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學生逆反心理的處理藝術

2022-08-12 09:48:07 字數 2249 閱讀 9999

四川省廣元中學賴永紅

逆反心理是學生個體的一種情感體驗和行為傾向,是中學生的乙個鮮明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通常表現為情感上的對立、抗衡和情緒上的厭惡、不滿。逆反心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逆反心理,是指凡事都要反著來的心態,別人說東,他偏要說西,別人反感的,他偏要實行。在這裡,持有逆反心理的人對內容並不在意,他最在意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表現。狹義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產生和表現出來的對教育內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對立。

逆反心理具有不同的程度。較弱的逆反心理是由暫時性的心理防禦機制引起的,如對冗長的報告,枯燥無味的講課,沒完沒了的說教,大多數學生都會反感。這種程度的逆反心理具有情境性和暫時性,只要刺激的性質和方式稍加改變,如會議開得精簡一些,課程生動一些,它就可能較快消失。

較強的逆反心理往往表現為對某一類事物或問題的簡單態度甚至偏見,如有些學生對某一類的課程往往抱有成見,而不看其意義和效果如何,這種程度的逆反心理在其形成初期穩定性還不強,容易矯正。當它表現為個人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時,惰性較強,容易遷移到許多事物上、很難矯正。

由人的成長規律和時代進步所決定,逆反心理是必然要出現的,對教育和管理的消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所能做的是儘量減少逆反心理與行為給青少年帶來的傷害。處理學生逆反心理應把握兩個基本原則。第一,理解是化逆反為理性的重要渠道。

逆反心理的前提是對問題認識上的差異,這種差異經常以代溝的形式表現出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盡可能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來認識問題和思考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換位思考」。當學生出現逆反的表現的時候,如果我們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為什麼這麼做,我們年輕的時候是否也這樣想,我們就可能理解學生,從而很好的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

第二,信任是消解逆反心理的催化劑。被信任,被尊重是青少年非常渴望的,但多數長輩卻常常對他們表現出不信任。認為他們不能夠自覺去學習、不能照顧好自己,不會處理好人際交往中的各種關係和事物。

於是長輩們處處包辦代替、事事再三叮囑、時時憂心忡忡。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要麼孩子得不到鍛鍊,真的變成了無能兒;要麼孩子因不甘心被看扁而逆反甚至欺騙。而另一方面我們都明白「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個道理。

青少年都是在失敗中成長,在挫折中發展的。因此,我們不妨放手讓孩子去做他該做的事,當他們遭受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給他們以鼓勵和支援,這對他們也許更加有益和有效。

學生的逆反心理猶如湍急的波濤,決之東方則東流,決之西方則西流,關鍵在疏而不在於堵。在處理學生逆反心理時,應該堅持科學的方法。

宣洩法。當學生逆反心理很強,反抗情緒異常激烈時不宜強行壓制,而應讓他們合理宣洩,把埋在心裡的話全部傾吐出來。這樣有利於弄清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對症下藥,也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

當然,在採用宣洩法時,也要引導學生採用正確的方式宣洩其情緒。往往有的學生情緒激烈時採用過激行為,如酗酒、亂吼亂叫、鬥毆等擾亂正常學校教學、生活秩序的行為,從而釀成嚴重的後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採用健康的方式。

如疲勞法,讓學生從事某項體育活動,使其精疲力竭,發洩自己的情緒。

冷卻法。當學生出現逆反心理,情緒動盪時,老師要保持常態,要對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斷,設法讓氣氛「冷」下來,讓學生的心平靜下來;切忌火上加油,使矛盾更加激化。冷卻,不是不管學生,而是採取適當的措施讓學生平靜下來。

教師在採用冷卻法處理逆反心理時,一方面可以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從鬱悶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緩兵之計」或「冷處理」。當學生對某件事情有激烈情緒時,不讓其口頭表述,而讓學生採用書面文字的形式,這樣學生在表達其不滿情緒時往往既要考慮措辭合理,又要反思自己的過失,收到「冷卻」的效果。

溫暖法。學生出現逆反心理時,老師不應訓斥、壓制學生,而應從溝通者和朋友的角度出發,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用信任和鼓勵的態度,幫助學生明辨是非。當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代溝」是存在的。

一方面是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待更新,另一方面是學生對老師的不信任。因此,就需要老師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能夠像家長一樣關心學生的冷暖,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學生的所作所為,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班主任應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

疏導法。學生恢復平靜後,老師主動接近他們,與之親切談心,進一步了解他們產生牴觸、對立情緒的原因,幫助他們排除內心的苦悶和煩惱。對學生心理的「反常」要用誠摯的情感去引導和疏通。

進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疏導,從某種角度講就是讓學生走出陰影,保持對人生的熱愛和對前途的追求,從而避免再次陷入情緒的低谷,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

當然,這幾種方法在處理學生逆反心理時並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多管齊下,配合使用。中學生處於15-18歲之間,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之際,也是逆反心理最容易產生之時。採用什麼樣的方法處理個別學生的逆反心理需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總結。

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反思六 加區三中胡世松 對於性格較內向,特別是上課回答問題情緒更緊張,面紅耳赤,語無倫次,言不達意,幾乎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與同學爭論問題。這種心理的形成和家庭生活條件拮据,衣食不如同齡人有關,他說話有輕度口吃,就更缺乏自信心,養成了退縮不合群的心理,不敢主動與人交往,更不敢...

如何克服中學生的逆反心理

作者 閆學林 文理導航 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4年第03期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 長知識的 階段 也是他們世界觀 人生觀逐步成熟的時期。隨著身體逐漸發育成熟,感增強,往往開始有意識地擺脫童年期的直率和純真,並以懷疑和審視的態度來觀察和面對周圍的世界。如果對他們的批評 勸導不符合其心理往往會產生牴觸...

中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案例

台山市台師高階中學陳豔紅 導語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做出與該事物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逆反心理是一種發自內心的 不願順從的心理狀態。有 逆反心理 的人常具有明顯的 對抗 和 反控制 情緒,它不同於一般的牴觸情緒,它是一種穩定的情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