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

2021-03-04 09:22:24 字數 4778 閱讀 8193

經濟環境:指組織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

計畫工作是指制定計畫,就是根據組織內外部的實際情況,權衡客觀需要的主觀可能,通過科學地**,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組織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計畫工作的起點是估量機會。

計畫工作的基本特徵:1、目的性;2、主導性;3、普遍性;4、經濟性。

計畫工作的重要性:1、彌補不肯定性和變化帶來的問題;2、有利於管理人員把注意力集中於目標;3、有利於更經濟地進行管理;4、有利於控制。

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計畫工作中,越是能夠了解和找到對達到所要求目標起限制性和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準確地、客觀地選擇可行方案。

許諾原理是指任何一項計畫都是對完成某項工作所做出的許諾,許諾越大,所需的時間越長,因而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小。

靈活性原理是指計畫工作中體現的靈活性越大,則由於未來意外事件引起的損失的危險性就越小。

改變航道原理是指計畫工作為將來承諾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檢查現狀和預期前景,以及為保證所要達到的目標而重新制訂計畫就越來越重要。

目標是根據組織的使命而提出的組織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預期成果。

目標管理是讓組織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親自參加目標的制定,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目標的一種管理制度或方法。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具有建立電子商務網路和系統的技能;2、迅速把新產品投入市場的能力;3、更好的售後服務能力;4、生產製造高質量產品的技能;5、開發產品特性方面的創新能力;6、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7、準確迅速滿足顧客定單的系統;8、整合各種技術創造新產品的技能等。

使命是社會對該組織的基本要求,各種有組織的集體活動,都應當有乙個使命。

戰略是為了回答使命和目標而對發展方向、行動方針,以及資源配置等提出的總體規劃。

集中化戰略是指主攻某個特殊細分市場或某一種特殊的產品。

制定戰略過程:1、制定戰略的核心是要正確地提出和回答問題;2、在戰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戰略設計。

政策是組織在決策或處理問題時用來指導和溝通思想與行動的方針和明文規定。

計畫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指計畫在實施過程中預期的內外部環境。

**是指對未來環境所做出的估計。

決策是決策者經過各種考慮和比較之後,對應當做什麼和應當怎麼做所作的決定。

程式化決策是指決策可以程式化到呈現出重複和例行的狀態,可以程式化到制定出一套處理這些決策的固定程式,以致每當安出現時,不需要再進行重複處理。非程式化決策表現為決策的新穎、無結構,具有不尋常影響,處理這類問題沒有靈丹妙藥。

主觀決策法指的是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成就,採取有效的組織形式,在決策過程中,直接利用專家們的知識和經驗,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和資料,提出決策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法,並做出評價和選擇。

計量決策方法指決策的「硬技術」,是建立在數學工具基礎上的決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決策的變數與變數、變數與目標之間的關係用數學式表示出來,即建立數學模型。

**的方法:1、外推法;2、因果法;3、直觀法。

組織工作就是設計和維持一種有助於有效的集體活動的組織結構的活動過程。

組織結構是組織中劃分、組合和協調人們的活動和任務的一種正式的框架,表現為組織各部分的排列順序、空間位置、聚集狀態、****和相互關係。

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技術、外界環境、組織的規模、組織的生命週期、組織的戰略

目標統一原理是指組織中每個部門或個人的貢獻越是有利於實現組織目標,組織結構就越是合理有效。

分工協作原理指組織結構越能反映為實現組織目標所必要的各項任務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間的協調,組織結構就越是精幹、高效。

管理寬度原理是指組織中管理者監督管轄其直接下屬的人數越是適當,就越是能夠保證組織的有效執行。

責權一致原理是指在組織結構設計中,職位的職權和職責越是對待一致,組織結構就越是有效。

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原則是指組織結構中職權的集權與分權的關係,處理得越是適中,就越是有利於組織的有效執行。

穩定性與適應性相結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組織結構的穩定性與適應性之間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證組織的正常執行。

職位設計就是將若干工作任務組合起來構成一項完整的職位。

管理寬度又稱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監督、管理其直接下屬的人數。

直線職權是某項職位或某部門所擁有的包括作出決策、發布命令等的權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指揮權。

參謀職權是某項職位或某部門所擁有的輔助性職權,包括提供諮詢、建議等。

職能職權是某職位或某部門所擁有的原屬於直線管理者的那部門權力,大部門是由業務或參謀部門的負責人來行使的。

怎樣適當限制職能職權:1、限制職能職權的使用範圍;2、限制級別。

授權是指上級委授給下屬一定的權力,使下級在一定的監督之下,有相當的自主權、行動權。

有效授權的要求:1、善於接受不同意見;2、要有放手的態度;3、允許別人犯錯;4、善於信任下級;5、適度控制。

集權意味著權力集中到較高的管理層次;分權則表示職權分散到整個組織中。

活性化是員工參與的一種高階形式,它意味著這樣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員工在規定的限度內擁有做出決定和採取行動的知識、技能、職權以及意願,同時,他們對自己行動的後果以及對企業的成功又有著高度的責任感。

如果組織中的最高決策權交給兩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權力分散到乙個集體中去,即為委員會管理。

組織變革的三個階段:1、解凍階段;(接受變革)2、變革階段;(實施變革)3、重新凍結階段。(保持變革)

日本質量管理專家石川馨指出,質量是由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我們把這一因素的組合叫做過程。

六西格瑪質量水平這一目標可以說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100萬次出錯的可能性的話,實際出錯只允許有3.4次。

對組織的業務過程進行徹底的變革,這便宜是所謂的業務過程再造或企業再造。

管理學中的人員配備是指對管理者進行恰當而有效地選拔、培訓和考評,其目的是為了配備合適的人員去充實組織機構中所規定的各項職務,以保證組織活動的正常進行,進而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

人員配備的原理:1、職務要求明確原理;2、責權利一致原理;3、公開競爭原理;4、用人之長原理;5、不斷培養原理;6、明確職務的方法

職務要求明確原理為指對主管職務及其相應人員的要求越是明確,培訓和評價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善,管理者工作的質量也就越***。

責權利一致原理是指組織越是想要盡快地保證目標的實現,就越是要使管理者的責權利相一致。

公開競爭原理指組織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職務的**人之間鼓勵公開競爭。

用人之長原理指管理者越是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職位上,就越能使組織得到最大的收益。

不斷培養原理指任何乙個組織,越是想要使其管理者能勝任其承擔的職務,就越是需要他們去不斷地接受培訓和進行自我培養。

管理中的領導工作,是指對組織內每個成員和全體成員的行為不端進行引導和施加影響的活動過程,其目的在於使個體和群體能夠自覺自願而有信心地為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而努力。

指明目標原理是指領導工作越是能使全體人員明確理解組織的目標,則人們為實現組織目標所做的貢獻就會越大。

目標協調原理是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能取得協調一致,人們的行為就會趨向統一,從而為實現組織目標所取得的就會越高,效果就會越好。

命令一致原理指管理者在實現目標過程中下達的各種命令越是一致,個人在執行命令中發生矛盾就越小,領導與被領導雙方對最終成果的責任感就越大。

直接管理原理是指管理者同下級的直接接觸越多,所掌握的各種情況就會越準確,從而領導工作就會更加有效。

領導者修養的內容:1、懂得領導者的知識;2、移情作用;3、客觀性;4、自知之明。

溝通管理是指管理者與下屬之間越是有效地、準確地、及時地溝通,整個組織就越會成為乙個真正的整體。

激勵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能夠了解下屬的需求和願望,並給予滿足,他就越是能夠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使之能為實現組織的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團隊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務,實現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溝通也就是資訊交流,是指將某一資訊傳遞給客體或物件,以期取得客體做出相應反應效果的過程。

雙因素理論:赫茨伯格提出,即與工作環境、條件相關的是保健因素;與工作內容和其本身相關的是激勵因素。

正式溝通是指在組織系統內,依據明文規定的原則進行的資訊傳遞與交流。

溝通渠道的性質:1、速度;2、反饋;3、選擇性;4、接受性;5、成本;6、責任建立。

在積極行為發生以後,立即用物的精神的鼓勵來肯定這種行為。在這種刺激作用下,個體感到對他有利,從而增加以後的行為反應頻率,稱為積極強化。

經濟人又稱「理性-經濟人」也稱實利人,其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動機是獲取經濟報酬。

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據事先確定的標準、或根據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和組織的發展需要重新擬訂的標準,對下屬的工作成效進行測量、評價和採取相應糾正措施的過程。

管理突破就是實現控制工作的第二個目的,是指通過解決組織的慢性問題,增加組織素質的有組織的活動過程。

管理突破的步驟:1、論證的必要性;2、組織落實;3、進行「診斷」;4、**過程;5、克服阻力;6、在新的水平上控制。

反映計畫要求的原理是指計畫越是明確、全面、完整,所設計的控制系統越是能反映這樣的計畫,控制工作也就越能有效地為管理者的需要服務。

組織適宜性原理是指組織機構越是明確、全面和完整,設計的控制技術越是能反映組織機構中的崗位職責,也就是越有利於糾正偏離計畫的誤差。

控制關鍵點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盡可能選擇計畫的關鍵點作為控制標準,控制工作就越有成效。

例外情況的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況,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直接控制原理是指管理者及其下屬的素質越高,就越能勝任所承擔的職務,就越不需要間接控制。

零基預算去的含義:在每個預算年度時,將所有還在進行的管理活動都看作重新開始,即以零為基礎。

所謂計畫評審技術是把工程專案當作乙個系統,用網路圖或**或矩陣來表示各項具體工作的先後順序和相互關係,以時間為中心,找出從開工到完工所需時間最長的關鍵線路,並圍繞關鍵線路對系統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以及對各項工作的完成進度進行嚴密控制,以達到最少的時間和資源消耗來完成系統預定目標的一種計畫與控制方法。

管理學原理

基本概念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1.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 2.管理的手段是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和創新 3.管理的本質是協 4.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 管理的兩重性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管理的職能包括計畫 組織 領導 控制 創新五種。按管理層次劃分 1.高層管理人員2.中層管理人員3...

管理學原理

第一篇導論 第一章企業與管理 一 學習目的和要求 能過對本章的學習,了解管理學的研究物件,掌握組織的概念,了解組織的要素及特徵,掌握管理的概念 性質及一般特徵,了解管理的一般內容。了解什麼是管理方 基礎,掌握系統論的要求。二 內容 第一節企業與一般社會經濟組織 現代管理學的研究物件。組織的概念,組織...

管理學原理

第一章組織理論概述 1.1 古典組織理論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1.1.1馬克思.韋伯官僚制組織模式 理想官僚制的特徵有 分工,權威的等級系統,檔案制度,專業培訓,規章制度,人際關係的非人格化,根據才能選拔人才。1.1.2泰勒科學管理 企業中的勞動生產率。1.1.3法約爾等人的管理原則 吉利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