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探析

2023-02-10 18:42:03 字數 1014 閱讀 3429

作者:國坤

**:《青年文學家》2023年第29期

摘要:孔子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集中代表了儒家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它強調凡事要堅持適度,防止過猶不及,不走極端,但並不等同於折中主義。

關鍵詞:中庸;過猶不及;執兩用中;時中;折中主義

作者簡介:國坤(1989-),女,漢族,河北省邢台市人,碩士,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1

一、何為中庸

中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之中。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民鮮久矣。」孔子首次提出了「中庸」這個概念,並給予了中庸——「至德」如此高度的評價,但孔子未能對中庸本身的含義做充分的闡釋。而《說文解字》中指出:

「中,正也;庸,用也,從庚;庚,更事也。」由此看來,「中庸」的意思就是既妥當又正確地去處理事情。鄭玄注《禮記·中庸》說:

「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到了兩宋,程頤、程顥將「中庸」的含**釋為:「中者,只是不偏,偏則不是中。

庸只是常。猶言中者是大中也,庸者是定理也。定理者,天下不易之理也,是經也。

」朱熹在注釋《中庸》時引用了二程的意思:「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庸,平常也。

」因此,按照二程和朱熹的解釋,無過無不及,不偏不倚稱之為「中」;保持經常稱之為 「庸」。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主要內容

1、過猶不及的適度原則

孔子把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與中庸相對的則是過和不及,過即超過,不及的意思是達不到,對於這兩方面孔子都是不贊同的。在孔子看來乙個人的為人處事原則和道德修養,應有乙個適當的標準,超過或達不到這一標準,都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也就是說,過和不及這兩個極端的後果是一樣的,只有既沒有過又沒有不及,才是中庸之道。

由此看來,「中」是衡量過與不及的標準,孔子要求把握正確的「中」,堅決反對過和不及這兩種不合乎中庸的行為。孔子所倡導的中庸,應該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並且牢牢地把握了恰到好處的中正處,即堅持了「適度」的原則。

我對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中庸還不只有乙個意思 還有中正 平和的意思。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 平和一定是喜 怒 哀 樂太過。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真,這個真的很難做到,但我們可以控制好自己,不讓自己過度。在現在的社會中,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凡事處理的稍有不當,就會招致很多麻煩,輕則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則影響職業生...

孔子教學思想啟示

作者 白小晶常健白向梅 課程教育研究 中 2014年第12期 摘要 孔子的教學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從孔子的 因材施教 教學思想,學思結合 教學主張,啟發誘導 教學方法中,引出對現代教學的啟示,以培養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發展學生的智慧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關鍵詞 孔子因材施教學思結合啟...

論孔子教育思想

10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胡亞新 16號 孔子 前551 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東南 人。孔子思想的主要內容 主張 仁 仁者,愛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和諧社會 以德治民 即要求統治者能體貼民情,愛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