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工作情況自查自糾報告
滑集鎮梁王小學
20xx年10月
梁王小學留守兒童工作情況自查報告
為深入瞭解我校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發展情況,著力改善我校留守兒童教育條件,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上級的檔案精神,對我校留守兒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現將我校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摸清現狀,分析留守兒童實情。
我校有170多名學生,學生農村,留守兒童較多。我校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專項調查工作。從調查結果來看:
學校留守兒童較多,這些缺少父母關愛的學生群體的生活與學習、成長與發展關係著學校的發展,牽動著全校教職員工的心。
農村留守兒童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外)祖父母監護型,即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形式;二是父母單方監護型,就是父親或母親一方監護;三是親朋監護型,即親戚朋友代為監護。“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愛母愛的缺失”、“溝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監護的缺乏”,使得“留守兒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學習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現諸多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影響了教育的均衡公平。
關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不僅是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關愛,而且是對社會、對國家、對中華民族未來負責的體現;不僅是對我校服務的鄉村不斷髮展的勞務經濟的支援,也是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更是學校“育人至上、和諧發展”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 二、創新思路,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
按照上級提出的要求,為每一位留守兒童建立一個專門的檔案,詳細記錄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保證每位留守兒童都有一位幫扶老師;每月每位留守兒童都能通過“親情**”與家長交流一次;每位教師每月都要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交流一次;每學期對留守兒童開展一次心理諮詢。科學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教育,將留守兒童尤其是留守女童作為重點物件,加強教育引導,努力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協調力量,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安心學習、健康成長,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
1. 學校成立“留守兒童工作小組”:學校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任副組長,各班主任擔任小組成員,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 學校先後出臺了《農村留守兒童獎勵制度》《農村留守兒童幫扶制度》《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職責》《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關心農村留守兒童有章可循。
3. 建立和完善每位留守兒童檔案,準確掌握我校留守兒童的情況,明確每位留守兒童的結對幫扶老師,開展好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活動,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4. 學校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切實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法制、青春期、衛生和安全等專題教育,使其健康快樂成長。
5. 在班級內班主任組織班幹部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四、拓寬思路,開展育人活動。
1. 建好“留守兒童之家”
學校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佈置做到溫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有檔案資料櫃並分班存放學校留守兒童檔案袋,有一部**、一臺電視機和***機、有一定數量的藝體器材、有可供閱讀的圖書,每天安排一名老師輪流值班管理並接受學生心理諮詢,並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留守兒童在“家”中開展活動。
2. 開通親情**。
學校開通親情**,將**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絡、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 舉辦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4. 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各班要成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留守兒童至少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
5. 談心。幫扶教師每週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6.讀一本好書。幫扶教師指導學生每學期讀一本好書。三年級以上學生寫一篇讀後感,並分年級段進行書評,陶冶學生的情操。
7.寫親情書信。幫扶教師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既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8.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幫扶教師引導學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為家庭、為學校、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培養學生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在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我校作了大量細緻、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自信心足了,學習功課積極了,自立能力強了,自理本領多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各班教學質量也顯著上升了。 五、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 農村學校辦學經費仍然困難,教育教學設施落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2. 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經驗不足,活動開展還不令人滿意。
3.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打工地點不固定,聯絡**號碼時有更換,再取得聯絡十分困難。
4. 我校留守兒童之家雖然建立並已經向留守兒童開放,但是我校“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是最近建設的。如何發揮“留守兒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讓留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長,還有待於各級領導關心、支援,更有待於自我加壓、自我探索。
六、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1. 加強學校內部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讓所有農村留守兒童都能夠及時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 我們將繼續落實上級有關精神,認真貫徹《新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和有關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積極摸索留守兒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領留守兒童在同一片藍天下學習、生活,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關心留守兒童的春風雨露,健康、快樂、和諧成長,從而擁有自己美好的未來!
滑集鎮梁王小學
20xx年10月8日
留守兒童工作情況自查自糾報告
滑集鎮梁王小學
20xx年10月
梁王小學留守兒童工作情況自查報告
為深入瞭解我校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發展情況,著力改善我校留守兒童教育條件,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上級的檔案精神,對我校留守兒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現將我校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摸清現狀,分析留守兒童實情。
我校有170多名學生,學生農村,留守兒童較多。我校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專項調查工作。從調查結果來看:
學校留守兒童較多,這些缺少父母關愛的學生群體的生活與學習、成長與發展關係著學校的發展,牽動著全校教職員工的心。
農村留守兒童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外)祖父母監護型,即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形式;二是父母單方監護型,就是父親或母親一方監護;三是親朋監護型,即親戚朋友代為監護。“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愛母愛的缺失”、“溝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監護的缺乏”,使得“留守兒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學習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現諸多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影響了教育的均衡公平。
關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不僅是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關愛,而且是對社會、對國家、對中華民族未來負責的體現;不僅是對我校服務的鄉村不斷髮展的勞務經濟的支援,也是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更是學校“育人至上、和諧發展”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 二、創新思路,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
按照上級提出的要求,為每一位留守兒童建立一個專門的檔案,詳細記錄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保證每位留守兒童都有一位幫扶老師;每月每位留守兒童都能通過“親情**”與家長交流一次;每位教師每月都要與留守兒童家長溝通交流一次;每學期對留守兒童開展一次心理諮詢。科學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教育,將留守兒童尤其是留守女童作為重點物件,加強教育引導,努力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協調力量,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安心學習、健康成長,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
1. 學校成立“留守兒童工作小組”:學校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任副組長,各班主任擔任小組成員,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 學校先後出臺了《農村留守兒童獎勵制度》《農村留守兒童幫扶制度》《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職責》《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關心農村留守兒童有章可循。
3. 建立和完善每位留守兒童檔案,準確掌握我校留守兒童的情況,明確每位留守兒童的結對幫扶老師,開展好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活動,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4. 學校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切實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法制、青春期、衛生和安全等專題教育,使其健康快樂成長。
5. 在班級內班主任組織班幹部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四、拓寬思路,開展育人活動。
1. 建好“留守兒童之家”
學校建立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佈置做到溫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有檔案資料櫃並分班存放學校留守兒童檔案袋,有一部**、一臺電視機和***機、有一定數量的藝體器材、有可供閱讀的圖書,每天安排一名老師輪流值班管理並接受學生心理諮詢,並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留守兒童在“家”中開展活動。
2. 開通親情**。
學校開通親情**,將**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絡、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 舉辦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4. 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各班要成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留守兒童至少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
5. 談心。幫扶教師每週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6.讀一本好書。幫扶教師指導學生每學期讀一本好書。三年級以上學生寫一篇讀後感,並分年級段進行書評,陶冶學生的情操。
7.寫親情書信。幫扶教師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既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8.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幫扶教師引導學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為家庭、為學校、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培養學生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在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我校作了大量細緻、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自信心足了,學習功課積極了,自立能力強了,自理本領多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各班教學質量也顯著上升了。 五、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 農村學校辦學經費仍然困難,教育教學設施落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2. 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經驗不足,活動開展還不令人滿意。
3.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打工地點不固定,聯絡**號碼時有更換,再取得聯絡十分困難。
4. 我校留守兒童之家雖然建立並已經向留守兒童開放,但是我校“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是最近建設的。如何發揮“留守兒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讓留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長,還有待於各級領導關心、支援,更有待於自我加壓、自我探索。
六、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1. 加強學校內部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讓所有農村留守兒童都能夠及時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 我們將繼續落實上級有關精神,認真貫徹《新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和有關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積極摸索留守兒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領留守兒童在同一片藍天下學習、生活,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關心留守兒童的春風雨露,健康、快樂、和諧成長,從而擁有自己美好的未來!
滑集鎮梁王小學
20xx年10月8日
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安定區仁化學校 留守兒童之家 概況 一 基本情況 安定區仁化學校 留守兒童之家 建立於2009年5年,使用面積54平方米,現有留守兒童16名 其中女 10 人 留守兒童佔全校學生的4.9 父母雙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8名,佔留守兒童的50 學校 留守兒童之家 專案配備電腦兩臺 電視機一臺 一臺 電子鋼琴...
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2011年城關八小留守兒童 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總結 我校現有留守兒童41人,佔總人數的27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在這一年裡,我校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中心,正式啟動了 留守兒童關愛工程 現將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 提高了認識,明確了任務 我校創辦 留守兒童之家 並配備了...
留守兒童之家自查報告
後曹小學 關於 留守兒童之家 建設的自查報告 我校於2010年成立 留守兒童之家 以來,在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切實改善了我校留守兒童的生存發展狀況,促進了我校留守兒童健康 快樂 全面成長,初步解除了外出務工家長的後顧之憂。現就我校 留守 兒童之家 各項工作自查結果做一下彙報 1.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