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傳統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蠟燭精神

2021-03-04 01:48:46 字數 983 閱讀 5101

「蠟燭精神」維繫著最後一塊純潔的聖地。再頑劣的孩童,內心深處也會對某位恩師有一種近似本能的崇拜感。當學生最終走入社會,在他經歷風雨、遭遇挫折、萬念俱灰之時,如果曾經有那麼一位老師,真正奉行了蠟燭精神,在清貧中堅持理想、無私奉獻、真誠育人,那麼這記憶中的小小燭光將會被神奇地放大,給困境中的人帶去無盡的溫暖與力量。

試想,如果所有的老師都能微笑地秉著一支燃燒的蠟燭,溫暖學生的心,當學生們長大成為社會支柱之時,世界將會怎樣?若所有的老師都冷漠地熄滅燭火,只是敷衍著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並不竭盡全力、盡職盡責地培養學生,永遠也無法得到學生的敬佩,更加談不上什麼溫暖與力量,那麼,在冰冷角落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的世界又將會是怎樣?

在我們弘揚蠟燭精神的同時,要也要注意全面理解它的含義,不能片面地將其擴大化。以人為本也是有著雙重內涵的,對學生如此,對蠟燭精神的主體——老師,亦要如此。

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應該提倡責任與義務、奉獻與犧牲、無私與奉獻,更應該關注自身完整、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注重培養自己的教育激情、教育衝動和教育創造。作為教書育人的最高境界,其意義不是無私和放棄,而是生命力量和精神的昇華。對於全社會而言,這種昇華與忘我相比,也有著更為重要的價值。

如果為了成為蠟燭,只是照亮了別人,而犧牲了自己或家庭的幸福,那麼並不值得大家去敬仰和效仿,只能遺憾地說,你的能力不足。乙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應該既是事業有成,又能把握住自己幸福的人。如果整天生活在對家人的悔恨中或自己的痛苦中,怎能教出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生呢?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不但要願當蠟燭,還要會當蠟燭,奉獻出的是自己的精力和熱情,而並不是自己的全部幸福。蠟燭精神不需要無謂的犧牲,它的光不僅照亮了別人,同時也照亮了自己。

另一方面,社會也應該更加關心教師自身發展,不應對不合理現象視而不見,卻一味強調要教師無私奉獻。而是要創造乙個真正和諧、公正的大環境,以人為本,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又切實保障教師的社會地位,職業地位,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完善教師醫療、養老、住房等社會保障。廣大教師的生命質量有了實實在在的物質基礎,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被充分調動和激發出來。

如何看待傳統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蠟燭精神

我們常用唐代詩人李商隱 無題 詩作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這句話來形容教師這個職業。當我們還是一位學生的時候,我們就常常在自己的筆下用這句話來形容教師。的確,與蠟燭燃燒自身給周圍帶來光明相同,老師們也用知識和經驗教育著每一位學子,將教師比喻成蠟燭,在很多人看來,更加強調和歌頌了教師的無私...

如何看待傳統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蠟燭精神

此外,一名好老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也要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型和足夠的人格魅力。老師們也需要在健康活潑 多維多彩的個人休閒生活 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不斷滋養自己的心靈,積累人生經驗,提高自己的 情商 和洞察力。好老師是學生們求學道路上的領航人,借助於老師豐厚的知識積澱和人生智慧型,學生們可以在學養和...

教師職業道德

3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養,言傳身教,完善自我。為人師表,教師必須身正為范,正人必先正已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言教上,教師不能只進行道德說教,而不帶頭遵循道德要求去做,這樣是教不好學生的。教師必須身體力行,學生才能心悅誠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4 教師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