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電視聲音的藝術空間

2023-02-06 04:57:04 字數 950 閱讀 8422

作者:李建川

**:《中國科技縱橫》2023年第19期

摘要:藝術化的視覺空間是由畫面蒙太奇來實現的,也就是通過畫面的剪輯和組接,表現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種種行為,進而表達乙個特定的內容。

關鍵詞: 電視藝術空間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沒有一種比電視更接近我們的生活了。電視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種視聽藝術。就像我們眼中有聲有色的世界一樣,電視用聲音和光為我們營造了乙個藝術化的視聽世界,乙個藝術化的視聽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螢幕上的視聽空間並不是現實生活空間本身,而是被改造了的現實生活空間。電視螢幕上的視聽空間是乙個非常逼真的現實生活的視聽空間幻覺。人們在看電視時,主要依賴自己的視聽經驗進行理解。

觀眾之所以感覺到聲音是從螢幕上某個人嘴裡說出來的,是因為他看見說話者的口型與聽到的聲音完全同步。能夠形成最完美同步效果的聲音是同期錄音。從這個意義上講,同期錄音不是一種技術條件和技術選擇,而是電視本體的一部分。

那種認為「視覺為主,聲音為輔」、「耳聽是虛,眼見為實」的觀點都是不全面的。聲音與畫面的關係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它們的結合是一種化合,而不是簡單的相加。

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二者各有所長,各有側重,互相影響,互為補充。早在20世紀30年代,電影理論家愛因漢姆就認識到:

「聲音產生了乙個實際空間的幻覺,而畫面實際上沒有這個深度。」這說明了聲音有時不僅可以起到畫面無法起到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具有更大的藝術化的聲音空間。

我國早期的電視專題片,照搬當時電影紀錄片的表現方法,以主觀表現式為主,主要有畫面,解說和**三個元素構成。千篇一律,千片一面。聲音以解說為主,**從頭到尾一貫到底,客觀性的寫實音響幾乎沒有。

畫面純粹為解說服務。**無情緒性,沒有完整的時空再現,因而沒有完整意義上的聲音空間。直到二十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紀實性電視片的興起,聲音——特別是客觀音響,作為乙個重要元素,才逐漸受到電視編導們的重視。

人們在真實再現視覺空間的同時,也注意到了聲音空間的營造。

藝術活動 罐子的聲音 演奏

藝術活動 罐子的聲音 演奏 活動目標 1 辨別不同的物品在罐子裡發出的不同聲響,嘗試讓罐子發出好聽的聲音。2 學習邊聽 邊有節奏地演奏,在聽聽玩玩中發展 聽覺。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 核桃 紅豆 公尺三種物品,分別裝在八寶粥的空罐子裡。2 好聽的罐子 器。3 標記牌。活動過程 一 搖搖聽聽。引導幼兒...

建築藝術中的空間意識

頁碼,1 2 隨著社會發展,建築從原始意義的用以躲風避雨的簡單要求,發展到單體建築納入到城市的空間環境意義上去要求,不能不說是巨大的飛躍。從本質講,建築空間由物體所形成,按一般常識講,建築空間的範圍是由地面 牆面 天花所限定的,因此可以認為地面 牆面 天花是建築空間的三要素。這與空間的形成有不同概念...

基於廣播電視聲音製作的錄音技術應用

摘要 在當前我國多 資訊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聲音資訊的製作與傳播技術在各類多 節目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人們對聲音資訊作用的認識不斷加深,在多 資訊領域中很多的廣播電視工作者就聲音資訊的應用 發展展開了諸多層面的研究。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廣播電視工作經驗,就聲音資訊應用中電台監聽系統的錄音技術應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