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2021-03-04 01:18:45 字數 976 閱讀 9662

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覺確定目的,支配自己克服困難去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的主要標誌是行為的自覺性、果斷性和意志的頑強性。心理健康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有明確的目的,能堅定地運用切實有效的方法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不優柔寡斷,裹足不前,也不輕舉妄動,草率行事。

意志頑強的人,能較長時間保持專注和控制行動去實現其某一目標,不屈不撓,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4、反應適度

人對事物的認識和反應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人反應敏捷迅速,有的人反應模糊遲緩,但這種差異是有一定限度的。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是反應適度的,而不是反應的異常興奮或異常淡漠。

5、自我意識明確

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發展的高階階段,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它反映了個人對自己的態度。個人是在與現實環境的相互關係中,在個人的實踐活動中來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形象的。

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確的自我意識,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有自知之明;能把「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有機地統一起來,「理想的我」總能在「現實的我」中得到體現,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和評價來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使個體和環境保持平衡。

6、人際關係和諧

人際關係是人們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所形成的心理關係。心理健康的人,在社會和集體中總是善於和他人交往,並能和多數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與外界正常交往的結果,是個體對自己和對他人以及兩者之間關係正確認識和評價的結果。

心理健康的人,在和他人交往中,能接納自我,並接納他人,對集體具有一種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情感,在與人相處時,積極態度(如尊敬、信任、喜悅等)多於消極的態度(如嫉妒、懷疑、憎惡等)。

7、適應社會生活

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人們常以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來作為判斷個體心理是否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的人,總能和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正確的認識環境,處理好個人和環境的關係,能了解各種社會規範,自覺地用這些規範來約束自己,使個體行為符合社會規範的要求。另外,心理健康者還能動態地觀察各種社會生活現象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自己的要求,以期更了地適應社會生活。

2023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胡各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措施 1 全校教師高度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制定相應措施。要紮實推進 關愛工程 關心每位教師的身心健康,創設和諧的育人環境 要對每個教師提出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要求,使教師增強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在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中遵循學生心理活動規律...

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材料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歸因分析 時間 2011年4月 地點 中心小學會議室 主講 熊小蓮 參加 各小學心理健康輔導員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引起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一 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與父母高期望值之間的矛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計畫2019

一 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教育部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精神,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二 教育目的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職業倦怠,讓每乙個教師在陽光的心態下享受幸福生活 開展快樂工作 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