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後進生工作經驗交流

2021-03-04 09:27:05 字數 2219 閱讀 7306

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個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後進生,可如何對待他們呢?首先做到不厭棄他們,然後根據後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做好轉化工作。

法國教育學家盧俊在他《愛彌兒》一文中寫道:"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十二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採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以至以後採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扎下了深根,以至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

學生有優生、中等生、後進生之分。教師樂教優生、厭教後進生,這是應試教育留給素質教育的後遺症。樂教優生,對之關懷備至、熱情有加,既為國家培養了人才,又為學校增添了榮譽,這是值得提倡的;但厭教後進生,對之漠不關心、麻木不仁,既有悖我國的教育方針,又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是不足取的。

而且轉化後進生工作不到位,很可能造成後進生隊伍不斷擴大,有些後進生還會出現從量變轉化到質變的現象,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帶來負面效應,給我們的社會也埋下了不安定的隱患,所以我們應該十分重視轉化後進生工作。

分析後進生形成的原因,幫助他們克服缺點和毛病是班主任份內的責任,因此,我是這樣對待後進生的:

一、關心熱愛後進生。

後進生不是天生的。他們中有的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是父母離異,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發展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的結果。由於後進生存在不少的缺點和錯誤,因此經常受到老師們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同學們的白眼。

他們往往在同學中抬不起頭。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家庭、集體的溫暖。實踐證明,要轉化後進生,只有使後進生動情。

我們只有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他們精神上的汙垢,只有消除了後進生對老師、家長、同學的對立情緒,才能開展轉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從各方面去關心他們:在學習上熱情地給予指導,遇到困難時給予真誠的幫助,有了點滴進步及時鼓勵,犯了錯誤進行耐心地教育,使他們時時感到老師的愛護與關心,使逐步改正錯誤和缺點。

二、了解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是轉化工作的先決條件。

要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就得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後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堅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每接乙個新的班級,我首先在原班主任那裡了解學生情況,特別是後進生的情況:雙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麼?

單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問題是什麼?在新的學期開學前,做到心中有數。

實踐證明,只有全面了解後進生的情況,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轉化後進生的工作。

教育活動中,教師遇到的後進生大抵有三種型別:一是能力型。能力型的後進生,一般表現為接受知識能力不強,經年累月,課聽不懂,作業也無法做,這樣自然就走進了後進生隊伍。

二是行為習慣型。行為習慣型的後進生時常表現為好動、貪玩,愛惹事生非,搞惡作劇,上課精力不集中,作業經常拖欠,且書寫馬虎,學習自覺性不高等現象。三是品德型。

品德型的後進生往往表現為思想消極不健康,有不少惡習,如小偷小摸,有意破壞公共財物,與校外不良青年有染。品德型的後進生往往是由能力型、行為習慣型的後進生轉化而來的,它的破壞性較大,對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影響不可低估。我們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前兩種型別後進生的轉化。

三、分層次教學,分層面作業。日常授課 「優生吃不飽、後進生吃不了」的現象時常困擾著教師。培優補差實在是彌補這一缺憾的好辦法,但分層次教學、分層面作業也不乏它的優勢。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不同要求的課,設計不同要求的作業。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分別安排老師同時上不同要求的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

四、多樹正面典型,少立反面靶子。教育過程中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口頭上的表態總是響噹噹,但在實際行動中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俗話說:「不會過日子看鄰居。」教師不僅要從理論上教育後進生該怎樣做,而且要不斷地幫助後進生找會過日子的「鄰居」,讓他們經常的受到正面典型的薰陶,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如果教師經常批評人,動輒發脾氣,後進生就會感到永無抬頭之日,會破罐子破摔,群體就會士氣低落。

五、嚴格要求,激發情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教育學生當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依據,嚴格要求,對後進生的教育也不能例外,但嚴而有度、嚴而不厲,這樣,後進生才會把「心」交給你,你才能對症下藥。此外,教師也可以運用豐富的知識、科學的方法激發後進生的上進心、求知慾。

一堂生動的課有時可以激發乙個後進生的求知慾;一句表揚的話有時可以救「活」乙個後進生啊!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轉化乙個後進生,等於拯救乙個家庭;轉化後進生,等於挽救一代人。突出教育的全體性,當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徵。我們教師當以此為重任,以此為殊榮。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到轉化後進生與培養優等生同樣重要,對後進生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

後進生轉化經驗交流

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發言稱不上經驗之談,只能算得上是自己工作過程中的一些感悟,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 從我手裡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 與眾不同的孩子。事實上,我們也有這樣的普遍認同。許多年後,還記得給你發簡...

後進生轉化工作經驗總結

班主任 陳幻 自從事教師這個行業以來就一直擔任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就是後進生的轉化,在此項工作上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困難,但也收穫過成功的喜悅,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 用愛澆灌心靈 孩子的內心是豐富多彩的,但也有的孩子的內心複雜,需要更多的愛和更多的關懷。他們的情況不是天生的,很多孩子都是...

後進生轉化經驗材料

後進生在班裡人數不多,但影響不小,他們心理特徵表現為 傲慢驕橫,又膽怯自卑,即想學好,又信心不足,對老師同學有對立情緒,多數不守紀律,愛打架,不認真學習,成績較差,在班裡受老師和同學歧視,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在家中受家長的批評,甚至打罵,自己感到孤單,產生 破罐子破摔 自暴自棄的落後想法。對於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