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2021-03-04 06:44:14 字數 4710 閱讀 6444

二、目標任務:

(一)該課題實驗的總體目標任務是:

本課題將以《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為指標,以社會學、教育學、現代教育心理學及有關家庭教育理論為依據,借鑑前人對相關該內容的探索和實踐,進一步尋求培養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運用科學的方法,通過兩年的實驗,切實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優化家庭育人環境,使家庭與學校,家長與教師形成合力,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在自然、和諧、身心愉悅的環境中成長,逐漸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全校乃至全市(或全社會)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教育的更大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方法。

(二)實驗的具體目標任務:

1.按照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適應學校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責任心、感恩之心,增強學生的耐挫力、人際交往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織實驗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理論,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提高教育科學意識和教育理論水平,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輔導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具體操作方法,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促進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

3.建立家校互動聯絡通道,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優化家庭環境,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實驗內容:

本課題的實驗內容(自變數),主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徵、行為習慣及家長的素質,確定為以下幾方面:

1.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訓練。重點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責任心、感恩之心。

2.小學生能力的提高。重點訓練學生的耐挫力、人際交往能力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3.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重點訓練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良好習慣。

4.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重點是更新教師觀念,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促進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

5.家長能力的提高。重點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優化家庭環境,提高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教育子女的能力。

四、實驗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成因分析

調查研究是課題實驗開展的起點。2023年10月至12月,課題組在蕪湖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家的幫助下,擬訂了小學家庭教育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並在全校範圍內組織了抽樣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是學校二至五年級學齡兒童及其家長。

以下就是我們的乙份調查資料統計:

父母的行為不滿意滿意

對我管得太多46.34%

說話不算數35.98%

總是訓斥我30.48%

不平等的對待我29.87%

逼我讀書29.26%

自己看電視卻不讓我看28.56%

不與我交流24.39%

不關心我在學校的表現23.78%

拿我出氣22.56%

限制我交朋友21.95%

他們不和睦18.90%

在家玩牌打麻將15.85%

給我輔導功課 74.37%

信任我 70.12%

帶我出去遊玩 69.51%

表揚我 67.61%

說話算數 63.41%

和我一起鍛鍊 56.09%

與我一起玩 54.87%

與我一起討論人生大事 42.68%

對我管得較鬆 32.92%

備註:通過問卷方式從二至五年級分別抽樣調查,共發出180份問卷,有效**164份,佔總數的91.1%。

針對以上資料,課題組組織成員進行問卷彙總工作,分析歸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家庭教育上具有的共性問題:

1.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狀態的意識比較淡漠。

2.家庭的整體教養素質不足。

3.家長的教養方式不當。

4.家長自身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再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兒童良好心理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學校要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引導家長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充分體現家庭是生活之港灣,才有助於兒童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二)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方式——「一二三」工程

1、培養一支優質的心理輔導師資隊伍。

課題組成員牽頭,帶動全校教師進一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

(1)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眾多研究資料表明,造成小學生心理問題多與教師教育失當有關。教師的非理性情緒和行為源於教師的非理性觀念,它往往是引發學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基於這一認識,我們首先努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開設專家講座、不定期編印輔導材料等形式對教師加以引導,幫助教師自覺地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保持健康的心態。

(2)提公升教師的心育水平。首先抓好心育骨幹隊伍的培養,採用「走出去」策略,挑選具有一定教育底蘊,熱愛學生工作的老師參加心理學培訓,如師大的心理函授大學進修,市教科所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等,使這些骨幹老師盡快掌握專業知識,成為學校心育兼職教師;其次,要搞好對全體教師的心育知識傳授。採用「請進來」策略,按照「專家講座+校本培訓」的模式,不斷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自覺科學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加強班主任培訓,建立班主任例會制度,組織他們深入學習心理教育知識,並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訓練的技術和方法,為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的有效開展提供一批兼職骨幹教師。

2、構建兩個立體廣角實驗研究網路

(1)構建校本實驗研究網路。建立「校長---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影響,互助互動的環型結構,從而形成學校心理健康實驗的研究網路。

(2)構建學校—家庭—社群實驗研究網路。分別舉辦學校教師、家長、社群心理健康課題研究交流會、見面會,在形成共識基礎上建立起「學校、家庭、社群」心理教育立體研究體系,觀察觸角指向學生活動的一切空間。

3、通過三條渠道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使每個同學的人格都能得到健康發展,關鍵之一就在於要為他們創設平等自主、充滿關愛,尊重個性的心理教育環境。

渠道之一:優化開發隱性資源。

(1)和諧師生關係。

(2)豐富校園文化。

渠道之二:學科教學中發揮心育功能

(1)作為一種課程,將心育普及化

(2)學科有機滲透心育。

渠道之三:強化德育陣地優勢。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德育教育也是學校傳統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德育中強化心育的功用,是乙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內容,可以提高德育、心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合作的幾種形式

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所說:「學校與家庭的一致,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的一致,是這一時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必不可少的條件」。這種合作互動不僅可以「很好地培育年輕一代,而且還能使家庭和父母的精神面貌完美」。

1、學校與家庭教育合作程度的層次分析及基本原則

第一層次:低層次的合作主要形式有:家長會和節日活動,參觀學生作業展覽、**文藝演出,即時性的資訊傳遞、溝通等。

這是一種最表面化的互動,是實現高層次互動的基礎,其特點是具有隨機性和單向性。

第二層次:高層次的合作。合作的方式有:組辦家長學校,組織教學開放日和親子活動,經常性地家訪等。這是一種雙向交流式的人際參與活動,其特點是活動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互動性。

第三層次:正式的組織上的參與。這是學校通過社群教育委員會以及班級家長委員會等組織,讓家長參與學校、班級決策為目的的合作,是一種管理式的參與。

2、學校與家庭教育合作的基本形式

依據學校與家庭教育合作互動的基本原則,我們按照家校合作互動的目的確立了幾種基本形式如下:

(1)以提公升家長教育子女的觀念和行為為主要目的合作形式。包括:①定期印發《心理健康教育報》,以書面形式對家長進行指導,小報內容**於《家庭教育導報》《現代家庭教育》和家教**等。

②組辦家長學校。一是面向全體家長的大型課,講授普遍性、理論性的問題。二是中型課,即分年級組織學生家長聽課。

三是小型課,即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課。教師與家長面對面交流,授課的內容避免講理論,多是採用提出某個教育觀點,用例項證明的案例分析法,可操作性強,深受家長歡迎。

(2)以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溝通,了解、解決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目的的合作形式。主要有:

①組織家長開放月活動。學校把每年十一月定為「家長開放月」,這是學校主動推倒「圍牆」,把家長請進來,讓家長比較全面、客觀地了解學校、認識孩子的有效途徑。家長,甚至是社會各界人士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到學校進行聽課,聽哪個班級,哪一堂課都可以。

實踐證明,這種活動可以為家校協同教育奠定良好的情感和認知基礎,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夠消除家校之間的誤解和隔閡。有效地推進了學校心理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互動關係。

②召開互動式家長會。變革家長會的形式,讓每乙個學生到會場展示自己的特長,讓家長到講台上講述自己育人的成功經驗或者面臨的困惑,都能讓家長會更有吸引力,讓家長更有收穫。

③組織家長沙龍。根據談論專題的內容,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a、當前教育的熱點問題討論會。b、部分有共性問題學生的家長交流會。c、有專家參與的家教經驗交流會。

④組織親子活動。以學生家庭為單位,組織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一些寓有教育含義的精心設計的遊戲、競賽等娛樂活動,讓家長和學生在參與、體驗中獲得相應的認識。這也可以作為學校對家長或者學生的一種獎勵形式予以組織。

⑤設立家校聯絡卡。把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要求、意見等資訊通過聯絡卡及時傳送到對方。

⑥家庭訪問。這是教師主動登門對學生家庭進行實地訪問的手段。不但可以面對面地向家長通報學生在學校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實地察看了解家庭教育情況和學生在家奉現。

⑦開設家教郵箱(信箱)。在開設家教信箱的基礎上,學校再安排心理健康骨幹教師,設立乙個公開郵箱,以電子郵件的形式接受家長的意見、建議或者諮詢,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交流、溝通和諮詢形式。實踐證明,在現在的資訊化時代,這種方式以其速度快、傳送便捷和可匿名性的特點已經得到了部分有上網條件的家長的歡迎。

⑧校訊通。這是一種由學校或者班級主辦的面向家長的通訊方式,主要目的是向家長通報學校和班級情況,內容包括:學校(班級)新聞,學校(班級)、學生獲獎情況,作行事曆等等。。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初探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 小學數學教學對於貫徹德 智 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學必須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而心理素質又是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它直接制約著學生整體素質...

材料四秘書如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秘書是黨政機關 企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中那些肩負 輔助管理 綜合服務 職能的群體,擔負著上通下達,協調全域性的責任。秘書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辦公室日常管理 辦文 辦會 資訊處理 接待 協調工作。我國目前秘書群體的實際情況來看,秘書制度不夠完善,我國現有秘書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秘書專業的培訓,不具備秘書從業...

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方法探析

摘要 聲樂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演唱技能的訓練一樣重要,如何做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工作是每乙個教師在教學中都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聲樂演唱時心理緊張的原因,針對原因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多參加藝術實踐和培養做好準備再表演的習慣等方面,讓學生知道心理緊張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波動,只要有信心和積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