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1-03-04 09:32:19 字數 2082 閱讀 1793

通過暑假期間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使自己深深體會到 「教會學生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品德與社會》課是完成這一任務的主載體和主渠道。正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所指出的:「以培養學生學習做人是本課程的核心。

」為此,在《品德與社會》課中如何培養學生學會做人,談點本人的膚淺認識。

《品德與社會》課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小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學中,應扣住這一主線,串連如孝親敬長、友愛同學、文明禮貌等這些做人最起碼的基礎道德行為規範的「珠子」,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有效地確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並對學生終身發揮作用。

因此,在教學中,應扣好線,串好珠,做到:第一,滲透有心,要增強滲透意識,增強各個「珠子」滲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鑽研教材的過程中,要善於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做人因素,充分發揮學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第二,滲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結合實際,自然得體,力求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體現出學科的滲透魅力。

培養學生學會做人,要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提高和鞏固道德認識。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在教學中,應積極建立情境,採取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愉悅心情,激起學生的學生興趣。如教學《我和我的小夥伴》,在匯入新課時,開展「擊鼓傳花」的遊戲,讓學生在與夥伴的玩耍中體驗夥伴間的友情和快樂,在遊戲中揭示課文內容所蘊含的道理,這樣的遊戲匯入,既調動起了學生的愉快情緒,又在快樂中增強了合群意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去探明課文內容所蘊含的道德認識。

葉聖陶先生曾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但在教學中往往出現豐富、實用的教材內容與單

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學規律與實際教學過程之間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輕導行,重主導輕主體,重明理輕激情等。為此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型別的課文,順應編者意圖,做到以下三點,才能發揮其「教會學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著眼於做人道德認識的提高,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確立做人的基本準則,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對本節課應當學習的道德要求,能夠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從中能學會並運用於實踐中去。

第二,著重於道德情感的培養,《小學德育綱要》指出「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因為這是做人道理認識的催化劑,是從知到行的橋梁,促使學生將做人道理轉化為做人準則的信條,進而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在此,在教學中應該選擇行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為線索,講究「育」的策略,採取以理育情、以境誘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種方法,借助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移情想象等體驗方式,達到強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著力於做人行為的指導,使學生懂得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明白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為此,在教學時,要一環扣一環,首先應激發行為動機,使其樂於去做,其次提出行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麼,接著指導行為方式,使其知道怎樣去做,再則提供行為範例,使其學著去做,最後是鼓勵行為實踐,使其堅持學著去做。例如《說聲「謝謝」》(三下)首先要告訴學生「謝謝」雖是乙個簡單的禮貌用語,但這是做人應具有的乙個禮節,是對別人的乙個尊重,接著教師示範或學生表演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謝謝」,讓學生學著做,最後要求在學校、家庭或社會上待人都應該文明禮貌,讓學生學會感謝、學會尊重的做人品質。

教學活動應該是目的明確,計畫慎密,步驟緊湊的高效活動。教材正文、插圖、閱讀材料和思考題豐富多彩,知識量很足,但教學中卻常出現面面俱到,不分輕重主次,滿堂灌現象依然嚴重,使學生聽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於膚淺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認識,必然造成知行脫節,為此,在教學中應做到:適時,即適時提出思考,讓學生帶著思考題去看書,聽課,教師針對思考題應有意識地講解、強調,加深印象;定向,即要處處把握好「教會學生,學會做人」的方向,引導學生把思維重點定向在「如何學會做人」的道理上來,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與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度,即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不宜過深地講解做人道理及倫理道德,但也不能過淺地浮於表面的認識,輕描淡寫,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

總之《品德與社會》課培養學生學會做人,主要是使其學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養一些做人的基本行為習慣,為長大以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打下初步的基礎。

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心得體會范文 假期學習了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有了更深的理解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 樂於 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心得體會范文。此課程的結構由三條軸線 四個方面架構而成。三條軸線 兒童與自我,兒童與自...

學習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乙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 實驗 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學習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學習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心得體會 新課程走近我們已有多年的時間了,多年的教學經歷使我受益匪淺,收穫豐厚,感觸很多,通過學習 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 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