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逆反心理與德育教育

2022-09-29 21:12:15 字數 1243 閱讀 2047

吳龍金所謂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內發的反向力量,我們把這種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現在中學生身上比較突出,尤其突出的反映於中學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

其產生的原因,一是與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育有關,一是與德育工作中的「假大空」有關。

由於知識經驗的擴充套件和加深,中學生開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他們不再滿足老師簡單的說教和書本現成的結論,喜歡索隱獵奇,喜歡從問題的反面思考。同時,中學生這種思維的批判性還是不成熟的,容易產生固執、偏激的不良傾向,這種不良傾向表現到一定程度,便產生了逆反心理。

德育工作中,存在著「假、大、空」的反科學現象,這種現象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這樣反覆幾次,使學生形成了思維定勢,對德育工作產生反感對抗的情緒。某校在進行「熱愛黨」的教育中,忽略了時代對中學生的影響,低估了中學生的知識水平。空泛的講道理,舉一些陳舊的事例。

有乙個出身領導幹部家庭的學生卻說,「給我爸行賄的都是當官的黨員,他們有什麼好?」此言一出,許多學生倒成了他的擁護者。

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違背客觀的反常心理,它削弱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對青少年學生正確的世界觀的養成有著極大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實效,必須糾正有逆反心理者的這種不科學的心理。

首先,要向中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的實質,耐心教育他們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觀點,學會冷靜思考,科學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觀和客觀一致,保持認識的正確性,某校組織過一次「逆反心理會診」的專題,給中學生們提出這樣一組問題: 5年前,父母在你的心目中怎樣?現在你怎樣看待父母?

為什麼在不同的年齡段對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的看法是否成熟?然後類推到德育工作中,有效地削弱了中學生在接受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內容的選擇和方式的運用,切忌空泛、虛假、唱高調。要將理溶於情中,使中學生對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親、可信,同樣是「熱愛黨」的教育,我校請一位老黨員做報告。這位老黨員當了20多年中學校長,培養成才的人成千上萬,可自己唯一的女兒至今還是農村戶口,還在農村務農。

老校長的自述入情入理,真實可感,學生們服氣,增強了對黨的感情。

另外,得體有度地利用逆反心理來消除逆反心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有一則成功利用逆反心理做活廣告的軼事對我們不無啟發。某酒廠在鬧市處設一酒罈,上寫「不准往裡看」的字樣,過往的行人偏往酒罈裡看,這一看,就聞到了酒的醇香,進而將注意力轉到「這是什麼酒?哪個酒廠釀造」的思路上來。

這比「請聞我們廠的酒」的廣告效果要好得多。

總之,逆反心理的產生有其生理和社會的原因,那麼,我們在消除這種心理時就應該從生理和社會的角度多想辦法,想好辦法。

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反思六 加區三中胡世松 對於性格較內向,特別是上課回答問題情緒更緊張,面紅耳赤,語無倫次,言不達意,幾乎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與同學爭論問題。這種心理的形成和家庭生活條件拮据,衣食不如同齡人有關,他說話有輕度口吃,就更缺乏自信心,養成了退縮不合群的心理,不敢主動與人交往,更不敢...

中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案例

台山市台師高階中學陳豔紅 導語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做出與該事物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逆反心理是一種發自內心的 不願順從的心理狀態。有 逆反心理 的人常具有明顯的 對抗 和 反控制 情緒,它不同於一般的牴觸情緒,它是一種穩定的情緒體驗...

如何克服中學生的逆反心理

作者 閆學林 文理導航 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4年第03期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 長知識的 階段 也是他們世界觀 人生觀逐步成熟的時期。隨著身體逐漸發育成熟,感增強,往往開始有意識地擺脫童年期的直率和純真,並以懷疑和審視的態度來觀察和面對周圍的世界。如果對他們的批評 勸導不符合其心理往往會產生牴觸...