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2021-03-04 05:35:47 字數 4910 閱讀 2669

⑵該理論認為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人的主體性應該是21世紀人才的主要標準,培養人的主體性必將大大激發人的首創精神,從而有力地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的基礎教育理應大力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實踐主體。小學德育更應將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與學生作為乙個社會人的社會化程序結合起來,力使各種教育影響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3、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⑴歷史研究:汲取傳統教學的精華,學習方式的精華,展開研究、總結。

⑵理論的應用:汲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論觀點,來分析現狀,對症問題,引申出一般問題。

⑶準實驗研究:把我校6個班級作為實驗團體,通過教學實驗、個案分析、跟蹤調查、平行對照等方法來驗證實驗成果。

4、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

(1)文獻研究階段

時間劃分:2014、3--2014、7

達成目標:明確研究問題,形成研究課題,擬寫研究方案。

階段成果;完成申報評審書的**。擬寫研究方案。形成當前思品教學弊病調查報告。

(2)教學策略研究階段

時間劃分:2014.9—2014、12

達成目標:完成小學思品發展性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

階段成果:相關典型課例、案例,相關**

(3)總結、結題階段

時間劃分:2014.9—2014.12

達成目標:全面總結三年研究的成果。

階段成果:課題研究報告及相關**。

四、課題研究的成果

半年來,我們依據研究目的,進行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探索了品德發展性教學的操作策略。

品德課發展性教學的方法不拘一格,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進行。德育學科教學、其它學科教學滲透、利用晨會、隊活動、班會、節日慶祝活動、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家庭教育等多種途徑進行。一般是討論、收集資訊、現場調查、情境模擬與角色體驗、遊戲、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組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等多種方法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價值引導作用,讓學生在活動發展中自主建構德育綱目,達成「德育」的目標。

(1)提煉發展性教學的內容

生活是德育的源泉,品德「發展性教學」的內容蘊藏於學生生活之中。學生的生活包括這樣兩個層面:一是自然的、自發的生活,表現為學生內在衝動、童真與童趣的活動,非強制性和組織化的生活。

二是教育情境中的生活,表現為教育者自覺創設的情境與活動,服務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複雜多變導致「發展性教學」內容的複雜性、動態性。「發展性教學」的內容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體現著對學生生活的價值引導。

我們繪製了「發展性教學」的內容結構框架圖:

a: 健康、安全地生活1:學生與自我

b: 主動、愉快地生活2:學生與自然

c: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3:學生與社會

d: 有創意地生活4:學生的社會關係

e: 家庭生活5:學生的社會環境

f: 學校生活6:學生的社會活動

g: 社會生活

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融合構成學生的生活。「發展性教學」的內容因素組合成圖中心的三稜體。其內容按層次排列:

底部a——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學生生活的前提和基礎,「發展性教學」要幫助學生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環境與人的生存關係;上左側面b——愉快、積極地生活,較之a來說要求高了一些,使學生獲得對生活、社會的積極體驗,懂得和諧的集體生活的重要性,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開朗、進取的個性品質;上右側面c——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使學生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負責任,養成良好的品德和習慣;d——有創意地生活,將學生匯入更高的生活境界,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讓他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或解決問題,享受創造帶來的歡樂,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

從「發展性教學」的內容範疇來看,有作為兒童個人的活動、作為家庭成員的活動、作為在校學生的活動、作為社會小公民的活動。「發展性教學」中,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的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互動作用而實現。其中社會環境(時間、空間、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社會活動(日常生活、文化、經濟、政治活動)、社會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規範、規則、法律、制度等)是「發展性教學」關注的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內容。

(2)甄選發展性教學的策略

「發展性教學」的方法不拘一格,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進行。一般是討論、收集資訊、現場調查、情境模擬與角色體驗、遊戲、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組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等多種方法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價值引導作用,達成德育目標。「發展性教學」在一般借助活動形式進行教學的方法外,尤其倡導這樣的德育策略:

活動浸潤。活動是濃縮的生活,活動是跨越時空的生活。喜愛參加活動是小學生的特點,他們在活動中自主實踐,自主選擇,學會對自我負責。

活動浸潤是「發展性教學」的首要方法。例如:開展「好作品伴我成長」的發展性教學。

活動的主題來自於班級的一些「小書蟲」。沒有什麼內容限制,由著學生的盡情揮灑。「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三問,問一人不得,不妨問數十人」……學生收集的名言及其貼著生活的闡釋是與名人對話的結果。

比如讀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又為高老頭被女兒遺棄而傷心。讀書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給我帶來了知識,我愛讀書。」從孩子們的交流中,不難體驗到學生喜愛的作品及其閱讀中的情感經歷,為孩子們的生活引入一股純潔、高尚的精神清泉,是德育書本難以找到的情感歷程。

活動浸潤富含著情感陶冶的因素,對培養學生生活情趣,提高生活鑑賞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真誠對話。實施真誠對話,實現學生精神的喚醒,內心的敞亮,境界的提公升。作為價值引導方式之一的真誠對話,以教育者的關愛與呵護為紐帶,是一種自然得如春風拂面,沒有受教育感的潤物無聲的「發展性教學」。

首先,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貼近學生生活,適合孩子們閱讀,是學生自己的書。它具有親和力與對話性,不只是資訊和知識的載體,而是「一種語言,也就是它像乙個『你』一樣說話。它不是乙個客觀物件,而更像對話中的另乙個人。

」對話的話題都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如「我不敢和別人說話怎麼辦」、「我們不認識路怎麼辦」等。主體或顯或隱的都是學生自己,並都直接以主語「我」的形式出現,如「我要安全地成長」、「我不耍賴皮」、「我是乙個消費者」、「我生長在中國」等。材料中的提示語言,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說的話,如「讓我們來練一練!

」、「啊?買錯了」、「誰在窗上畫了畫?」等。

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是對話的過程,也是享受的過程。

其次,對話作為一種互動的教學活動方式,意味著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建構,教學相長。不僅能促進學生心理的自我建構過程,更能促進課堂教學中的生命湧動和新的意義世界形成。發展性教學採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來組織對話的結構和內容,像「故事續編」、「小小辯論賽」、「美文欣賞」、「角色扮演」、「模擬活動」、「調查採訪」、「資料蒐集」等都是兒童喜歡的方式。

例如,談論「同學之間」這個話題,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你與同學相處發生過不愉快的事嗎,該怎麼辦呢?」學生中諸多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了傾吐的機會。

他們紛紛一吐為快,真實、坦誠地展露自己的內心世界。該話題調出了學生已有的經驗,啟用了學生的思維,他們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本來,教師想引導他們用學會理解,學會體諒,學會寬容,學會謙讓等大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誰知他們並不理睬教師的老一套,他們竟有自己解決矛盾、摩擦的方法:用「遺忘」對待心中的不快,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式求得心理的平衡……在這種快樂的交流和融合中,實現了品德的自主建構。真誠對話包括集體對話、小組對話、個別對話等,要因人、因時、因事合理選擇。

對話者在真誠悟對中形成共識,提公升道德水準。

交往共享。「發展性教學」中的交往是乙個有目的的過程,它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或是親子之間為了協調、溝通、達成共識、聯合力量去達成某乙個目的而進行的相互作用。所謂共享,是在交往中理解,並且共同攝取雙方的經驗和智慧型。

師生交往共享能充分發揮教師學識修養對學生深刻長久的影響;生生交往共享更具平等性、更無拘無束和非強制性,特別是更具有「可比性」,因而更具有「鏡鑑價值」;而親子交往共享的影響作用介於兩者之間,其影響時空與前兩者不同。交往共享作為發展性教學的重要方式,能促進學生主動性、創造性、自我反省意識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發展。學生超過自我的界限,與他人溝通、理解,分享生活經驗,誠信合作,互相幫助,在自我的不斷開放和更新中,與他人、社會、世界達成一種融合。

舉行「生日祝賀儀式」,開展「向父母盡孝心,向集體、同學獻愛心」發展性教學等都是交往共享。

角色扮演。發展性教學的創設有著更多的主體能動性發揮的空間和更多的價值旨趣和精微義理,更能盡顯教師的眼界、見識、胸臆和襟懷,由教師的信念、態度、期望和行為投射而成的,蘊涵著教師的價值追求、意願、旨趣和個體所特有的方式,因而更直接、更深厚地蘊涵著德育的真義。在主題活動、小小辯論、故事續編、角色扮演等模擬的情境中學生擔當一定的角色。

這種準生活儘管是模擬的、**的,但神韻卻相似,同樣給學生以真切感,縮短了學生與老師、同學及教學內容的心理距離,溝通師生情感交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建構。模擬情境中的角色包括:嚮往角色(如經理、老師、天文學家、作家等)、童話角色(如太陽公公、月亮婆婆、康康熊、樂樂猴等)和現實角色(如爸爸、媽媽、營業員、司機等)。

學生因新異激起熱烈的情緒,在角色驅動下,投入活動,經歷進入情境、擔當角色、理解角色、體驗角色、表現角色、自己與角色同一的過程,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由「被動角色」變為「主動角色」,經由寧靜的沉思、潛心的創造、執著的追問、從容的表達,創獲一種觸及心靈的影響,培植直面心靈與真實的勇氣和精神。在晶瑩明澈、靜謐安詳的氛圍中,開啟思路,放飛情愫。

(3)遵循發展性教學的原則

a、注重學生活動發展的實踐性

**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萬生認為,「課堂教育不等於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實踐的,缺少實踐環節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思品發展性教學要注重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打破傳統教學在時空方面的限制,可走出教室,進行調查、參觀、考察等社會實踐活動。

如《愛護花草樹木》一課,要求學生知道花草樹木的作用及如何去愛護。可讓學生廣泛蒐集這方面的資料,認識綠化的好處和有關知識;可帶領學生在校園內外實地考察,了解綠化現狀;可讓學生發現某些不良行為,如隨意採花、在樹上刻字等,讓學生明白其害處,討論如何愛護花草樹木。還可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手來,如親自栽一些花草樹木,設立「愛綠」公益標牌等。

這些教法應該說都比在課堂上的空洞說教更有效得多,「後勁」更足,更利於學生認知、明理,並內化為行為。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小學青年教師研訓一體化模式的實踐研究 中期報告 課題編號 jxkt zh 04 034 課題主持人蘇潤軍 一 課題簡介 1.背景意義 隨著時代發展和人口變化,大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已經成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教師因工作壓力大,頭緒多。如果不及時進行知識的更新和...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3 體現喚醒每乙個學生潛在的能力,不斷地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4 體現課堂評價的關注點由教師的 課堂駕馭能力 學生的 配合 程度,轉向師生對話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精神家園.四 課題研究的方法 步驟 1 課題研究的方法 文獻研究法 語文課程標準 素質教育理論 人本主義...

美術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泥塑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的研究 一 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一 感受泥塑藝術之美 泥塑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傳統民間手工藝美術品,是民間藝術手工製作,以創作毛稿製模,翻胚,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勾線,著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其形態逼真,粗狂誇張,簡練概括。2014年5月,課題組成員在關東古巷 老道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