度的責任感,保持積極的情緒,提高理性判斷的能動性,這是 ( )

a.確定價值準則的心理要求 b.擬定方案的心理要求

c.評選方案的心理要求 d.實施決策階段的心理要求

19. -般單位決策群體的成員人數以多少為宜 ( )

a.4—8人 b.6—9人 c.5—11人 d.8—13人

20.由於群體決策中責任的分散及社會規範的影響,特別是群體多數成員的冒險或保守傾向高低而造成的影響群體決策的因素是 ( )

a.權威主宰效應 b.系列位置 c.感情對立 d.極化現象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1.簡述教育管理心理學研究的實踐意義。

22.簡述行為的定義及個體行為的共性。

23.簡述非正式教育群體的心理特點。

24.簡述教育組織社會心理環境的分類。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任選2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如果3題均作答,只按前2題計分。)

25.試論述運用獎勵激勵與懲罰激勵時應注意的問題。

26.聯絡實際,試論述非正式教育群體的心理功能。

27.試論述教育組織發展的內容和方法。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6分)

28.一所中學嘗試了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把原先的年級組一分為二,組建兩個小組,從紀律、衛生、德育、學習成績等全方位展開競爭和評比,以收到「加強內部競爭,激發教師潛能,全面提公升成績」的目的。

但實行一學年後,效果並不令人完全滿意。學生成績及其他各方面並未見與以往有較大提高,反而出現了許多矛盾。如同為乙個年級的兩個組之間資訊交流基本斷絕,教師間工作上的溝通和相互學習不再進行;由於競爭與物質利益掛鉤,導致兩組間一些教師關係緊張,等等。

從教育群體之間競爭的積極意義和消極作用方面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

教育管理心理學試題(四)參***

一、單項選擇題

1.a 2.d 3.b 4.b 5.a 6.d 7.b 8.b 9.c 10.b

11. a 12.a 13. d 14. a 15.b 16.a 17.a 18。c 19.c 20. d

二、簡答題

21.  答:(1)有利於觀察和判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變化,能有預見性和針對性地處理好教育管理活動中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的矛盾,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2)有利於改革教育管理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和需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3)有利於加強教育管理者的自身教育,培養和調節教育管理者的個性優秀品質,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水平。

22. 答:(1)定義:行為是在外部刺激的影響下,經由主體內部的折射而產生的反應活動。(2)個體行為的共性有:

①人的行為是有原因的。這種原因來自於外部的環境刺激或主體內部的需要。②人的行為是有動機的。

動機是引起人的行為的直接原因。③人的行為是有目標的。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受意識支配的,不是盲目的。

23. 答:非正式教育群體是指沒有明文規定或不需要組織認可、自發形成的教育群體。

其心理特點有:(1)行為協調一致。非正式教育群體是自願形成的,彼此看法或利益一致。

(2)群體凝聚力強。受到外界壓力時,團結一致。(3)良好的人際關係。

成員之間平等相處,有良好的群體氣氛。(4)靈敏的資訊溝通。成員之間資訊傳遞迅速,反應靈敏。

(5)公認的「核心人物」。他們為成員所公認,威信高、影響大。

24. 答:(1)按教育組織社會心理環境的形態,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2)按教育組織社會心理環境的層次,可分為巨集觀環境和微觀環境。(3)按教育組織社會心理環境的性質,可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4)按教育組織社會心理環境的範圍,可分為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三、論述題

25.、答:(l)獎勵激勵。獎勵是對人的某種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人保持這種行為。為充分發揮獎勵激勵的作用,調動人的積極性,在運用獎勵激勵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要善於把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結合起來。第二,創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第三,獎勵要及時。 第四,獎勵的程度要與貢獻的大小掛鉤。

第五,獎勵的方式要有變化,考慮教職工的需要差異。

(2)懲罰激勵。懲罰是對人的某種行為予以否定與批評,使人消除這種行為。為了發揮懲罰激勵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懲罰要公正合理,與教育相結合。第二,懲罰要掌握時機。

第三,懲罰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第四,運用懲罰措施要掌握好尺度。

第五,懲罰方式有口頭的、書面的、公開的與個別的幾種。

26、答:(1)對群體成員的作用:

①補償作用。非正式教育群體的活動是有針對性的,以補充組織活動的不足,讓成員滿足在組織中不能滿足的需要,主要是歸屬需要、交往需要。

②控制作用。非正式教育群體對成員的言行發揮著控制作用。

③同化作用。非正式教育群體成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活動之後,各自在言行及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逐步減少,共同語言、習慣等越來越多,這便是非正式教育群體同化作用的結果。

④激勵作用。非正式教育群體往往是其成員行為的激勵者。(2)對組織的作用:

①輔助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非正式教育群體可以輔助組織開展工作。

②參照作用。非正式教育群體的特殊本質及活動的多樣化為組織靈活調整自己的行為提供了參照。

③抵制變革作用。既有權力和既得利益者會利用非正式教育群體反對或者抵制變革。

④干擾作用。當非正式教育群體的目標、活動和利益與正式教育群體發生矛盾時,非正式教育群體就會起干擾和破壞作用。

⑤傳播謠言。謠言在非正式教育群體中傳播極快。

⑥結群謀私。非正式教育群體如果滑入歧途,就可能成為徇私枉法、相互勾結、中飽私囊的群體。

管理心理學試題

一 單項選擇題 20 2 40分 1 a 2 b 3 c 4 a 5 d 6 a 7 c 8 a 9 c 10 d 11 b 12 c 13 c 14 b 15 c 16 b 17 d 18 b 19 a 20 d 二 判斷題 10 2 20分 1 f 2 t 3 t 4 f 5 f 6 f 7 f...

教育管理心理學

15 領導者最寶貴的品質是 a 敏銳的觀察力b 良好的思維力c 創新能力d 良好的記憶力 16 認為管理者在決策時追求的是 滿意 而不是 最佳 在決策時只要能找到 令人滿意 的方案就可以了,不必再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物質力量去尋求 最佳 的決策,以免得不償失,這屬於 a 有限理性決策理論b 決策樹法c ...

教育管理心理學

a 凱利b 勒溫c 薛恩d 洛爾施西 18 認為 美國人照搬日本管理能否生效 的關鍵文化,而不是經濟政策。這位學者是 a 華特曼b 奧圖爾c 甘迺迪d 巴納德 19 上級將原來自己的部分權力隨同工作責任下放,移交給下級,稱為 a 放權b 交權c 分權d 授權 20 鼓勵群體成員盡可能多地 盡可能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