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3-02-07 15:48:02 字數 2859 閱讀 3687

健康包括什麼呢?在《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所以,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當今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卻有所忽視,比如目前馬加爵的例子,堂堂一名大學生應該為自己的來來充滿理想,但他們會有如此的做法,不得不令我們教育界人士的深思。造成一些心理弊病除了自身以外,還與社會環境、家庭、學校有密切的關係。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離現實很遠,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事例:

舞蹈班剛剛下課,5歲的丫丫就興沖沖地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說:「媽媽,我跳地好嗎?」媽媽看了看她說:

「是不錯,就是那個動作做得不好看,瞧!你們班的某某某就做得比你好。」丫丫一聽馬上跳了起來,氣急敗壞地說:

「我就這樣,不行啊」說完頭也不回走了,媽媽只是給丫丫提點意見,給她的結果竟是這樣,此時媽媽心裡非常難過。其實象這樣的例子很多。就象去年高考一樣,一位考生在考完數學的時候,感覺自己考的極差於是第二天就選擇了了跳樓一一自殺了。

其實去年高考數學就比較難考,考生心理素質極差心裡承受能力小,以至選擇了自殺,這何等的可悲!

一、產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據有關幼兒園的調查顯示,很多幼兒自私、自負、任性、脾氣暴躁、感情脆弱、心裡承受小等不良個性特徵。這些可能成為他們產生心理問題的隱患。幼兒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個性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心理學定義為人生發展的關鍵期。

如何把握好這個關鍵期?這主要取決於教師與家長的正確引導。在有的家長看來,家長的任務是讓幼兒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長對幼兒的衣食及身體保健捨得投資,卻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認為教孩子是幼兒園的事。

現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識灌輸,輕行為習慣培養,重飲食營養攝入,輕情感需要的滿足:重**包辦代替,輕幼兒獨曳性培養,獨生子女現象造成對孩子溺愛非常普及,如有一位小女孩兒的裙子被別人擺了一下,她衝上去抓別人的臉,老師剛要準備和她談談,她就大聲哭著說:「我爸爸知道你批評我,會心疼的,」而家長知道這件事後,卻一笑了之。

另外一些父母媽媽忙於工作無法全身心照顧孩子,必然會請老人或保姆幫忙照顧孩子。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的知識水平通常叫父母要低,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們對給孩子心理成長上的幫助遠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為避免孩子受傷,總是限制孩子的活動,或嚇唬孩子有危險,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受到影響。

二、重視幼兒心理健康必須要做到的幾點

未來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競爭的加劇,要求未來的人才除具備良好的智力、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實踐證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學習輕鬆,愉快,成績好,心理健康也影響著乙個人能否成功,有才華而事業未能成功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影響其才華的發揮。聯合國專家預言說:

「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堆象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是多麼的重要,應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強其對心理疾病的「免疫力氣」。

首先,應重視孩子心理健康的思想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我曾經看到這樣乙份資料:寫了一位美國心理學博士對其女兒心理關照的事例,很是感人。

有一天早上這位心理學博士媽媽送3歲的女兒上托兒所,卻怎麼也找不到鑰匙,女兒也幫忙找,但還是沒找到了。沒辦法,她倆沒鎖門就去了托兒所,送了女兒回來,她有接著找,最後終於找到了。她想剛才自己又急又燥又擔心,這情緒會不會影響女兒呢?

於是她就拿著要是又去了托兒所,告訴女兒要是找到了,女兒一聽就抱著媽媽的脖子哭了起來,果然女兒還在擔心鑰匙的事。我非常佩服這位母親的細心和周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這麼細心地關照過孩子的心理感受呢?雖然有些事情那麼微小,但給孩子卻會留下深刻烙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作為長輩應該懂得如何正確地愛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

過度的溺愛,是孩子無愛;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保護,使孩子無膽:過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強制,使孩子被動無志;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超量加壓,使孩子精神崩潰。 這一切不得不令我們警惕和重視。

其次,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新《綱要》指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孩子雖小,但也是乙個獨立個體的人,有他自己的願望、要求、興趣和愛好,**應當尊重孩子的個性,換句話說越小的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心,我們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從而扼殺孩子的天性,要允許孩子失敗。孩子是按照一定的客觀規律生長發育的,在生長過程中,有他自己的需要。

由於每位孩子是不同的,所以每位孩子又有自己的不同於其他孩子的特點和需要,孩子的成長經歷也是不同的。在孩子的嘗試行為中,失敗挫折是免不了的,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與批評,打擊他的自尊,這時候就需要**多給予孩子心靈支援與愛護。多注意孩子過去和現在的行為變化,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增強信心,保護其自尊心。

最後,重視孩子生活的獨立性和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 幼兒階段是獨立性開始發展,初步具備了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當今的社會中孩子個個是家長的寵兒,更是家長的希望。

所以許多家長盲目的溺愛自己的孩子,寵信自己的孩子事事包辦,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獨立活動的機會在新《綱要》中指出:「兒童是獨立、發展的個體,只有在自由活動過程中,兒童才能充分的體驗到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更好的獲得發展。」因此我們要更注重孩子的素質培養,抓住關鍵期,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生活的獨立性實際上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還有利於孩子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的形成,也是知道技能學習的基礎。因此,父母要該放手是就該放手,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現在有的孩子因為性格的缺陷,如孤僻,不合群等直接影響其與同伴交往,影響其健康及才能的發揮,有的父母或老師的批評過重而離家出走,甚至做出過激行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重視的不夠而造成的。

作為長輩是直接影響孩子的,要想改變孩子的性格首先要改變自己,多多的帶領孩子出去參加社交活動,多結識一些朋友,與孩子經常的交流,樹立孩子的信心。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是關鍵。

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僅是孩子自己本身的事,也是家長和數師的事。讓我們共同攜起雙手創造乙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心理素質與教育水平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與形成起著關鍵的影響。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說 如果父母是張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將來成就如何,射向 無疑將受父母這張 弓 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應重視對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一 培養孩子的親情 愛是孩子的天...

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多個因素影響,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 學校 家庭 社會。社會大環境的因素作為教師的我們無能為力,家庭因素和家長個人素質有關,但老師可以幫助家長,學校因素和我們老師關係很大,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每位老師都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我的教育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 不隨便給孩子下定義...

家長的心理健康與孩子的心理行為

有較嚴重行為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普通中學的學生家長和特殊學校學生家長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差異 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與父母的心理健康具有很高的相關性,而母親的相關程度高於父親 在家庭教育中重視女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十分迫切。當前,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價值觀念的多元化,競爭的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