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精髓

2021-03-04 01:27:14 字數 2548 閱讀 3580

「道」的概念可謂是《老子》全文的立論基礎,所以從「道」的概念中可以窺見老子的世界觀,反映他哲學思想的根基。很奇怪,當以主客觀的界限去劃定「道」的從屬範圍的時候,卻發現這樣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完成,原因在於老子同時將主觀性和客觀性都賦予了「道」這一概念。「道」是世界一切物質的根源,它生出萬物,並且萬物都要按照「道」的規律執行,這是「道」客觀的一面;與此同時,「道」又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質,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是它具有主觀性的一面。

這樣的性質,非常類似於西方**教上帝的概念,那麼老子很大程度上就是乙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了。當然這樣的立場並不是說就是錯誤的,但是從下文的分析將可以看到,正是這樣的立場決定了老子的許多命題都雖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具有很大的現實侷限性。

老子的社會理想是其哲學思想的一大特色。如第八十章:「小邦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認為,理想的社會並不是物質充裕的繁榮社會,相反,理想的社會應該回到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百姓滿足於溫飽即可,不去奢求更多的滿足。

用今天發展的觀念來看,老子簡直就是個***主義者。當然,老子這方面的思想有其積極的一面。如果小邦寡民,不相往來,當然不會出現殘酷的戰爭、民事的紛爭,並且百姓也能和和樂樂地生存,因為他們除了滿足溫飽之外沒有其它任何的慾望。

那為什麼古代的帝王、聖賢並沒有完全採取老子的觀點來治理國家以建設這樣一種社會呢?我認為,這是因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不是每個人都是像老子一樣可以無求無欲的聖賢,。然而老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一種思想理念呢?

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源於老子的人應該效仿「道」的觀點。「道」正是這樣一種無求無欲的存在,在老子看來,正是因為這樣存在,「道」才得以永恆。所以,人應當效仿「道」,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才能長久。

由於韻文簡約,老子並沒有花費筆墨去做具體的邏輯上的論證。在我看來,這種觀點的獲得,只是機械式地將「道」搬到了人的身上,而沒有考慮到人生於世,固然要遵循「道」,但是人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人擁有無盡的慾望以及追求和滿足慾望的驅動力。

不僅如此,老子似乎還推崇一種愚民的治國理念。如第三章講到「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又如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治理國家,不使國民明智,反使國民愚笨,這樣固然能使國家安定,但是卻是一種為了迴避可能出現的治理難題而採取的消極的做法。老子只看到愚民能「使民無爭」、「使民心不亂」,但沒有看到,「以智治國」同樣也能達到治理的目的。

如果教化國民,使民教育開化,那麼同樣也能使民「無爭」、「無盜」、「心不亂」,使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在我看來,老子的這種治國理念並不是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更大程度上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地位。

老子的社會理想和治國理念是他思想的瑕疵,而他的道德觀念卻是他思想的璧玉無疑。與儒家的道德觀念相比,老子的道德標準要更高乙個層次。如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又如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型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在道德層面上的分析論證巧妙地運用了辨證法,從「有無相生」的觀點出發,認為凡是好現象的出現必然伴隨壞現象的產生。所以當天下人都知道美和善的時候,就說明世間出現了醜和惡;當智慧型之人出現的時候,就說明也出現了虛偽愚昧之人。所以「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這句話的說法似乎過於絕對,甚至有點「愚民」的味道,但是這正是符合老子的道德理念的,因為他認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知道道德為何物的,而在他的言行舉止中卻處處反映出高尚的道德。與儒家致力推崇的「仁義禮信智」相比,這樣的道德要求顯然更高。

老子還懷有博愛的思想,如第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這裡他主張「善人」要愛「不善人」,否則就不算是明智的。這些都表明,老子設定的道德標準是非常高的。

雖然這樣的道德標準很難具備現實的可行性,但如此理想的道德觀念依然非常地迷人並且應當受到人們的敬仰。

老子的思想中另乙個非常值得借鑑的方面是他關於個人生存方式的思考。如第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主張不要爭先去追求私利,這樣反而能夠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滿足,反映了老子「無私」的思想。

又如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主張不要主動去表現自己,這樣反而能夠使自己得到表現,反映了老子「無爭」的思想。又如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強調不作為才能有所作為,反映了老子「無為」的思想。這些「無私」、「無爭」和「無為」的思想都是老子辨證思考的結果,因為有無相生,要最後成全「有私」、「有爭」和「有為」,就首先要做到「無私」、「無爭」和「無為」。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周圍的很多人都把老子的這種思想看成是消極的思想,但卻缺少對其深入的思考。老子最後的目的最終還是要成全自己的,只不過是反其道而行之罷了。不過,他的思考固然可貴,但他的論證方式依然值得商榷。

如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中華文化概說課程說明

課程性質 中華文化概說 是吉林廣播電視大學為開放本科層次學生設計的一門通識課,是非統設選修課。這門課程知識內容較多,它對於文學類課程的學習具有指導作用,但同時它又需要大量的文學實踐對其理論進行不斷的豐富與和發展。課程教學目的 本課程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中華文化的基本概況,對中華文化 中國文化的歷...

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

堅持三條原則。既重形式又重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程參與,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提高素質,發展能力。既速度又求效果。開展古詩文誦讀,我們要求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每週背誦一首古詩,做到厚積薄發。既求數量又求質量。正確處理背誦與理解的關係,根據不同年級每學期規定一定量的背誦篇目,但不把背誦古詩轉變成學生新的...

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

泱泱中華,滾滾逝水,五千年漫長的歲月,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鴻篇巨著,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凝練成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成就了不朽的民族精神。諸子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明清 便是中國人民智慧型的結晶,這些經典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國學的博大與精深,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醇厚之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